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子朱元璋为何能逆袭成九五之尊?这3种资源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鸿儒知天下 2020-01-29 11:33:48

很多人读明史会有一个疑问,中国历代皇帝最贫最贱者莫过于朱元璋,连当年的草根皇帝刘邦未发迹前好歹还是个泗水亭长,而朱元璋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农民,甚至连一般的农民都瞧不起他,虽然明史对朱元璋的出身加以美化,但透过历史看细节,我们多数人都明白,朱元璋的成功并非什么天命所归,虽然有运气的成分,但我总结了以下,最为重要的是朱元璋同志善用身边的三种资源,这种善用资源的能力,在今天都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第一种资源:善用身边环境进行学习

朱元璋能从一个穷小子变成后来的全军统帅再到一统中原成为九五至尊,其非凡的识人用人智慧和军事能力绝非天赋异禀,而是靠后天的积累学习,朱元璋家庭贫穷,并未上过私塾,但朱元璋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在皇觉寺出家之后,他便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对事物有了超出凡人的认识,史书中并未提到朱元璋曾经读过《孙子兵法》或其他诸如此类的兵书,所以朱元璋大多数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史书中记载朱元璋被皇觉寺中和尚排挤,去当时穷困且灾难丛生的河南去化缘,然而朱元璋与其他的和尚不同,其他的和尚惶惶如丧家之犬,讨得一口吃的只为填饱肚皮。

然而朱元璋却在河南到处游览名山大川,熟记各地地形,并有意结交英雄豪杰,此时的朱元璋虽然还未造反,但实际上内心已经有了自己的抉择,他看清了乱世之中要活下来要么如绵羊般温顺,等待别人的宰割,要么只能靠自己,成一方豪强,在河南游历这段时间给朱元璋不小的心灵触动,灾民们饿殍满地的场景让朱元璋看到了自己苟活的下场,因此朱元璋才有意无意的寻找资源,后来周德兴为朱元璋的占卜只不过为他下定了决心,此时的朱元璋虽然未经过战争的洗礼,但其超人的敏锐度和学习能力注定此人一生不凡。

第二种资源:善用人脉资源提升地位

朱元璋的用人能力是独一无二的,从凤阳带出来的汤和、徐达等人后来都成了开国名将,这绝非偶然,朱元璋与郭子兴心生嫌隙之后,自愿放弃大军指挥权,仅带28人便走出了军营,独自打拼创业,郭子兴暗自高兴,然而令郭子兴没想到的是朱元璋带走的28人全部是人中豪杰,开国后大多数成为了大明王朝功勋卓著的著名将领,朱元璋深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在军中,其大力笼络军事人才,后来通过与郭子兴的义女马秀英结缘,使自己在军中的地位大幅提升,为后来与郭子兴儿子争夺帅权奠定了雄厚的政治基础。

正是因为有了这层关系,朱元璋才能在后来的军事指挥生涯中如鱼得水,朱元璋因此对马秀英感激不尽,可以说没有马秀英也就没有后来的朱元璋,有关系有人脉,这才成就了一代雄主。翻看《二十四史》我们发现历史上有大成就之人大都能在身处困境之时泰然自若,例如韩信甘受胯下之辱,成就了领兵百万,多多益善的开国大将,例如陈平,家中贫贱,靠娶一位五次出嫁的寡妇,得到媳妇儿家的资助,才交游天下,成为后来的一代良相,在成就大事业的过程中,作为男人来说,大男子主义要不得,但也并非毫无主见,而是外圆内方,暂避锋芒才能最终成就自己,如此才可创下一片新天地。

第三种资源:善用臣子矛盾加强统治

《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因朝廷中党争而苦恼不已,孝庄太后劝慰:明君不仅不怕党争,还能利用党争来维持政治平衡,使其越加依靠效忠君主,不敢有非分之想。而朱元璋正是一位善于利用党争来巩固权力的君主,明朝建立初期,党派林立,党争不断,淮西党和浙东党及其余党派之间互相碾压,争权夺利,李善长、胡惟庸与刘伯温之间势同水火,再加上蓝玉等武将们的参与,使得朝政错综复杂,而朱元璋却坐山观虎斗,对党派之间的斗争局势加以利用,互相牵制,最终除掉了蓝玉、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案件牵扯多达万人,一举解决了朝廷中的骄兵悍将之忧。历史上成大事者善于借势,也就是把握局势,正因为善于借势用势,才能逃出困境,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为一个管理者,尤其是最高统治者,如非大智慧和巧手段必定无法收拾局面,靠个人单打独斗也必定会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唯有争取人心,善用资源才可脱颖而出,朱元璋的逆袭正是因为参透了为政者的权谋之术,这才有了大明的盛世,俗话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朱元璋虽然制造了宫墙内的腥风血雨,但是却成就了宫墙外的太平盛世,朱元璋并非善良之人,但却着实是一个名垂青史的好皇帝。

0 阅读:48
鸿儒知天下

鸿儒知天下

解密历史奇闻,品读历史笑谈,用历史感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