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用25万卖友商50万的车

每人看汽车 2024-12-25 10:14:36

如今,在20万以下市场,零跑已经找到了卖车法则,将来朱江明打算把这套方法论在豪华车领域如法炮制。用不到30万的价格,做到对手50万的配置,把豪华车的价格打下来,这才是朱江明真正感兴趣的事。

文 | 杨俏

编辑 | 李欢欢

运营 | 步鸟

把产品力拉满,只要对手一半的价格,靠着“便宜、大碗”的策略,零跑找准了节奏,在2024年下半年迎来爆发。月交付量从2万攀升至3万辆,甚至再破4万辆关口,零跑仅用了6个月时间。

市场开始重新审视这家新势力车企,与此同时,“小理想”、“半价理想”等标签也贴了上来。面对这些,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表现得很淡然,“每一个成功的友商都值得学习”。

在零跑,有一支60人规模的专业团队,专门调研市面上的热销车型及了解客户需求。朱江明认为,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是加速自身成长的有效途径,关键在于学以致用,而非简单抄袭。理想汽车的成功之处在于精准把握市场需求,而零跑的产品定义同样聚焦于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并参考了理想用户偏爱的功能特性。

一款车型从立项到落地,包括产品配置、竞争策略、成本控制等每个重要细节朱江明都亲自参与。每个月,朱江明有两场关键会议雷打不动——产品决策会和营销方案会,确保公司的战略方向与市场动态紧密结合。

创立初期,零跑首款产品S01由于定位模糊,出师不利,朱江明一度陷入迷茫与焦虑,公司也因此跌入低谷,最艰难的时候,他不得不拿出个人存款来支付员工的工资。朱江明把自己关在家里,闷头苦想了一个半月,终于想清楚了,“提升产品力,把价格打下来”。他认为零跑还有救。也就是从那时起,确立了零跑走极致性价比这条路。

如今,凭着这个思路,零跑在竞争最激烈的15万至20万元价格带站稳了脚跟。配备高通8295芯片和激光雷达等高级配置的零跑C16,定位来到了大六座SUV,入门价只要15万元。而市场上同款车型售价要30万元以上。比如,零跑C16的对标车型理想L8,最低售价32.18万元。

敢这样定价,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尽一切可能控制成本。

▲ 2024成都车展,零跑C16。图 / 零跑官方

从创立之初,朱江明就坚信全域自研是零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尤其是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系统等关键电子类的零部件均为自主研发。这种垂直整合思路来自比亚迪,是后者体现出成本优势的重要原因。朱江明认为,零跑在电子电气领域的设计创新能力、平台化能力更胜一筹,因此其成本控制力甚至不逊于比亚迪。

比如把每颗芯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在零跑位于杭州的总部,朱江明有一个展厅,专门陈列零跑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技术成果。其中有一项叫做“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能够实现1颗SOC芯片+1颗MCU芯片打造中央超算,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车身域的协调及控制都能通过这两颗芯片来实现。而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基于一个芯片打造一个域控制器。

在零跑之前,朱江明曾经成功把第一家创业公司大华股份,从浙江一家小通讯设备企业做到安防领域全球第二。电子电气是他熟悉、擅长的领域,他清楚这类零部件有多少降价空间。“现在的LCD彩电已经做到100寸,价格在万元以下,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从这个方向来看,“新能源车还有降价空间”。

朱江明猜想,十年后,类似C10的产品价格将降至5万-6万元,而C16的价格也有望下探到10万元以下。除了继续把热销的C系列成本降到底,朱江明给零跑规划了清晰的产品蓝图。2025年发布主打10万元级别的A系列,2026年推出20万-30万元区间的高端产品D系列,以及以海外市场为主的T系列。加上现有的C、B两大系列,零跑将拥有一个完整的产品矩阵。

▲ 零跑汽车产品矩阵。图 / 零跑官方

其中,C系列是零跑的销量支柱,也是消费人群扎堆的价格带(15万-20万元区间),其次才是10万-15万元级别。但朱江明真正感兴趣的,是定位30万以下的D系列。按照朱江明的规划,D系列要打造豪华车型,至少在几个长板要超越友商的豪华程度,目前已经在测试裸车阶段。

卖平价车型的零跑,要打动豪华车主,有难度吗?朱江明很笃定,“没有难度,因为我们25万-30万价格带的产品,已经做到了别人50万级别的配置。”

在每个级别都尽力把产品力拉满,却只要别人一半的价格,毛利率如何兼顾?

