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秘境探源(五)陶建勋的“武进士之路”(上)

掌上武义 2024-05-14 09:32:22

多次走入陶村古街,是因为陶建勋。据民国《宣平县志》记载:“陶建勋,清光绪甲午年中武举人,光绪乙未年中武进士,钦点花翎侍卫,派乾清门行走”。他的故居,就位于陶村古街。

陶村古街

古街南北走向,悠长深远。她犹如一条缎带,连接着古今赖以生计的小吃、百货、药材、山货等店铺。裁缝、铁匠、蔑师等艺人,在古街尽情施展才华,展示技艺,演绎人生。同祥泰、同信和、同裕和、陶祥泰、福生堂、保和堂,陶森聚、陶子庆等店号,都是老一辈人深刻的记忆。

随着时代发展,老街已略显宁静,鹅卵石铺就了记忆深刻的路面,高跟鞋如同青石板的前世恋人,缓缓轻叩,和谐相融。古街有清澈细流蜿蜒而过,整个古村因此灵动无比。

高墙马头,花砖雕刻,深宅大院,古巷悠悠……,一切都在默默无语地昭示着桃溪昔日的繁华,时时刻刻触动着我心底的某种情愫,让人心生欲望,追溯桃溪的由来。

处州一府十邑,闻于天下。明景泰三年(1452),分丽水县置云和县、宣平县。至此,宣平属于处州十县之一长达506年。位于处州北部的宣平,北有樊岭,南有曳岭,括苍山余脉与仙霞岭东西相聚,把宣平“呵护”成了一个山间盆地。

桃溪处于宣平北部,古系丽水之二十七都,环溪风光宜人,因“环溪多陶姓,旧有桃千树”而故名桃溪。陶村四面环山,村居五山中间,有“五龙夺珠”之形胜。不愧是陶渊明的后代,他们寻找定居之地也依托了桃花园的理想模式: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独特的地域差异,也造就了宣平与武义在语言、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差异。

陶公家族

溯源陶公家族,陶村西山下陶氏宗祠有一幅陶氏57世孙陶焕弘老人拟的对联生动形象,曰:“五柳古韵出渊陶山问柴桑,千年溪水入卷瓯川归东海”。对联描绘了宣平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孕育的宣平溪自北而南流入瓯江,溪水常年丰沛,两岸终年青绿的景象。

“五柳古韵”意指陶姓第18世孙(祖先)陶渊明。陶渊明是陶侃曾孙,名潜,字元亮,江西九江柴桑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由于陶侃、陶渊明世居浔阳,陶氏遂以浔阳为郡望。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归园田居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桃溪人。几百年匆匆步履,但是陶村的“五柳溪”,“五柳堂”,"五柳正茂",“五柳遗家”……至今留有魏晋遗风。

西山下的陶姓,始祖陶善,是陶姓44世孙,在南宋淳熙年间由处州缙云陶山析派而来。据陶氏宗谱记载:陶善,任大理评事(官名,职责是判案),是宋淳熙庚子年自栝仓陶山徙居桃溪之鼻祖也。相传陶善入赘余太师家,迎娶白富美的余太师之女,生六子,世居桃溪。

陶建勋故居是陶建勋回乡后所建,并居住到老,直至1950年离世。故居坐西朝东,砖木结构,石雕辅助, 红石门框,坚固稳重,门楣上“松菊犹存”四字苍劲有力。小院是典型的江南民居,三合院,两层结构,精致小巧,面积200余平方米。现今还保存有书房、陶建勋画像、一对圈椅、一对茶几、一张石床、三块练功石等。

最显眼的三块练功石,俗称“千斤石”,半米多高,是陶建勋平时用来练臂力的,又叫做“练臂石”。看见它不禁联想起陶建勋练功时,不断地抓起、放下的画面,经过长年累月的锻炼,可想而知双臂粗壮,臂力过人,用现在的话说,称为“肌肉型猛男”,毫不为过。

我先后几次和桃溪镇镇政府顾智宏、施天豪等一起,打着手电仔仔细细察看了练功石,发现三块石头都有石刻字迹标注,虽然岁月剥蚀,已经模糊不清,但是依稀可见:“叁号240觔”,“贰号280觔”等字样,均有置办年份。其中一块最大的练功石注明:“大号,石叁百四拾觔,光绪十七年,陶□堂办置”。可惜“陶□堂”三字模糊不清,有何寓意,无法解读。我曾经猜测是不是当时陶建勋创办过武馆,名曰“陶□堂”,又或许是陶家某个中堂的名号,但是这些猜测都无从考证。

