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跑步坑的朋友,是否总被“踩屎感”“推进力”这些术语绕晕?尤其大体重跑者,穿上某些网红鞋跑步,膝盖酸得像是被铁锤敲打。

今天老魏用自己的多年经验,从上百双鞋里挑出3双“能扛住200斤冲击”的真香跑鞋,实测体验+技术硬货全解析,手把手教你避坑!
一、选鞋血泪史:大体重跑者的三大误区误区1:盲目追求“软”
一些只有厚,只有软,没有稳定和支撑的厚底鞋,让老魏身边的一些朋友走出了足底筋膜炎。大家要记住一个概念,那就是软≠缓震。脚感和缓震,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误区2:迷信轻量化
轻如羽毛的轻量跑鞋,的确负担很小,但大体重穿它像“赤脚踩碎石路” 。
不光中底很容易被踩实失去脚感,而且为了轻量化势必要牺牲缓震和稳定,所以从保护性来讲,轻量跑鞋,并不适合大众跑者。
误区3:忽略支撑细节
低足弓穿缓震鞋,跑完足弓塌成平板。扁平足、低足弓以及超大体重的朋友,平时走路或者慢跑,其实更应该选择稳定支撑跑鞋,而非缓震跑鞋。你们更需要稳定支撑的设计,来保护你的脚踝和足弓。
实测避坑法(线下用):
1捏鞋腰:足弓两侧有“捏不动”的感觉,尤其是内侧感觉更硬,说明有足弓支撑
2看坡差:大部分普通人都习惯后掌落地,所以8mm以下的坡差更为合适。
3掰鞋身:两只手上下左右各轻轻用力一遍,如果从前掌跖骨位置到后跟的这一段鞋身能明显感觉到硬度,说明这鞋的稳定及格。

关键词:顶级稳定支撑 | 外翻克星 | 超高缓震
技术解析:4D引导系统,通过对整体楦型的加宽、加大外扩角度和外侧的切割设计,让鞋身在减重的同时,依旧达到了标杆级的稳定支撑水平。
中底采用FF Blast材料,是市面上脚感最出色的材料之一;Pure GEL缓震材料,保留了GEL的强大缓震并降低了重量;AHAR橡胶大底,超耐磨。

实际体验:Kayano系列现在已经出到31了,而且今年不出意外也会出32。老魏之所以推荐30,就是因为更新迭代以后,上一代的产品会有更高的性价比,价格往往会回落到1000元以下。
Kayano 30使用了全新的4D引导系统,能帮助足弓快速回到平衡位置,避免出现外翻。足弓像是被双手托着,外翻脚型自动回正,稳如老狗。

外底的AHAR橡胶就不用多说了,非常耐磨的橡胶,而且全掌覆盖。
大家选鞋的时候,正常脚就对着尺码表正常选。脚宽脚背高的,就去选大一码或者2E和4E这种楦宽更大的型号。Asics是有这种细节尺码可以选的。

槽点提醒:顶级支撑慢跑鞋的标杆级作品,但是没法跑速度;觉得鞋面容易破就一定要注意买宽楦或者大一码的。
适合人群:正常足+平足/低足弓;日常慢跑/养生跑;步行通勤

关键词:脚感软弹 | 老少咸宜 | 顶级支撑
技术解析:双密度中底,上层Pwwrun pb+下层Pwrrun;前后掌6mm坡差;中腰加宽。

实际体验:看着是一双硬鞋,但实际上完全是一双脚感软弹的鞋。但软弹归软弹,飓风 24的稳定和支撑都是非常过硬的。
而且,这一代飓风的后跟和中腰都进行了加宽,这使得双脚落地时接触的面积更大,动态稳定性更高。

另外,飓风 24就算对上索康尼的胜利系列(顶级缓震),它的缓震表现也丝毫不落下风。
大家不要觉得坦途和飓风的定位冲突了,坦途那双鞋是支撑系跑鞋中把轻量化和回弹往最好的方向做的,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顶级支撑”,这点需要注意。

槽点提醒:索康尼的鞋舒服归舒服,但是湿地容易滑也属于是传统文化了。
适合人群:常足+平足/低足弓;日常慢跑/养生跑;步行通勤
第三双:【李宁 越影4Pro】“国产堆料王”关键词:轻量出行 | 缓震带支撑 | 超临界发泡
技术解析:双密度中底,上层䨻+下层云科技EVA;GCU大底,竞速鞋同款材料;梭织鞋面。

实际体验:比竞速鞋重,但是比慢跑鞋轻,重量控制做得很不错。越影 4Pro要比上一代越野 3好不少,上一代被吐槽的地方,在越野 4Pro身上全改掉了。
越野 4Pro继续保留了䨻材料的厚度,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一层接地的EVA。双密度中底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弥补单一材料缓震或支撑的不足,同时还保留住单一材料的优势。
此外,越野 4Pro的前后掌都增加了加宽设计,落地姿态能感受到更稳的反馈。

槽点提醒:前掌落地可能会出现内侧挤压导致内倾,前掌落地习惯的朋友慎选。
适合人群:日常训练;(非严重外翻)日常慢跑;步行通勤。

1 厚底网红鞋:上脚像踩棉花,你说舒服吗?舒服。但是这种鞋,日常生活里但凡你走路多了,绝对让你脚酸爽无比。
它没有支撑啊,它只适合偶尔走走路的情况。比如一些大学生,就上下课的时候走的那段路。 而且重心高,不稳定,拐个弯可能就崴脚了。
2 全软无硬化鞋:鞋不是越软越好的,中底结构不做硬化,一方面足弓失去支撑容易足底筋膜炎。另一方面,不做硬化材料也容易被踩实,没多久就失去脚感了。
3 复古老爹鞋:颜值能打,稳定也要比上面两种鞋号很多,但不适合跑步。走走路没问题,但一旦运动上点强度,它各方面的设计没办法满足需求。

跑鞋不是越贵越好,合脚才是王道。记住三大口诀:试穿比参数重要,缓震比颜值实在,支撑比轻量保命。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够帮到大家。
如果还在纠结,评论区报出你的情况,大家一起讨论讨论,老魏也一定会看的。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