朱江明想得很清楚,“利润是靠规模(化)做出来的,不是靠某一款高毛利产品。”凭借几款热销车型,他有信心在明年实现50万辆销量,在今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毛利率水平也将稳步回升至10%,并最终达到15%。

当业内公认,20%毛利水平才是一家企业健康运转的标准线,朱江明却认为,15%已经足够,“希望将更多的利润让利给客户”。

12月19日,在零跑即将迎来创立九周年之际,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与每人Auto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回顾了造车9年以来的成长与收获。以下为朱江明与每人Auto对话节选(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有删改):

▲ 每人Auto与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对话。图 / 每人Auto摄

依托全域自研,将来C16可以降到10万以下

每人Auto:有不少人认为,零跑交付量飙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模仿理想的产品思路,你也并不讳言,零跑“向理想学习”,这个策略最初是怎么定下来的?

朱江明:每一个友商都值得学习,最终要看客户需求。理想成功,是更好地了解了客户需求。当然,零跑的产品更多是根据家庭用户需求定义的,并不是完全学理想,而是参考了他们用户比较喜欢的功能。零跑也有自己的创新之处,C16价格15万左右,能做到6座中大型SUV,且配备8295芯片等高配置。

每人Auto:确定这个思路后,零跑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来落地“学习理想”?

朱江明:我们有一支60多人的产品设计和规划团队,专门做产品前瞻的研究调研。

▲ 杭州,零跑汽车。图 / 视觉中国

每人Auto:一款车确定之前,会做哪些具体的调研工作以及这部分工作会占多长时间?

朱江明:调研已面世的产品,以及零跑现有产品的反馈,也会请第三方随机抽样的客户评审,关于零跑产品的外观、内饰以及功能,让他们提意见,我有时候也会参与。

每人Auto:你会参与哪些环节?

朱江明:车型的总体规划,性能功能指标,以及采取哪种技术方案,这些环节都会参与。

每人Auto:零跑的产品聚焦在15万-20万元区间,这个区间竞争异常激烈,并不是简单地“学学理想”就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你觉得零跑还做对了什么?

朱江明:从一开始成立零跑的时候,整体策略就是全域自研,核心零部件、电驱动、电池包DMS、智能座舱及智驾,均自己研发,制造部分是代工完成。

每人Auto:要在15万-20万区间活下来,甚至活得好,一定要给消费者“超出预期”的满足才行。零跑是如何把控成本,把性价比做到极致的?

朱江明:主要依托于团队原有的技术积累,我们创立零跑的创始团队目前基本没变过,这些经验能够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零跑花费的研发费用少,成果多。技术的积累让产品实现了平台化,这个竞争力随着规模的扩大,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每人Auto:你曾经说,零跑的成本控制不比比亚迪差,理由是?

朱江明:各有所长,从规模的角度看,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能力肯定比我们强。从技术创新看,比如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设计能力、平台化能力,以及把每一颗芯片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这样的能力,零跑会更强一些。

每人Auto:零跑非常善于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比如复制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复制理想的产品思路,你认同这种看法吗?

朱江明:我们要学习友商,学习不同行业的先进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加速自己成长,但不是生硬地学习,而是要学为所用,进行消化,在学习的基础上提升自己,这就不是简单地抄袭了。

▲ 2024广州车展,零跑汽车展台。图 / 零跑官方

每人Auto:零跑的大部分零部件包括电机、电驱、智驾、智舱都是自研,其中哪些部分自研,哪些采购,有何标准吗?

朱江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像电池包、电驱、车灯以及座舱和智能驾驶控制器等,跟电子相关的零部件,我们是自研自造,其他传统零部件以供应商为主。未来随着规模扩大,会考虑更多高附加值的零部件,采取自己研发制造的策略。

每人Auto:比如哪些高附加值的零部件会自研?

