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遗址千年古城,开启雄安“城市时代”!

雄安发布 2024-11-22 15:52:24

“京津冀协同发展:燕文化考古雄安对话交流活动”举办

南阳遗址千年古城开启雄安“城市时代”

11月21日,“京津冀协同发展:燕文化考古雄安对话交流活动”在雄安新区举办。来自京津冀三地的相关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分享考古发掘新成果和工作理念,展望京津冀地区文物考古事业传承发展,以考古视角探寻历史、感知未来。

此次活动由河北省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指导,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北京考古学会、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主办。

位于雄安新区的南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探方内作业。(河北日报资料片)

“雄安地处燕南赵北,燕文化内涵丰富,南阳遗址、燕南长城等均发现燕文化踪迹。”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网信局局长边建国表示,京津冀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同属燕文化圈,希望三地文物考古领域能够实现更多合作,在文化历史内涵发掘阐释、活化利用等方面探索更多新路径,深入挖掘雄安文物价值内涵,让陈列在雄安大地上的文物“活起来”。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始终坚持考古先行。“2017年,国家和省级文物考古研究机构组成9支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开展雄安新区全域考古调查工作,调查发现文物遗存263处,摸清了雄安新区的文物遗存家底。”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介绍,坚持考古先行,雄安新区开创了“先考古、后出让”考古前置的雄安模式,为新区规划建设腾挪了空间,保障了新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经过考古人7年多来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确认8座传承脉络清晰的古城遗址。其中,位于容城县晾马台镇的南阳遗址是雄安分布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年考古勘探发掘确认了南阳遗址始建于战国中晚期,包含一大一小两个城址。南阳遗址群文化遗存时间跨度近三千年、文化演进脉络清晰,是一个重要标尺性考古基准点。”会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晓峥介绍了雄安新区开展考古工作7年多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经验。提及南阳遗址考古发掘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南阳遗址是迄今为止雄安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文明,结合2017年发现西汉时期“易市”陶文陶片,为寻找东周时期燕国南部城邑“易”实现重大突破。同时,南阳遗址千年古城开启了雄安新区的“城市时代”。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新时代赋予考古人的新使命。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郭京宁介绍,在京津冀考古协同发展方面,该院希望与河北、天津的考古单位联合申报多个学术课题,例如红山文化研究、燕山南北地区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过渡时代的考古学研究、长城考古研究、大运河考古研究等重大学术研究。在考古发掘和调查方面,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不少在京单位参与了雄安新区建设的前期考古工作。不断加深的合作,推进着京津冀考古事业的协同发展。

“在考古领域,京津冀三地历来坚持资源共享、人才共建、项目共同参与。比如刚刚结项的天津市蓟州区千像寺造像保护工程项目,就是京津冀三地专家联合实施参与的。”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白俊峰介绍。下一步,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以燕文化考古和运河考古为重点,推动京津冀三地更多考古项目合作。在人才交流方面,实施专家互派,加大交流力度,推动科研合作。同时,推动三地共建相关专业期刊,为考古学科的发展搭建学术平台。

来源:河北日报(记者曹铮、李畅)

0 阅读:5
雄安发布

雄安发布

雄安新区唯一官方大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