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俄美两国高级官员进行了数年来首次会谈,会谈持续4个半小时。会后,双方均对此次会谈给予了积极评价。
据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双方就恢复两国外交使团正常运作、任命各自高级团队着手尽快结束乌克兰冲突、在未来共同地缘政治利益问题及经济和投资机会方面的合作以及保持接触确保推进谈判进程达成了4点共识。
就目前情况看,美俄两国此次会谈并未就乌克兰冲突问题进行谈判,更多是为两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以及为未来可能的俄乌谈判奠定基础。会谈结束不到24小时,美国向俄罗斯提交了新任驻俄大使人选。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当地时间18日,美国已向俄方申请批准理查德•诺兰德出任美国驻俄大使一职。报道称,诺兰德拥有35年外交经验,曾任美国驻利比亚、格鲁吉亚和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上世纪90年代末,他曾在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工作。不得不说,美国提交的驻俄大使人选势必经过一番精心挑选。从诺兰德外交履历上看,他应该是一个“俄罗斯通”。
可以说,美俄两国在利雅得的互动以及外交关系的迅速回暖远远超出了乌克兰和欧洲的预期。为此,泽连斯基决定推迟对沙特的访问,以避免与俄方碰头。当地时间18日,泽连斯基表示,他取消了原定于周三对沙特的访问,并将其推迟至3月10日。泽连斯基对此解释称,他不知道谁会留在沙特,谁会前往那里,他不希望出现巧合,于是推迟了访问时间。
泽连斯基选择回避,而欧洲选择改口。有外界注意到北约方面17日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修改了声明的措辞,将一直采用的“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换成了中性的“乌克兰冲突”。不难看出,这些变化突显出美俄两国此次会谈对乌欧的影响极其深远,甚至引导了后者的政策及立场。
随着美俄恢复正常外交关系,美国对俄实施包括制裁在内的不友好措施可能会被取消,当然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但至少从利雅得会谈往后的日子,美国大概率不会再对俄罗斯发起新一轮制裁,除非未来可能的俄乌谈判破裂。对于美国是否解除对俄制裁一事,欧洲方面明确指出,美国解除对俄制裁不影响欧洲的立场。
当地时间18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在布鲁塞尔表示,即使美国取消对俄制裁,但欧盟也不会解除制裁。欧盟将实行自己的制裁政策并正在制定第16轮对俄制裁措施。可以说,欧盟维持对俄制裁是它能上谈判桌的一个重要筹码,就比如说俄罗斯被冻结的海外资产很大一部分都位于欧洲。这也就意味着欧洲对俄制裁的影响其实一点也不比美国弱,就连鲁比奥也自己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欧盟必须在某个时候坐到谈判桌前,因为欧盟目前已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除了拒绝解除对俄制裁之外,欧洲还打算宣布新一轮对乌援助。德国《图片报》18日报道称,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透露,欧盟正在制定一揽子总额约为7000亿欧元的计划,以增加国防开支和对乌援助,预计将于2月23日德国大选后宣布;另据美国政治新闻网18日援引多名外交官的话报道,欧盟准备向乌克兰提供不低于60亿欧元的一揽子军援,其中可能包括防空系统以及150万枚炮弹,预计在欧盟委员会代表访问基辅前提交。
对于欧洲独自承担援乌责任的前景,欧洲媒体看法不一。有媒体认为,即便美国停止援乌,欧洲也可以帮助乌克兰维持对俄战争。他们认为,过去三年欧洲援乌1323亿欧元且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再援助1151亿欧元,这将超过了美国1142亿欧元对乌援助;但英国《卫报》18日撰文称,若欧洲独自承担对乌军事和财政支持,将使本已债台高筑的欧洲陷入破产。
坦率说,美国停止援乌后,欧洲很难以长时间维持对乌援助。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不是援乌总额谁比谁高的问题,而是欧洲是否有能力填补美国停止援乌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