特意查了字典和有关资料,得知“觔”(读jin,同斤)是重量单位“斤”的异体,是古代的重量单位。旧制16两等于1斤,现代10两等于一斤,唐至清代的一斤约为596.82克。

练功石置办年份光绪17年,那一年光绪21岁,陶建勋22岁,不难想象,这之前,陶建勋自小练武,应该还有其他重量不同的练功石。据说陶建勋从小力大无比,长大后更是身材魁梧。无论是门第观念、家族需求、个人爱好、乡风民俗等,陶建勋走上习武练武之路,从而走进清末的武举制度,顺理成章,似有天意如此。

进士之路

武进士是明清时期武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清末武进士的炼成,犹如现代的升学制度一般,层层递进,千辛万苦,需要历经四个等级的考试:武童试、武乡试、武会试、武殿试。

可以这样进行概括,陶建勋先是参加了武科的初级入门考试“武童试”,经历了三场考试:县试、府试、院试。由童生晋级成为“武生员”(俗称的武秀才)。

考中秀才之后,陶建勋就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正试了。正试也分三个级别,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乡试三年举行一次,地点在省城,由于是在秋季举行,又称为“秋闱”,发榜时间正值九月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桂榜”。

对于有些成绩不太理想、资质平平的考生来说,这个过程相当的漫长,一次落榜之后就要再等三年,如同范进,中举的时候已经50多岁,为了科考努力了大半辈子。据村里老人说,因为陶建勋资质尚好,敏慧过人,勤奋刻苦,考试过程虽然艰辛,但是所有的考试都是一次性通过的。

光绪甲午年(1894年),陶建勋乡试中式,成了武举人,这在宣平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在封建社会,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不难理解,为了获取更高的功名,在家族长辈的鼓励下,个人“诗与远方”的目标启动了陶建勋的荷尔蒙喷发,于是陶建勋进京赶考。

过去的交通条件下,宣平是一个“山高皇帝远”的所在,到北京可谓是路途遥远,前路漫漫,“进京赶考”真是困难重重。据说当时陪伴陶建勋进京赶考的有师父郑树标和村民陶寿勤的祖父,三人还携带一把重达120斤的大刀。

大刀是陶建勋师父郑树标所赠。郑树标,字锦堂,出生于1840年,自幼爱武习武,苦练技艺,习有所得。1870年,郑树标由国学生得中清朝同治庚午科第十四名武举人。《宣平县志》载:“武举,同治庚午补甲子,居桃村”。他中举人那一年,陶建勋刚好出生。随着陶建勋慢慢长大,他的天生神力被逐渐发现,郑树标慧眼识珠,在家族长辈的推动下,陶建勋拜郑树标为师。郑树标也因此为陶建勋传授武功考中进士而闻名。

自唐朝以来,大刀是武举考试的主要器械,郑树标给陶建勋等徒弟传授武艺时也以大刀为主。郑树标的120斤单锋偃月大刀,长2.6米,相传为郑树标考中武举人后朝廷所赐。

陶建勋得到师父这把大刀之后,武技突飞猛进。每逢四邻八乡有迎龙头、“擎大蜡烛”等活动,陶建勋经常上街表演,手舞120斤大刀虎虎生风,面不改色气不喘,每每博得围观乡民阵阵喝彩。

陶建勋力大无比,常人练武,能够把千斤石提离地面已经不易,而陶建勋能够让“千斤石显底”,意思是他不仅能抓起千斤石,还能够将千斤石底部朝向对方。

大刀现存陶村旗杆巷郑树标老屋前厅。郑树标故居建于大清乾隆年间,坐西朝东,砖木石雕结构,大气高雅,主体建筑面积828平方米。我多次走入郑树标故居,力图探寻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人和事,解读昔日曾经的喧闹和荣耀。一代代人踩在青石板上的每一个脚印,虽然久远,但依然留有余温,恍如昨日,岁月无声,故事长留。

郑树标故居天井处也留存两块练功石,既可练武又可以当上马石。“叁號石”刻字“石一百七十觔”,“贰號石”左边残缺不全,少了一片,刻字“石贰百五十觔”,“壹號石”不知所踪,两块石头均署名“郑办”。

主屋中堂的右侧板壁上,曾经贴有科举报单,被岁月侵蚀,如今斑斑驳驳,难以辨认,但是依稀可见童试、乡试等字样,可以猜测这是郑树标历次科举考试的“成绩单”,幸运的是板壁上“郑树标高中庚午甲子科举……同九卿科道历勘入闱会试”的字样还可以解读,显然这是郑树标高中武举人时候的“捷报单”,也是经过“同九卿科道”历次考核,通知其参加会试的“通知单”。

