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具身机器人市场潜力的不断扩大,互联网巨头们的“战火”也蔓延进了这一赛道。近日,云鲸智能完成1亿美元融资,腾讯扮演了领投者的角色,而除了腾讯外,阿里、小米、京东等头部大厂,均已“涌入”具身机器人赛道。
人形机器人产业日益火热之际,腾讯选择加速押注这一赛道。
近日,云鲸智能宣布完成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由腾讯投资与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科幻基金与明势创投加码跟投。
事实上,这并不是腾讯首次布局机器人行业。早在2018年,腾讯就成立过一家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并于2024年推出人居环境机器人“小五”,是一款可以与人居环境和谐相处的通用机器人。不仅如此,腾讯还曾投资过乐聚、智元等机器人企业。
选择加码机器人赛道的互联网大厂,也并非只有腾讯。如阿里、字节、小米等头部互联网巨头,也在近几年纷纷加速这一赛道的布局。
腾讯领投云鲸智能
清洁机器人产业爆发下,众多资方也选择加速押注。
不久前,云鲸智能完成了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由腾讯投资与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科幻基金与明势创投加码跟投。
云鲸智能表示,本轮融资并非Pre-IPO轮,但已同步启动Pre-IPO阶段的相关工作,融资资金将用于云鲸首款家庭具身智能产品的开发,并借此为具身智能产品的量产提供支持,同时公司预期将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云鲸智能成立于2016年,是家用机器人领域的一家科技公司,主要产品有高端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等。2021年开始布局具身智能领域,已拥有AI双目视觉、机械臂、人机交互、AI模型等核心技术,且具身产品也在预研阶段。
据悉,云鲸首款具身智能产品主要还是聚焦家庭使用场景,以清洁、收纳方向为主,定位家庭具身清洁机器人。该产品将基于自研底盘与机械臂组合,与传统“二维清洁”类扫地机存在本质差异,将专注于家庭三维清洁与物品管理任务。该产品由云鲸智能创始人张峻彬亲自挂帅、独立团队开发,预计将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实现交付。
得益于公司创始人张峻彬的布局,自成立以来,云鲸智能已完成多轮融资,当前估值已超百亿。投资方包括清水湾基金、字节、红杉中国、源码资本、高瓴创投等知名企业与机构。去年12月,云鲸智能还获得了一轮数亿元融资,投资方为深圳和无锡两大国资。
值得一提的是,持续受到资本青睐的背后,是公司不俗的业绩表现,官方数据显示,在国内,2024年云鲸已完成超70个城市线下布局,市占率达18.6%,行业排名第三;海外方面,其也进入了50余个国家,并进驻欧洲超5000家线下门店。据云鲸智能透露,2024年其营收同比增长超130%,海外市场同比增长近700%,并已实现稳定盈利,双十二期间扫地机市占率排名行业第一。
此外,云鲸智能还预计,2025年将继续实现翻倍增长,国内线下品牌门店数量翻倍增长、授权零售网点突破1000+,并达成20%以上的市占率目标,行业排名冲刺前两名。海外市场预计保持3-4倍增长;海外新品发布数量同比增长300%,海外新增布局国家数量超70个。
腾讯布局具身机器人
云鲸智能此次融资的另一大看点便是腾讯在机器人领域的新一轮布局。
梳理腾讯近年来的动作可以发现,早在2018年,腾讯就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与AI Lab一起成为腾讯AI产业的双基础支撑部门。
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张正友曾表示,长远来看,机器人一定会走进千家万户,而在当下,机器人可能会在康复养老、个性化教育等领域首先带来巨大变化。
2024年9月24日,腾讯 Robotics X 实验室公布了其机器人最新研究成果人居环境机器人“5 号”(The Five,小五)。据介绍,该款机器人具备一系列创新技术和能力,目标是成为可以与人居环境和谐相处的通用机器人。实验表明,小五可在真实人居环境中完成行走、搬运物体等动作,例如给老人取快递、抱老人起床等。
腾讯表示,小五集合了此前多代机器人研发的核心能力,融合了四腿轮足复合设计、大面积触觉皮肤、多指灵巧手以及安全人机物理交互等多项自研技术。
从腾讯的投资布局上,也可一窥其对机器人领域的重视。2018年,腾讯以领投者的身份参与了优必选8.2亿美元的C轮融资。在优必选成功IPO后,腾讯一跃成为其最大的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达6.15%。
然而,腾讯并未选择坚定持有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2025年1月初,腾讯选择卖出部分所持有的优必选股权。
除此之外,腾讯还加码了有着华为“天才少年”称号彭志辉联合创立的智元机器人。3月24日,3月24日,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临港新片区道禾前沿碳中禾(上海)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高榕五期一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退出,新增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为股东。
不久前,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约2.06%增加至约2.7%。
在4月9日举行的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会上,腾讯云广东省总经理王健在会上表示,目前腾讯已与国内40余家机器人企业开展合作交流,其中有近20家是广东省内企业,助力机器人在各种场景落地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腾讯年报沟通会中,腾讯CEO马化腾也谈到了具身智能领域。马化腾表示,腾讯希望成为所有机器人厂商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取而代之做硬件,这和我们的整体战略目标一致。
互联网大厂“涌向”机器人
事实上,押注具身机器人赛道的互联网大厂,并非只有腾讯。
2025年3月11日,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举行揭牌仪式,助力浦东加快技术引领、行业集聚、产业升级步伐,从中不难看出阿里布局人形机器人的决心。
蚂蚁灵波科技CEO朱兴介绍,灵波科技是蚂蚁集团旗下的具身智能子公司,致力于聚焦服务领域,打造行业领先的机器人产品,让机器人走进生活,成为每个人的好帮手。
阿里在投资机器人赛道方面,也从不吝啬。2015年,阿里巴巴曾对日本软银集团旗下机器人公司SBRH进行战略注资,该公司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款可以识别情绪的仿人形机器人Pepper,但由于过高的成本,该机器人最终停产;2018年,蚂蚁集团便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布局了奥比中光。
2024年5月17日,通用机器人公司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投资方为阿里旗下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不久后,阿里还投资了具身智能企业有鹿机器人,据悉,有鹿机器人由前阿里达摩院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陈俊波博士在2023年创建,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通用大脑研发的具身智能公司。
除了腾讯、阿里,小米、美团等互联网大厂也不甘落后。2021年8月10日,小米MIX系列最后一代产品MIX 4发布会的末尾,雷军带来了小米第一款四足机器人CyberDog;一年后,小米又发布了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2023年4月,小米机器人公司在北京亦庄注册成立,成为小米集团专注于仿生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产业化的唯一主体。
同时,小米还加速布局了相关赛道公司。2024年12月小米参与了工业领域具身智能企业小雨智造的A轮融资;2025年1月,小米投资入股了国产六维力传感器厂商坤维科技;不久前,纬钛机器人官宣获得近亿元天使/天使+轮融资,其中,天使轮便是由小米战投领投。
除此之外,京东也传出将切入具身智能领域的消息;vivo则官宣成立“vivo机器人Lab”,并致力于重点突破家庭机器人的“大脑”与“眼睛”相关技术;美团则和小米一样,通过投资宇树科技“一战封神”。
这均意味着,一场围绕具身机器人展开的新一轮大厂博弈已经开始,各大互联网厂商如何“各显神通”,将是下一步的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