朱江明:比如,车灯有近3000元的成本价,目前车灯越做越复杂,加上此前大华有照明大灯的积累,在此基础上,零跑从成立之际就成立了车灯团队。再比如座椅,是比较高附加值的产品,一辆车里面的座椅至少需要两三千元的成本,可能接下来我们会成立团队去做一些研究。

每人Auto:这样是否意味着零跑产品的售价会越来越低,还有降成本的空间?

朱江明:现在的LCD彩电已经做到了100寸,价格不到万元,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从这个方向看,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还有下探空间。

每人Auto:降价空间还有多少?

朱江明:类似C10,可能降到10万以下,甚至五六万、七八万这样的水平,C16我想也有可能(降)到10万元以下。

每人Auto:目前零跑的毛利率已经转正,但还不到10%,市场认为20%才是车企维持健康运转的标准,你怎么看?

朱江明:我们争取明年毛利率能做到10%就行,最终毛利率目标做到15%就可以了,我们没必要做到20%。

每人Auto:为什么?

朱江明:要让利给客户。

用25万的价格,卖友商50万级别的车

每人Auto:今年有不少车企加入了增程阵营,你如何看待明年增程市场的竞争?

朱江明:增程产品还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将来可能也会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看未来趋势的话,纯电更有前景。随着充电设施普及,快充技术成本降低,尤其是800伏快充技术的应用,目前已有70%的充电桩支持250安培的800伏快充,能够在10至15分钟内将电量从30%充到80%。未来,如果实现4C级别的快充,这一过程可能缩短至10分钟,使充电体验与加油一样快速便捷。

在这种情况下,当充电和加油的速度及便利性相差无几时,增程的需求将大大减少,迟早要被淘汰。

每人Auto:你之前判断,增程的生命周期大概还有三年,现在依然维持这个判断吗?

朱江明:大部分车是这样,当然有不一样的点,比如C16或者更大型的车,大家希望能跑得更远一些,所以大型(增程)车还会延续更长的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会走向纯电。

每人Auto:未来,零跑做增程和纯电产品,更偏向于哪种技术路线?

朱江明:从整体技术路线看,我们更倾向于把资源投入到纯电领域,当然未来三年,C系列和D系列的产品还是会布局增程加纯电双动力。

每人Auto:2025年的产品规划是?

朱江明:明年我们主要是B系列产品。零跑产品规划主要有A、B、C、D这4个系列,2024年之前主要推出了更多的C系列产品,从六座车到五座车,C10、C11、C16和C01轿车,C系列已经布局完善。2025年,将重点推B系列产品(10万-15万元价格带),2026年则主要发布A系列和D系列,前者是小型车,后者属于高端车。

▲ 2024成都车展,零跑汽车展台。图 / 零跑官方

每人Auto:ABCD系列中,销量最大的一个板块是?

朱江明:C系列是我们销量最大的板块,用户购买最多的价格带就是15万-20万元之间,这也是消费人群最多的区域,其次才是10万-15万元的价格带。

每人Auto:可以介绍D系列产品的规划吗?

朱江明:D系列就是要打造豪华车型,至少在几个长板处超过友商的豪华程度,价格肯定还是在30万以下,我们的裸车已经开始测试了。

每人Auto:零跑进入大众视野,是以十几万的产品为主,要上升到30万的高度,会有难度吗?

朱江明:没有难度,因为我们25万-30万元价格带的产品,已经做到了别人50万级别的配置。

每人Auto:怎么做到高配的车价格比较低,配置更豪华,豪华平权与利润如何取舍?

朱江明:利润是靠规模化做出来的,不是单凭某款高毛利产品。

每人Auto:很多车企开始尝试更高端的市场,例如比亚迪推出了仰望,零跑有这个想法吗?

朱江明:看未来用户有没有需求,如果用户觉得仰望这样的车很好,零跑也会去做。如果用户觉得这个车可能作用不大,就不去做了。零跑要做豪华车的平权者,我们不希望豪华产品只是少部分人可享受的,而是大部分人都能享受到,这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用500人还是1000人做智驾,本质上差异不大

每人Auto:此前你提到,零跑对智能化的打法是“跟随”,为什么制定了这样的策略?后来,零跑要争取在2025年年底之前,智能驾驶进入第一梯队,为何态度转变了?

