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中国历史上总共出现了422位皇帝,这422位皇帝中每个人的命运不尽相同,有彪炳史册的开国之君,也有骄奢淫逸的亡国之君,有力挽狂澜的中兴之主,也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守成之君,总之,作为一国之君谁都不希望江山从自己的手中丢掉,但凡是脑袋正常点的皇帝,大部分都希望自己能够振兴王朝,千古留名,然而圣君的道路注定是坎坷的,若无大恒心、大毅力,断不能铸造百年盛世。
很多皇帝登基之后大都励精图治,大展身手,想要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然而面对千百年的祖制和各种束缚,皇帝很多时候也并不能随心所欲,所以大多皇帝在执政后期大都耽于享乐,沉迷美色,例如唐玄宗、武则天、李存勖等等,因此而丢掉江山的例子比比皆是。作为时代的主宰者,他们或因为自己的辉煌政绩而传颂千古,或因为荒唐无道而留下千古骂名,总之历代皇帝,尤其是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出名的多,湮没无闻的少,每个人身上总有值得后人茶余饭后闲谈的绯闻。然而在东汉历史上有一位皇帝明明是救世圣君,还为汉王朝续命二百年,但是今天却很少被人提起,他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刘秀作为东汉开国皇帝,本与帝位无缘,论血统虽然是皇室贵胄,但到了刘秀这辈已经成为了旁支中的旁支,然而在西汉末年纷繁战乱中,刘秀作为汉朝子孙能够脱颖而出,似乎也是天不绝炎汉,刘秀名义上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一脉,但到了西汉末年家道已经中落,由于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减诸侯各王的权力,到了刘秀父亲刘钦这一辈基本上就无地可封,只能做一个小小的济阳县县令,如果按照这个剧情发展下去,刘秀或许会在基层做一个小公务员,从此度过自己平凡的一生,然而历史却选择了刘秀。
西汉末年,由于外戚王莽篡政,刘氏子孙境遇极惨,要么投靠王莽求得一线生机,要么在反抗中被杀,王莽主政后制定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制度举措,引得边境大乱,民心不稳,新莽末年,因其推行的改革盲目崇古,不切实际,又触动了上至豪强、下及平民的利益;加之水、旱等天灾不断,广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股大小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大批豪强地主也乘势开始倒莽。
顿时,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当时的赤眉军、绿林军声势最为浩大,其他零星小规模的起义连绵起伏,王莽政权岌岌可危,而此时刘秀和其兄刘縯也参加了农民起义军中,刘縯好侠养士,喜欢结交豪杰,而刘秀勤于农事,因此刘縯经常取笑刘秀,将他比做刘邦的兄弟刘喜。由此可见其兄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汉高祖刘邦,刘縯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豪杰,和南阳的诸多子弟都欲趁乱起兵,欲图大事;而刘秀则为人“多权略” ,处事极为谨慎。
刘秀经过了深思熟虑,见天下确已大乱,方才决定起兵。天命所归并非一句空话,刘秀的谨慎让他在战乱和政治斗争中获益匪浅,昆阳大战后,刘縯因过于嚣张被更始皇帝刘玄所杀,刘秀自知自己的实力还不是更始皇帝的对手,因此在得知兄长被杀的消息之后不仅没有丝毫的愤怒,反而上表向刘玄请罪,昆阳大战刘秀战功赫赫,刘玄本想将刘氏兄弟一并除去,但是刘秀的态度却让刘玄感到自愧,因而对刘秀大加封赏,而刘秀也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为兄长复仇。
更始元年(23年)十月,刘秀自觉羽翼已丰,有自立的野心,此时刘秀的好友邓禹看出刘秀的雄心壮志,便劝刘秀“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邓禹的话让刘秀心头一震,在三年之后刘秀已经“跨州据土,带甲百万”,在杀掉更始皇帝派来的官员之后,刘秀在众将拥戴下,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此时赤眉军和绿林军发生了火并,战火不断,更始皇帝在向赤眉军投降后被杀,赤眉军在进驻长安,扶立牧童刘盆子为皇帝后,一群大老粗竟然不知如何治国。
此时赤眉军数十万人齐聚长安,长安粮草不久便告急,赤眉军无奈只好出走长安外出补充粮草,但在途中却被隗嚣打败,恰是严冬,“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赤眉军外出寻粮无果,只好折返长安,这一顿折腾让赤眉军遭遇重大挫折,刘秀后来看准时机,派兵埋伏,最终大获全胜,赤眉军迫于无奈只好向刘秀投降并,并向刘秀献上了传国玉玺,刘秀平定中原各方势力之后,也开启了东汉王朝的辉煌历史。
刘秀主政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改革官制,整饬官风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然而刘秀这位千古一帝却被后世逐渐遗忘,提及汉朝人们总是首推汉武大帝,但是却忽略了东汉这位救世之君光武大帝,或许在他的身上既没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的惊心动魄,也没有唐玄宗与杨贵妃般的千古爱情,后世好事者无事可写,自然也就将其忽略了。
参考文献:《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