陪同的陶村老文书陶焕弘老人告诉我们,郑树标故居最奇特的就是它的地下排水系统。相传房子盖好后,天井四周的排水通道里,养了几只乌龟,利用乌龟的行走疏通下水道,几百年来,无论下多大的雨,从来没有淤堵。我特意留意了郑树标古宅的天井,青石板完好无损 ,四周的地漏呈好看的铜钱状外圆内方,任何细节都精致无比。

郑树标作为师父,接受了陶建勋家族长辈们的重托,陪同陶建勋进京赶考。可惜因为缺少记载,进京赶考过程中具体经历过什么,后人无从考证。陶建勋孙子陶柏新老人告诉我们说,爷爷出发的时候,随身携带的物品其中有两样东西,一是宣平番薯干,二是宣平咸菜,据说在路上还分享给他人吃,都赞不绝口。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从前的车马很慢很慢,用脚丈量土地的时间很长很长。宣平至京城,按照两千公里计算,每天步行10个小时,时速5公里每小时计算,需要40天, 这是像一个机器一样不用休息的理想速度。

古时举人进京赶考会有官府所发的“火牌”,火牌上书“奉旨会试”字样,利用火牌,陶建勋在路途中可能得到官府提供的方便,如享受茶水便利,兑换车马代步等。

很有可能陶建勋会通过京杭大运河行走一段路。但是行船需要上岸休整和补给,遇见水源不足、泥沙阻塞,恶劣天气等现象就无法行船。到了北京通州运河末站下船,再辗转车马或者步行至京城。陶建勋一路上风餐露宿,艰难步行,车马劳顿,一路的辛苦可想而知。据后辈们说,陶建勋进京赶考途中花了两个多月时间。

不知道陶建勋有没有在进京赶考的路上,误入“葫芦庙”,像贾雨村一样,获得过“ 甄士隐”的帮助, 也不知道有没有在进京赶考途中,偶遇聂小倩,演绎过一段千古柔情。

据记载,清代武举考试的外场科目为:马射、步射和 技勇。马射、步射合格之后拉弓、舞刀、举石称为技勇。弓刀石技勇实际上就是比力气,考试要求:弓必开满,刀必舞花,石必离地一尺。弓分8力、10力、12力;刀分80斤、100斤、120斤;石分200斤、250斤、300斤。据说陶建勋会试时候选择的是头号:十二力弓、百二斤刀、三百斤石。陶建勋自幼力大无比,精于练习,毫无疑问,考试顺风顺水。

通过了会试,陶建勋就成为了贡士,从字面理解,是贡给天子的“士”,意思是可以做官了。一个月后,迎来了科举考试的终极考试——殿试。

武殿试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皇帝一般亲自在紫光阁阅视马射、步射,在箭亭主持技勇考试。据说京殿面试时,陶建勋在光绪皇帝面前挥舞大刀献艺:大刀舞起,动如风,静如松,提刀千斤重,舞刀鸿毛轻,刀飞钢环响,刀落寂无声,既惊险雄劲,又轻盈灵动。看得光绪帝开心无比,连连叫好。可以想象,当年陶建勋舞起这把大刀时,是何等的威风、潇洒。

笔试和面试的内场考试地点据说在太和殿前廊内。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课”考试。考生们在官员引导下,进入考场,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坐在指定的座位上默写武经策论。

据陶建勋孙子陶柏新还有村里老人们讲述,陶建勋在大殿上完成策论的时候,忍不住就抬头看了光绪皇帝一眼,这下可不得了,因为皇帝不是随便可以看的。正当要怪罪的时候,与陶建勋初识并对陶建勋颇有好感的翁同龢出面求情,解释说陶建勋在家乡是以孝出名,来之前母亲曾经吩咐过,不管中不中功名,要代替我看一看当今圣上的龙颜,陶建勋牢记母亲的吩咐,故斗胆抬头仰望了皇帝一眼。听罢如此解释,皇帝感动如此孝顺又优秀的武生,便免去陶建勋的“欺君之罪”。

古代重武轻文,参加武举考试的考生水平参差不齐,但是陶建勋可谓是文武双全。据说殿试结束后,还要由皇帝钦点的阅卷官阅卷。阅卷官要在试卷上画代表等第的多种符号,最高等第的符号是圈圈,最后选出十张画圈最多的试卷,交由皇帝亲自审阅并选出前三名,其中就有一张是陶建勋的,据内部消息透露说陶建勋试卷上的圈圈是最多的。

大家都认为陶建勋即使不是第一,得个第二,入个“一甲”是没有问题的。让人意外的是,成绩放榜之后,“一甲”变成了“二甲”,本以为笃定的榜眼,变成了第五名进士。

(最终结果如何,期待下回分解)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