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后人:北京蹬三轮1小时挣150元,住四合院,孩子出国留学

痛彻心间 2024-12-23 15:55:06

北京南锣鼓巷,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胡同,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在这里有一位特殊的“导游”——75岁的安林老人。

他不是什么旅行社的员工,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三轮车夫,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平凡的老人,却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身世:他是清朝皇族后裔,一位货真价实的“贝勒”。

安林全名爱新觉罗·安林,1947年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弟,这让安林从出生就带着皇族血统。

可是命运给安林开了个天大的玩笑,1912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皇族贵胄们顷刻间失去了荣华富贵,安林的父亲辗转几地,最终在北京安定下来经商。

小安林的童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足,虽然比起普通人家来说,他们家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但和曾经的皇族生活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

安林的父亲常常跟他讲述以前的荣华富贵,但更多的是教导他要脚踏实地,不要活在过去的光环中。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作为“反动家族”的后代,19岁的安林被下放到内蒙古插队,在那里,他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几年。

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让这个从小在城市长大的“贵族”吃尽了苦头,但也正是这段经历,磨练了安林的意志,让他明白了生活的不易。

1972年,安林终于回到了北京,为了谋生,他学会了木工手艺,在一家工厂找到了工作,1980年,安林结婚生子,本以为生活会慢慢好起来,谁知道命运又给了他当头一棒——他的母亲患上了食道癌。

面对高昂的医药费,安林一筹莫展,当时他在工厂的月工资只有72元,为了多挣钱,他下班后还做些零工,但这些收入对于巨额医药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就在这时,他突发奇想:何不去蹬三轮车赚钱?

1982年的一个炎热夏日,安林第一次蹬着三轮车出门揽客,那天他足足干了12个小时,回家一算,竟然赚了75元!这比他一个月的工资还多,从那天起,安林毅然辞去了木工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三轮车生意中。

可是蹬三轮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京的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又寒风刺骨,安林常常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但他从不抱怨,反而乐在其中。

安林的三轮车生意很快就在南锣鼓巷打出了名气,他的车子与众不同:车顶是罕见的杏黄色,车把上挂着五个象征“五福捧寿”的铃铛,两侧还各摆了一只貔貅,更特别的是,安林喜欢在载客时讲述北京的历史故事,从胡同的由来到建筑的变迁,他总能说得头头是道。

有一次安林载了一位外国游客,这位游客对北京的历史很感兴趣,不停地问这问那,安林不仅耐心回答,还带他去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小巷子,讲述了许多有趣的历史轶事,这位游客临走时感动地说:“您不是三轮车夫,您是一位真正的历史学家!”

还有一次,安林遇到了一对老夫妻,他们是从外地来北京看病的,身上的钱不多,安林不仅给他们打了折,还主动带他们去找便宜又干净的旅馆,老两口感动得直抹眼泪,说北京人真好啊!

就这样安林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不仅用蹬三轮的收入供两个孩子出国留学,还在北京买了一套四合院,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每天出来蹬三轮。

如今的安林,已经75岁高龄,他的三轮车早已加装了电机,不用像年轻时那样费力,但他依然保持着一些独特的习惯。

比如他坚持每天早上免费送邻居家的孩子上学;他的收费标准是一小时150元,在同行中算是最贵的,但他从不跟人讲价;如果遇到特别有礼貌或者困难的乘客,他会主动降价,有时甚至分文不取。

安林的故事在网上传开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专程来南锣鼓巷,就是为了坐一次“贝勒爷”的三轮车,面对突如其来的名气,安林依然保持着淡然的态度。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南锣鼓巷的游客骤减,但安林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街头,他觉得虽然没什么生意,但想给大家传递一个信息,生活还在继续,我们要保持希望。

在疫情期间,安林还主动为社区做志愿者,帮助老人们采购生活用品,送医送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许多人对这位“贝勒爷”肃然起敬。

安林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普通老人的奋斗史,更是一部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从皇族贵胄到下放农民,再到三轮车夫,安林的人生经历了跌宕起伏,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

在安林看来,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你的出身有多高贵,而在于你是否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并坚持下去。

每天清晨当南锣鼓巷响起清脆的铃铛声,人们就知道,安林又开始了新的一天。[浮云]

参考来源:

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浅析民国初年满族旗人社会角色的转变认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