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战役为何能七战七捷?毛主席对粟裕的一句评语道出天机

香巧说过去 2024-03-26 21:50:35

粟裕是我军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将领,虽然他在1927年时便参加了闻名中外的南昌起义,之后跟随着我党南征北战,立下了很多战功,但是他真正被世人所熟知还在1946年之后。

1946年7月,由粟裕所指挥的苏中战役,我军在敌我兵力四比一的情况下,七战七捷,歼敌近一半,创下了世所罕见的战争奇迹。

也就是这场战役,令粟裕名声鹊起,成为了国民党军闻之色变的战神。

粟裕

那么,在敌我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粟裕是如何做到将敌军打得一败涂地的呢?毛主席曾经对粟裕有过一句评价,一语道出了天机。

1946年6月,蒋介石在做完所有的战争准备之后,不顾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呼声,悍然挑起了内战的战火。

我军为了实现国内的永久和平,不得不对蒋介石强加给我们的这场战争予以反击,伟大的解放战争就此开始。

按照蒋介石一贯的思维,他是最在乎地盘的,于是位于南京、上海这两大国民党核心城市附近的华东解放区就成为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

为了攻占华东解放区,蒋介石集结起大军兵分两路,南北夹击苏中地区。

蒋介石

苏中是粟裕的华中野战军主力所在地,面对敌人数倍于我的兵力,毛主席决定让粟裕率部转移至淮南地区,调动敌人,寻求在运动战当中歼灭敌军。

但是,粟裕在接到毛主席的指示后,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

那一夜,粟裕辗转反侧,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他本不应该对此有意见,但是作为一位在前线指挥的将领,他不得不从现实出发分析战局。

最终经过一夜的反复衡量,粟裕毅然决定向中央军委表达不同意见。他觉得,如果不将这不同意见反馈上去,一旦战事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那么就是自己知情不报的责任!

粟裕认为自己的部队此前一直在苏中地区活动,群众基础比较好,粮食储备充分,在此地作战是以逸待劳,对我军有利。

如果向淮南地区开进,那么就是主动放弃了好不容易打造好的群众基础以及充足的粮食储备。

淮南地区的群众对我军不是很了解,我军进入那里之后,做群众工作还需要时间,粮食运输也是一大难题,需要动用大量的兵力,这些都会给我军的作战造成很大困难。

再者,淮南地区靠近南京,一旦打起来,南京的敌军必然前来支援,他们都是蒋介石的主力军,战斗力很强。而苏中地区的敌军相较于南京的敌军,战斗力弱了不少。

所以,我军最好的办法是先在苏中地区作战,在获得局部胜利之后,再进入淮南。

第二天,粟裕将自己的不同意见上报给了中央军委。毛主席及中央领导人们在收到电报之后,立即召开会议对粟裕的意见进行了讨论,最终决定同意粟裕的意见。

毛主席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向粟裕复电,让粟裕的部队继续待在原地,等待新的命令。

7月初,蒋介石集结起正规军58个旅约46万人向华东解放区发起了进攻,其中有15旅约12万人在汤恩伯(后由李默庵接任)的率领下向苏中地区开进。

毛主席根据全新的战争形势,结合粟裕的意见,重新制定了作战方案。之后指示粟裕,让他们先在内线地区作战,在取得胜利之后,再转向外线地区。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粟裕一反常态地决定在前部地区与敌展开较量。

这是个十分大胆的决定,因为当时粟裕手中只有3万多人,敌我比是四比一,我军跟敌正面较量并无优势。

但是,粟裕就是看中了敌军兵力强盛的特点。

他说:“敌人有兵力优势,所以必认为我军不敢与其正面对抗,这样他们反而容易暴露弱点。”

果不其然,敌人正如粟裕所说,很快就将弱点暴露了出来。

当时,虽然汤恩伯坐拥12万人的大军,但是他错误地采用三路并进的战法,自己将优势兵力给分散开来。

汤恩伯

主帅如此,他手底下的人也是如此。在汤恩伯将兵力分散之后,其负责中路的第八十三师又将部队分成了三路,兵力再度分散开来,第19旅两个团位于最中间,与其他部队明显断层。

