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张献忠作乱于湖南。
他手下有员偏将叫马雄飞,此人武艺高强,臂力过人,尤其擅长骑射。能开五石巨弓,还能左右手齐射,箭术堪称一绝。张献忠非常偏爱这员战将,常给他丰厚的赏赐,因此,他对张献忠感恩戴德。马雄飞是燕地之人,与涿州的卜大功是至交好友。卜也有一身好武艺,且文武双全,精通诗文。他二十岁这年,曾掷书于地慨叹:“大丈夫生在战乱年代,宁可投笔从戎,为国平乱杀贼建功立业,岂能一辈子做夸夸其谈舞文弄墨之事?”别人听见这话,都觉得他是一位胸怀大志之人。
马雄飞跟随张献忠之后,春风得意,宠冠三军,自以为投了明主,得到不世机遇,就派人送信来召卜大功,一起为张献忠效力。卜见到来使怒形于色,当面斥责道:“他这是拿我的脑袋来做买卖吗?我姑且念旧日情谊,不抓你报官,你赶紧给我滚蛋吧!”于是不回信就把人赶走了,他为人的刚直由此可见一二。后来,卜大功应召入伍,很快以战功擢升为州府的守备官,在山东任职,当地土匪贼盗不敢入境侵扰。后因张献忠对安徽凤阳进攻甚急,抚臣马士英上奏请皇帝下诏书,召集天下兵马前往护卫皇家陵墓。卜大功应征赴命,渡过淮河, 与张献忠部队交战于滁、泗之间,斩杀甚多。终因北方人不习惯水战,被张部俘虏。张献忠爱卜大功勇猛过人,于是派马雄飞前去陈说利害,劝其归降。卜大功看见马雄飞走来,闭目不视。马雄飞拉起他的手,流着泪说;“没想到老朋友会落到如此不幸的地步!”卜大功 猛然睁开双眼,眼眶尽裂,厉声说道:“从前我与你在山上 打猎,追逐一只狡兔,你看着我说:‘大丈夫为国立功,捕 获贼兵,应当像猎取野兔一样。’那时的意气何其风发昂扬, 至今声犹在耳。如今你既然已经投降敌人。还有什么资格再把我当作老朋友呢!”马雄飞无言以对。只能怀着惭愧、沮丧的心情,怏怏退下。终因念及故旧情深,不忍心加害,所以编造出一些话来回复张献忠,谎称卜大功外表强硬实则内心动摇,若将他软禁起来,不出十天就会屈服,为大王所用。张献忠听信其言;就将卜大功囚禁在土室中,派强健的士兵牢牢看守,仅供给粗陋的食物.想等他意志消磨尽后,再将他收买过来。卜大功求死不得,就以绝食待死。夜里,他坐在土室中, 吟诗抒志,刚吟了两句:“去国离乡事鼓鼙,满拼颈血染虹霓。”后面的句子尚未念出,忽然听见窗外有人接着咏诵道:“江流不葬英雄骨,好逐青鸾过越西。”声音娇婉,不似出自男子之口。卜大功颇感诧异,警然聆听。又听得传来朗朗说话声:“骏马难免有失蹄的时候,最终必将奔致千里。大 丈夫为何不振奋精神,却只想无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说 罢,竞破门而入。卜大功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轻女子,约有 十七八岁,衣服华丽,容貌也美艳绝伦,正在惊愕之间,女子提起衣襟行礼,开口说道:”先生忠贞守节,小女十分敬爱,将来相救。你可随我逃离虎口。”卜大功无比惊喜,顾不上与她交谈。幸好没被戴上脚镣手铐,行走方便,女子拉着他就往外走。刚要跨出土室门,她又返身折回,说:“不可让鼠子知道我。”于是从袖中取出一支笔,在墙壁大书数字,然后招呼卜大功:“走,走!”二人悄悄走出牢门, 望望看守的士兵,如同喝醉酒一般,东倒西歪,你压我叠, 伏在地上,卜大功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离开敌营约一里即是长江,早有丫鬟泊舟岸边.等候接应。女子催促卜大功一同登上船.扬帆南行,瞬息间已驶出 百里。船虽然很小,仅能容纳三人,然而尽管江中波浪连天,它却稳如磐石。卜大功此时惊魂稍定,方始行礼致谢道:“承获小姐援助,将我救出牢笼。敢问芳名,居所,以便将来报恩。”女子一听,眼波流转,注视卜大功,微笑着说:“你还不明白我的心意吗?诗中称作‘青鸾’者,指的就是我自己。将与君翱翔九天云霄,像那比翼双飞双宿,直到永远。何必道谢?”卜大功这才领会她的心意,喜出望外,逊谢说道:“我 只是一介武夫,岁数又较大,岂能担得起小姐的一片美意?”女子笑道:“你是刚烈丈夫,我为贞洁女子,正好天生一对。岂能学世俗女子,斤斤计较年龄容貌呢!”说完后,自报姓氏,乃是马家小女儿,无字,浙江会稽人。卜大功又询问她的生平经历,女子笑而不答。
当时有一小股盗贼暗中发动暴乱,卜大功备好兵器,弯弓驰马,连杀数人,其余盗贼纷纷逃窜,村民惜他神威,得以平安无事。后来朝廷巡抚召募军士,卜大功打算如去投靠,女子劝阻道:“时势条件尚未具备,还是与我一起隐居。等待时机成熟,必将大有作为。”卜大功听从了妻子的劝告。及至本朝建章,大功方才出来求功名,屡建奇功,官至总镇,女子果然也受册封诰。顺治八年,卜大功到湖襄任职,擒获张献忠余党数人。问及马雄飞,果然因受卜大功牵累被杀。卜大功心中不免感伤,为他设立灵位,加以祭奠。还告诉手下将官:“此人志气并非不大,只可惜有眼无珠,跟错了人。”卜大功七十岁时,依然矍铄精健。生有两个儿子,都考上武进士。卜大功死后,太夫人独居一室,至半夜,忽然不知去向。家里知道这一段离奇故事的人,认为她是跟着小姑仙去了,于是整理好她的冠戴服饰,合葬在卜大功的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