朱江明:从技术成熟度的角度来看,早期各方面的硬件算力和算法都处于探索阶段,例如依赖高精地图等。随着技术逐步成熟,我们选择在合适的时间点加大投入,而不是急于求成。

大华作为智能AI领域最早的布局者,对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我们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早期进行零星探索,如利用自有芯片开发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DS),并以供应商的身份与高通、英伟达等公司合作,使用它们的芯片来支持我们的算法。2023年,我们的智驾团队规模扩展到了两三百人,到了2024年,团队已经壮大到近500人。

每人Auto:500人的规模在行业中不算大,跟1000人团队的车企有什么差异?

朱江明:未来一两年内,自动驾驶技术将趋于同质化。虽然各公司在细节处理上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的技术路线、硬件选择和方法都将非常相似。最终,团队规模较大的公司可能在细节优化上表现得更好,但这不会带来本质上的区别。

如果要做到能让用户自在使用辅助驾驶,基本上要做到无接管,目前还不能达到。

每人Auto:你觉得什么时候有可能达到无接管的状态?

朱江明:还要一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

每人Auto:满分10分,零跑智驾可以打几分?

朱江明:这要看跟谁比,满分的标准是什么。跟第一梯队比,我们只是70~80分左右的水平。

每人Auto:差在哪儿?

朱江明:进度上,我们作为后来者还在不断追赶进度,把前面(落下)的课补完。

▲ Leapmotor Pilot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图 / 零跑官方

每人Auto:零跑做端到端大模型的进度如何?

朱江明:在B10高配版产品上,我们是第一家实现了两段式端到端上车的产品,跟一段式端到端,其实没有本质差异,无非是把它连起来就是一段式。

每人Auto:什么时候可以达到比较满意的状态?

朱江明:我觉得在明年第四季度。

每人Auto:明年量产的 A 级车,零跑希望能在这系列平价车型上配备激光雷达、高阶智驾。这是如何做到的?

朱江明:电子产品是降价最快的门类,特别是高算力的产品前期量不大,随着规模化出现,下降空间就会很大。所以将来低配车也必须配置高阶智驾。

每人Auto:好多车企开始尝试去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为什么零跑不考虑把激光雷达拿掉呢?这样可以进一步降本。

朱江明:激光雷达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可靠的感知器件,对智驾的安全性起到一个兜底作用,比如有些纯视觉系统不能发现的状态,它就是一个很好的补足。

最大短板是不会讲故事,但零跑也不提倡

每人Auto:你曾经提到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先活下来,年销100万辆是生死线,零跑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标准?

朱江明:争取两三年内,做到100万辆的规模。

每人Auto:眼下正处于淘汰赛,哪类车企是比较危险的?

朱江明:就像木桶理论一样,有一个短板就会比较危险,需要各方面能力都很强。

▲ 零跑汽车智能工厂,零跑汽车正有序下线。图 / 视觉中国

每人Auto:按照木桶理论,零跑达到了什么水平?

朱江明:现在零跑最大的优势是基础打得比较好,在三电、整车等领域形成了技术积累,销售渠道、品宣方面的能力也在慢慢成长,我们已经初步具备面对未来三年市场竞争的能力。

每人Auto:零跑有哪些短板?

朱江明:不会讲故事,也不擅长讲故事,我们也不提倡,因为有时候会起反作用。

每人Auto:你对未来车市的竞争格局如何预判?

朱江明:最终剩下的玩家包括新势力在内,会有10家。我觉得真正的新势力也就是蔚小理、零跑、小米,剩下的都是原来有造车背景的。

每人Auto:今年巴黎车展,零跑B10也参展了,当时人气爆棚,你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朱江明:相对比较平静。在安防行业,我们用了10年时间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回想2016年首次参观北京车展时,当时被奔驰、宝马等品牌的豪华展位震撼,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那时候萌生了有朝一日在车展上也能达到同样地位的愿望。

去年我们在慕尼黑车展首次亮相欧洲,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这种热度不亚于我们当年进入安防行业时的景象,让我坚信这只是开始,未来汽车产业的舞台将属于中国车企。在未来3到5年内,中国汽车企业将在全球舞台占据中心位置,零跑要成为其中之一。

▲ 零跑B10在巴黎街头亮相。图 / 零跑官方

每人Auto:2023年,Stellantis集团拿出15亿欧元投资零跑汽车,震惊整个汽车圈,双方的接触最早是什么时候?能分享背后的故事吗?

