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娱乐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像杨议这样的"奇葩"。
你说他是艺术家?他确实曾经是。你说他是网红?他现在的确是。但他更像一个把自己活成了"杨·乔丹"的跳梁小丑,而且是那种越跳越低的那种。作为一个曾经采访过杨议的媒体人,我必须说——这位曾经的天津曲艺名角,现在简直就像是被人工智能写崩了的剧本。
记得2018年第一次见到杨议时,他还保持着相声演员应有的风度。谁能想到,短短几年,这个人竟然从台上的"角儿"沦落成了网络喷子的"带头大哥"?前两天,我刷到一条视频:杨议在直播间指着镜头,像倒豆子似的爆料某德云社演员的"私生活"。弹幕里一水儿的"666"刷得我眼花缭乱。我忍不住想:这真的是那个我认识的杨议吗?你们知道吗?在天津曲艺圈,杨议曾经是"真正的角儿"。不是现在这种靠骂街、爆料、带节奏的网红。那时候的他,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艺术。可惜,时代变了。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个曾经的艺术家,选择了最低成本的"破圈"方式——骂街。更离谱的是他的粉丝。前几天在天津市某商场,一群人举着"杨议威武"的横幅,高喊口号,场面像极了某些饭圈追星现场。你们想象一下:一群中年人,为了一个靠骂街出名的网红,在商场门口又喊又叫。这画面,我笑得差点把键盘摔了。说真的,我真想问问杨议:你的流量掉得有多厉害,才会做出这种事?有人说:杨议这是破罐子破摔。我倒觉得,这是一个艺术家在流量经济面前的溃败。他用最廉价的方式博关注,用最低级的手段讨生存,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前段时间,杨议因为造谣某艺人,被对方起诉。法院判决他赔礼道歉,承担赔偿。你们猜怎么着?他在直播间说:"告就告呗,反正我也不怕。"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当一个人已经不在乎自己的声誉,他就真的无所畏惧了。我采访过不少网红,他们都说:流量就是命。可杨议这样的做法,分明是在用自己的艺术生命换取廉价的流量。这买卖,怎么算都是亏的。更讽刺的是,他的粉丝还真把他当成了"反抗英雄"。殊不知,他们支持的不过是一个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网红罢了。
前几天,我跟一位资深媒体人聊天。他说了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互联网时代,人设崩塌的速度,往往快过人设建立的速度。"杨议的例子,恰恰印证了这一点。所以,看着杨议现在的样子,我真想对他说:您老还记得自己是个艺术家吗?您现在这样,值得吗?说实话,写这篇文章时,我的心情很复杂。既为曾经那个风度翩翩的相声演员感到惋惜,又为现在这个网络喷子感到无奈。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红的时代,保持自我比获得流量更重要。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