这样的漏洞岂会被粟裕放过,他紧紧抓住战机,立刻部署我军6个团迅速向敌第19旅靠拢,在局部瞬间形成了六对一的兵力比。

狂妄自大的敌军对粟裕的主动出击毫无准备,第19旅大部于宣泰地区被我军歼灭,苏中战役首战告捷。

坐镇南京的蒋介石在得知首战失利的消息后,气急败坏,他认为我军主力已经出现,于是令第四十九师、第六十五师、第八十三师从三面夹击宣泰,妄图以优势兵力围歼我军。

但是蒋介石的这一步早被粟裕料到,他再度选择主动出击,趁着敌人还未形成合围,令我军以最快的速度向敌第四十九师方向进攻。

蒋介石

我军主力在刚刚经过一场大战后,尚未充分休息便一夜行军60多公里,直插敌第四十九师侧翼。

粟裕的这一计策再度奏效,敌人根本没想到我军会以这么快地速度奔袭他们,当他们发现我军时为时已晚。

敌第四十九师师长王铁汉见到我军如神兵天降,吓得当即就带着几个亲信化装成伙夫逃走了。

师长逃跑,敌军当即乱作一团,其师部、第26旅全部及第79旅大部被我军歼灭,苏中战役取得第二场大胜。

敌军遭遇连续的败仗,一直吹嘘着两星期内荡平苏中的蒋介石坐不住了,他立刻派遣陈诚、汤恩伯、白崇禧等高级将领飞赴前线,坐镇指挥。

陈诚

在这三人的谋划下,他们决定集结起6个旅的兵力向苏中的战略要地淮安发起进攻。

想要进入淮安,与其相距150多公里的海安地区便是首当其冲之地,这一地区水网密布,是天然的防御屏障,敌军想要攻入海安并不容易。

然而,粟裕却偏偏反其道而行。

他认为,敌军知道海安难攻,必然会小心翼翼,那么我军想要取胜反而困难。

如果我军先撤出海安,以小股部队在运动战中反击,待主力部队休整完毕之后,再围攻海安,则敌军一举可灭!

在粟裕的精妙部署下,我军主力部队迅速撤出海安,仅以3000余人的七纵队抗击敌人的进攻。

由于海安地区地形复杂,敌人的大军根本没办法展开,只能盲目地向四周倾泻炮弹。

而七纵队3000余人则利用地形之利,闪转腾挪,不仅消耗了敌人数不清的炮弹,还歼灭了敌军3000余人,苏中战役获得第三场胜利。

在完成阻击任务后,七纵队根据既定计划撤出海安。

我军一撤出海安,好大喜功的国民党军果然上当,他们纷纷进驻海安,然后争先恐后地向蒋介石报喜,都想抢占这进攻苏中后的第一份功劳。

蒋介石

之后敌军从海安分多路向泰州、李堡以南一线进军,这正中粟裕下怀,他们又一次主动将优势兵力给分散开来。

经侦察,敌军在李堡地区驻守的是第105旅,而新编第7旅则会在8月10日晚进入与其换防。

粟裕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将经过休整之后的主力一师部队调往李堡,当晚趁着敌军换防之时,我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对敌人发起进攻,歼灭敌第7旅旅部及一个团,其另一个团则在次日被我军歼灭,我军获得苏中战役的第四场胜利。

国民党军屡战屡败,这令蒋介石对他的进攻计划产生了动摇,为了避免全面失败的结果,他不得不转攻为守,将部队安排在南通至海安一线防御。

然而,蒋介石的这一部署再度犯了兵家大忌,他们本来在苏中地区所能使用的兵力就已经被我军歼灭了很多,如今他再布下一字长蛇阵,将本已经不多的兵力又分散开来。

粟裕见蒋介石如此给机会,便顺势笑纳大礼,集结起所有主力共3万余人,向着南通至海安一线守备最薄弱的丁堰、林梓两地发起猛攻。

粟裕

这一地区仅有国民党军5个交通警察大队驻守,我军以优势兵力猛攻,仅20个小时便将其全歼,苏中战役获得第五场胜利,我军就此打开了西进泰州、扬州地区作战的通路。

泰州岌岌可危,此时的蒋介石意识到,守有可能是守不住了,于是又决定主动出击,令扬州的第二十五师进攻邵伯,以缓解泰州的防御压力。

蒋介石的这招说白了就是以攻代守,如果我军派主力去守邵伯,就中了蒋介石的诡计。

粟裕对蒋介石的小伎俩当然是洞若观火,于是决定以三个团的兵力配合地方部队防御国民党军的进攻,主力部队则向西全速前进,俨然一副要攻打泰州的样子。

虽然敌军向邵伯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但是我军牢牢守住阵地,令敌人损失惨重。

有的时候,战役的胜负就在主帅的一念之间,敌我双方的战术都是以攻代守,这时候就看哪方的主帅更为坚定。

很明显,蒋介石并没有粟裕那么顽强的意志力,他一见泰州危急,邵伯又久攻不下,立即叫第二十五师回援,邵伯保卫战以我军获胜而告终,我军获得苏中战役的第六场胜利。

与邵伯保卫战同时进行的,还有如黄公路之战。

当时粟裕获得情报,得知敌军第99旅和由如皋西出接应的第187旅附第79旅1团即将出动。

粟裕

粟裕当即力断,令西进部队立刻前往如黄公路拦截这两支敌军部队。

8月25日上午,这两支部队还未汇合,便被我军分别拦在分界、加力两地,经两天激战,敌军被我军悉数歼灭,我军顺势攻克黄桥。

敌第二十五师在回援途中得知如黄公路上的惨败,于是立刻掉头返回了扬州,苏中战役就此获得第七场胜利。

就这样,粟裕指挥苏中战役获得七战七捷,以三万人兵力,面对国民党军十二万大军,歼敌5.3万人,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

蒋介石怎么都想不通,拥有如此巨大优势的国民党部队到底是怎么输的?

其实,毛主席在给粟裕的一句评价中,就道出了粟裕能够获得七战七捷的奥秘。

毛主席

毛主席说:“敌虽势众,但兵力分散。粟裕每战,必集中兵力攻其一部,故战无不胜!”

毛主席一句话就能将粟裕指挥作战的核心思想给讲清楚,足可见毛主席的知人善用,同时也展现了毛主席高超的战略眼光。

0 阅读:1

香巧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