2024年11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橄榄球队的一封公开信引发轩然大波。信中感谢全球第二富豪拉里·埃里森及其妻子朱可人(乔琳)的巨额捐赠,首次将这段相差47岁的婚姻公之于众。80岁的埃里森身价超2183亿美元,是硅谷传奇人物,而33岁的朱可人来自中国沈阳,从留学生到首富太太的跨越,堪称现实版“灰姑娘”逆袭。
两人首次同框可追溯至2017年的网球赛观众席,但彼时朱可人仅被外界视为“神秘亚裔女伴”。直到7年后,这段关系才以“夫妻”身份被官方认证。密歇根大学透露,埃里森为支持妻子母校橄榄球队,豪掷资金签约全美顶尖球员,甚至请来橄榄球巨星汤姆·布雷迪牵线。这种“为红颜一掷千金”的举动,既展现了埃里森的财力,也暗示朱可人在婚姻中的话语权。
朱可人出生于沈阳,18岁赴美留学,在密歇根大学攻读国际研究。命运的转折始于2013年——她搬入甲骨文总部附近的公寓,这一选择被外界视为“主动靠近财富圈”的关键一步。2016年,她首次被拍到与埃里森同框观看NBA比赛,随后逐渐融入其社交圈,最终搬入价值1.1亿美元的日式豪宅,并生下两个孩子。
与大众想象的“花瓶”不同,朱可人展现出独立野心。大学期间她曾开发留学生金融服务APP并获得投资,婚后更持有埃里森公司房产,参与医疗科技领域决策。这种“事业绑定”模式,与邓文迪通过默多克拓展商业版图相似,却更显低调务实。密歇根校友评价她:“既能用流利英文讨论商业战略,又以东方温婉维系家庭,这种平衡正是埃里森此前婚姻缺失的。”
埃里森的情史堪称硅谷“连续剧”。前五任妻子包括历史学者、乌克兰嫩模、小说家等,最短婚姻仅维持18个月。每段关系都伴随巨额财产分割,但他始终未停止对新鲜感的追逐。
分析其择偶逻辑,可见三大特征:
年轻化:第五任妻子尼基塔仅19岁,朱可人则因教育背景和商业头脑脱颖而出;
全球化:从金发美女到东方女性,伴侣选择反映其商业版图扩张需求;
利益捆绑:通过家族信托、共同投资降低婚姻风险,朱可人持有的房产便是例证。
埃里森以“80岁年龄、50岁状态”颠覆衰老认知。他每年投入数百万美元进行拉皮、肉毒杆菌注射,甚至被曝参与实验性抗衰老治疗。为研究长寿,他向哈佛医学院捐赠10亿美元,资助干细胞疗法等项目。
生活方式上,他坚持每日冥想、慢跑,热衷帆船竞赛和驾驶战斗机。2021年,他带领甲骨文帆船队夺得美洲杯冠军,这种冒险精神也延续到婚姻选择中。网友调侃:“他保养的钱够普通人活几辈子,难怪敢追小47岁的姑娘!”
朱可人常被比作“翻版邓文迪”,但两人路径存在差异:
邓文迪:通过婚姻获取资源后,高调涉足名利场;
朱可人:保持低调,以子女和商业纽带巩固关系。
尽管争议不断,这段婚姻却暗含现实逻辑:埃里森需要活力与跨文化助力,朱可人则借势完成阶层跃升。邻居透露,她极少出席奢华派对,更多以“私人顾问”身份参与决策,甚至在埃里森的健康管理中扮演关键角色。
社会对“爷孙恋”的质疑,往往聚焦财富与青春的交换,却忽视两个深层问题:
年龄偏见:为何默认老年人无权追求激情?埃里森冲浪、开战斗机的状态,已超越多数中年人;
性别双标:若性别互换,82岁富婆与35岁男性结婚,舆论是否仍苛责?
婚姻的本质从非纯粹,尤其在顶级财富圈。朱可人用7年时间证明,她不仅是“首富太太”,更是这段关系的共建者。正如网友所言:“吃瓜群众只看到47岁差距,却看不到两个灵魂对世俗框架的挑战。”
爱情与利益的边界向来模糊。有人看到朱可人手持豪宅的“心机”,也有人看到她从沈阳到硅谷的坚韧。这段婚姻或许终将面临健康与财富的考验,但它至少撕开了一道口子——在资本与欲望的洪流中,情感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你认为巨额财富差距下是否存在纯粹爱情?欢迎留言讨论!
游戏人间
应该找年龄相仿的,找相差过大或过小的,心理就不太正常了,亲戚朋友周围的人都有点不自在的。还要脸皮够厚才行,明摆着找不到什么好女人,好女人要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