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人生》,导演: 徐峥,编剧: 何可可、徐峥,主演: 徐峥、辛芷蕾,根据清明原著《逆行人生》改编,2024年8月9日上映的剧情片。
一、外卖员视角下的“程序员故事”,剧本“跑偏”的真实与尴尬
影片开场气势十足,一个年过四十的中年程序员高志垒(徐峥 饰)被裁员,生活的重压如疾风骤雨袭来,为了糊口他选择做一名外卖骑手。
这设定乍一看挺吸引人,但随着剧情的深入,评录官忍不住想问:程序员送外卖,这个剧本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电影的基调从一开始就定错了方向,高志垒这个角色本应深入刻画外卖员群体的现实生活,却因为他之前的“程序员”身份而显得疏离。
高志垒曾是某科技公司的技术骨干,收入不菲,住着大房子,孩子读的是昂贵的国际学校,老婆全职带娃……
这样的背景让人一下子出戏:如果是个真正的外卖员,这份工作的苦与累会显得更具说服力,但现在这个身份转变给观众的感觉更像是“中年危机体验生活”,一种缺乏烟火气的设定。
回想起徐峥的经典之作《我不是药神》,影片真实呈现了底层病患的困境与绝望,以及病友之间的热心互助,直击人心。
而在《逆行人生》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暂时落魄的程序员,仿佛只要送完这几单外卖,写个“神奇程序”,他又能回到高薪阶层的轨道上。
这样的“外卖人生”,缺乏了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共鸣,徒留一声叹息。
二、角色演得拼命,但剧情太浮夸,过于戏剧化
不得不说,徐峥的演技是电影的一大亮点。他把高志垒这个失意中年演得入木三分,细微的表情变化和疲惫的眼神,让人看到一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男人。
但再好的演技也难救偏离现实的剧本。比如高志垒送外卖期间莫名“治愈”了糖尿病,或是凭借一个小程序对抗外卖平台的算法,这些桥段显得过于戏剧化,反倒削弱了影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还有其他几个外卖骑手的故事也显得用力过猛。比如,那个“省钱达人”老抠骑着满身胶带的破旧电动车,电动车坏了用胶带缠着继续上路,看起来喜感十足,但稍微了解外卖行业的人都知道,电动车对外卖员来说相当于士兵的武器,绝不会省到这程度。
而边送外卖边直播边网恋的骑手故事则更像是网络段子的生搬硬套,完全脱离了现实。
三、快速拍摄,难掩粗糙,富人演穷人的尴尬
影片从开拍到杀青仅仅用了50多天,100多场戏匆匆拍完,视觉呈现也未免显得粗糙。而且那种“富人演穷人”的刻意感总让人觉得别扭,观众的共鸣也逐渐变成吐槽,很多人不禁发问:这真的是我们认知中的外卖骑手生活吗?
部分观众对影片的批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这是“穷人掏钱看富人演穷人”,是对底层生活的消费和美化。
徐峥导演对此进行了反驳,强调创作者描绘底层生活并非消费苦难,而是想为这些小人物提供一个发声的平台。
评录官觉得徐峥的解释有道理,毕竟电影人是用他们的方式去传达社会现实,但问题在于影片的呈现没能精准捕捉到真正的痛点,浮于表面。
四、哭笑背后的现实温情,仍有打动人心之处
虽然剧本有不少槽点,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尤其是高志垒和外卖站站长朱站长(贾冰 饰)的互动,刻画得相当接地气。
朱站长那句“我们这没有其他歧视,只有外卖骑士”,一语双关地揭示了外卖员这个职业的困境与无奈。
还有老抠对生活的乐观,虽然过于夸张,但他省钱攒给孩子的那份用心还是让人动容。
外卖小队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单亲妈妈仇晓敏为了养家糊口,带着孩子一起送外卖。
大黑为了成为“单王”,日夜不停地抢单;还有那些在生活的夹缝中艰难求生的人们。
影片试图通过这些群像故事,传递出一种乐观向上的力量,让观众感受到即使身处逆境,依然可以看到生活的光亮。
电影最打动人的一刻,莫过于那句台词:“我们都足够努力了,我们值得更好的生活。” 这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无数底层打工人的心声。
在高志垒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些在生活中不断奔跑、跌倒、再站起来的瞬间。虽然剧本瑕疵不少,但这种真挚的情感还是能够在某些时刻击中观众的心。
五、现实生活不易,向所有努力工作的人致敬
拍摄现实题材的影片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像《逆行人生》这样聚焦在外卖骑手这个群体的作品。
外卖员的工作不是体验生活,而是真实而沉重的责任,他们的世界中有急单、差评、超时、路途颠簸,还有客户的冷言冷语。
与电影中那些戏剧化的情节相比,真正的外卖骑手生活是疲惫、无奈却又不得不继续前行的真实写照。
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给予了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正如徐峥在影片宣传中所说,“这些外卖员走过的每一条路,都因努力生活而闪闪发光。” 这句话是真诚的,也是对所有外卖员的一种致敬。
虽然剧本的偏差和剧情的浮夸让影片失去了部分真实感,但影片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勾勒了那些奔波于城市中外卖员的生活百态,传递出了温暖的力量,向所有努力工作的人致敬。
评录官:5分,闲时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