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随州半马的举办,湖北省13个地级市,终于都有了自己的马拉松赛事。
虽然是第一年办,万人规模的半马赛事,但是一切高标准、严要求,随州半马,妥妥的A1。
随州是一座古城,也是一座小城,对马拉松的热情却超乎想象,根本不像一个新办马拉松的城市。赛道两旁的观众,从始至终,都在挥洒着一份源自市民的鼎力支持,让随州半马变得很亲切、温馨。
10月6日还属国庆假期,一大早坐接驳车赶往起点时,一路驶过的都是赛道。六点,天还没完全亮,路旁有些志愿者在补给站已经忙碌上了,有些志愿者裹着保温毯在等待着。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假期,来服务马拉松,值得我们献上一份敬意。
赛前一晚,正准备出去吃拐子饭时,在酒店门口碰到著名田径评论员、这次比赛解说员王超,他刚刚跑完一遍赛道,拿着轨迹给我看,“赛道很平,就是18K后上桥时有个坡,累计爬升39米。”官方的赛道图上介绍,累计爬升是38米。
天遂人愿,随州半马起跑早,七点,温度适宜,全程无太阳,准备的多辆雾炮车,都没派上用场。
对了,随州乃中国专用汽车改装行业之都,这在随州半马上得到充分展现。由于去年大连马、今年衡水湖马发生的事,车成了赛事的一个“敏感词”,随州半马赛道两旁,有着各种各样的改装车,静静地讲述着一个行业的故事。
我还留意到,在赛事包里,这次竟然没有一次性雨衣!我印象里,是我这几年跑比赛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做法,你认同吗?
热情新中体常务副总黄海波是随州人,他从2017年起,就产生了在家乡办场马拉松的念头。几年来,他一直在推动赛事落地,也多次实地勘测,找一条适宜的赛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初,随州市表露了办赛的意愿,在年底确定了要在2024年办场半马赛事。新中体拿到运营权后,黄海波从四月份以来,八趟往返广州随州间,将一份专业的办赛态度带给家乡。
4日晚抵达随州后,去酒店附近一家叫老随州的饭馆吃饭,生意很火爆,最后在一个大包房里找到一张小桌子。包房里的客人刚走,没来得及收拾,就我跟同行的温总两人在吃,有服务员在一个角落里准备气球,明天有人要在包房过生日。一个小姑娘在一旁帮忙,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假期作业又要画编钟,编钟好难画,好烦。忽然她说到,后天早上我还有事,要去给马拉松加油。
我们马上转头跟她聊,小姑娘8岁,三年级,她说她要早早起床,在赛道旁给比赛的选手加油助威,还送饭店的代金券。我们就说是从外地来的,要参加比赛,到时人多,怕找不到她,让她现在就给我们一张券。她说好,马上跑出去喊妈妈要券了,原来是老板娘的女儿。
一场成功的马拉松,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配合,市民的积极参与,随州半马,我认为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棒。
像赛前领物,就在随州市博物馆门前,领物后,马上就可进入博物馆去领略随州的历史厚重感。赛前、赛后的接驳,车次多,发车及时。路上招手即停,上人。下车也是,你需要下就跟司机说一声。
赛道氛围尤为浓烈,展演点很多,自发而来的市民也很多,从起跑到比赛结束,除了大桥上,一路上的呐喊声就没断过。没有任何准备的温总,跑着跑着就PB了。
我从早上出发,到比赛集结,赛道服务,赛后撤离,一切都挺顺。甚至有点感觉,这根本不像是一场新办赛事。
选择赛前领到参赛包时,沉甸甸的,有一袋500克的随州香稻,有一小罐香菇鲜辣椒酱。翻完参赛包,没看到以前各大、各种赛事标配的一次性雨衣。
一次性雨衣倒是成本不高,有其实用性。我是比较诟病起跑后赛道上的雨衣垃圾,不环保,一直觉得,根本没必要什么赛事都发一次性雨衣。
但是长期以来,赛事都是在服务上做加法,不断地加重参赛包、完赛包的重量,以图获得跑者的欢心,没有人敢做减法。当下大环境不如前几年,办赛需要精打细算,类似一次性雨衣这样的装备,委实不应该成为赛事标配。
我更希望,以此为契机,更多赛事能够从参赛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尝试着优化赛事物资,适度地做一些减法。
据闻,让各种改装车放在赛道旁,展现随州这座城市的特色上,也费了一番周折。不过最终能够呈现给大家,已算成功。
一路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改装车,只是有些静态。其实可以考虑将一些赛道旁的展演,跟改装车衔接起来,更生动、形象地展示随州风貌。
在城市与马拉松的结合上,随州半马做得相当不错。这只是一个开始,相信在尝到马拉松的“甜头”后,马拉松能在随州变得更具特色、更受欢迎。明年,也许随州半马将升级为全马赛事,在保留半马现在赛道的基础上,全马将跑到炎帝故里。
完赛后的接驳车上,有个来自武汉的大姐,也PB了。她对随州半马大加赞誉,觉得天气好、赛道好,城市有温度,六十岁的她到处跑马,她说,明年争取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