朱江明:在那个时间点双方都有迫切的需求。对Stellantis集团而言,当时新能源大热,他们在新能源的领域布局却比较慢,同时,Stellantis集团希望在国内市场用轻资产的方式进行新能源转型。

零跑需要产业资本的支持,因为2022年IPO融资额不高,我们需要更多的资金,他们也有想法合作经营海外市场。去年2月份开始谈,10月份签署协议,11月完成交割,是一个闪电式的快速合作。

每人Auto:中间的谈判会有一些波折或者分歧吗?

朱江明:主要是我们在海外合作的经营权,这个需要在资本层面、港股市场法律法规层面,找到一些路径来解决这个问题,耽搁了比较长的时间。

每人Auto:目前双方的合作有何难题吗?

朱江明:欧盟的关税等各种限制,把合作过程减慢了,也加速了我们去(海外)本地化制造的决心。

未来两三年,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征战海外市场都是打基础的阶段。

每人Auto:两三年之内,零跑海外业务跟国内业务各占百分之多少?

朱江明:未来三年,海外销售可能占零跑10%的比例。

不是工作狂,但会关注每个细节

每人Auto:作为一个车企的掌舵者,你要主抓研发、销售、营销等业务板块,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

朱江明:每月有两场重要的会议我会参加,一个是产品决策会,一个是营销方案会。

每人Auto:你认为自己是个工作狂吗?

朱江明:不算工作狂。我对每个细节比较关注,例如产品配置、竞争策略、成本控制、门店精细化经营能力等,会经常纠偏。

每人Auto:睡不着、焦虑,是不少车企高管的日常状态,你会有这样的不安吗?

朱江明:销量不好的时候肯定会焦虑,销量好的时候,就会想交付能力如何提升。更多时候,用正面情绪对冲负面情绪。

▲ 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图 / 视觉中国

每人Auto:你给人的感觉很淡然,没有那么强的功利心,即使是目前这样激烈的竞争背景下,如何能保持这样一个心态?

朱江明:稳扎稳打,相对来说容易一些,跳跃式发展很不稳定。

在产品端、技术端、供应链端,我们都是偏技术性的。销售端也希望未来是以技术导向的,包括市场端、人力资源方面等。一定要用技术来武装,整个零跑的团队才会有共同语言。

每人Auto:其实你并没有把技术标签打得那么明确,未来会考虑给零跑找一个标签吗?

朱江明:零跑的品牌调性是汽车界的优衣库,好而不贵,这是我们要打造的一个标签。

每人Auto:你曾经回忆,零跑最艰难的时候要“拿出个人存款给员工发工资”,那大概是什么时候,后来是如何渡过难关的?

朱江明:那是2020年市场环境改变的时候,那段时间产品卖不好,2020年7月小车T03上市,才慢慢打开销量,也给大家建立了信心。

▲ 零跑汽车。图 / 视觉中国

每人Auto:是否担心未来还会出现这样的艰难时刻?如果再次发生,还会拿出真金白银来拯救零跑吗?

朱江明:已经经历过更艰难的时刻了,再出现小波折,我们会更从容一些。

每人Auto:第一款车 S01 上市后一个月只卖出几百台。你思考了之后,觉得还有救。当时的底气是什么?

朱江明:除了产品小众、市场投入低之外,还有一个因素是,我们之前没做过C端市场的生意。之前在大华,一年两三百万的市场预算已经很高了,进入汽车行业后,市场营销投入力度没有及时提高,所以那时候是最难过的。

在家思索了一个半月,让我慢慢从焦虑里走出来。想明白之后,我觉得需要增加产品力,降低成本、售价,加大市场投入。

每人Auto:你觉得造车这九年以来,给你带来了什么?

朱江明:带来很多成长,比如跟供应商、媒体等打交道,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提升,不然我可能面对媒体连话都说不出来,现在已经可以很轻松地面对了。

文章为每人Auto原创,侵权必究。

0 阅读:38
每人看汽车

每人看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