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眼睛看不清历史

开扯吧 2023-04-10 02:36:38

今天我们讲一段清朝历史,是1900年到1911年这期间发生的事情。

首先为什么要讲这段历史呢?因为这一段时间有很多的事情,今天看起来都是迷,不少的事情让你感觉匪夷所思。

我们举一个例子,1900年由于义和团的运动,加上慈禧老太婆发飙,对列强11国宣战,最后战败庚子赔款。清政府在北京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签订《北京议定书》,因这一年是中国农历辛丑年,亦称“辛丑各国和约”,简称称“辛丑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

你知道当年的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多少,只有8000多万两。你说这慈禧是多能作,给国家搞出来这么大一个大窟窿。

你来算,就算大清国不吃不喝,十年的财政收入都不够还这笔钱。如果你做为国家掌权人,这心情得有多灰败。

但是奇怪的是,十年之后的1911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居然达到了3亿两。十年间财政收入增加了接近四倍。 国家的经济在疯狂的好转,诡异的是第二年,1912年大清亡国了。

所以有人就跑来解释,因为清政府各种苛捐杂税,搜刮民脂民膏,导致农民活不下去了起义造反了。

说真的,很多历史最喜欢用这种腔调来,作为一个王朝的失败理由,让你感觉亡国很合理。

首先我们今天不是给清朝方案,腐败保守顽固,压榨百姓这些问题是铁板钉钉,不容篡改的,不容否认的。我们是想通过现实去看看当时更多的真实情况,和整个历史的发展细节,换个角度来思考这段历史。

历史这玩意就是架不住细看,你细看之后发现好像不是这么回事。财政收入增加四倍,现在有人告诉你靠搜刮老百姓,一个静态缓慢发展的农业大国,怎么可能呢。

比如说1900年粮食产量一亩地500斤,到1910年估计也不会有太多增加吧,550斤。你能增加4倍的税收? 原来如果一亩地收150斤的税,1910年就要收600斤的税,老百姓早就饿死了。

可是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1901年清朝人口4.2亿。1911年人口4.48亿十年间增加了2800万人。所以你说搜刮农民,导致了财政收入增加4倍,这事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个论调不成立。

后来我去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对清朝的财政收入增加原因,有了新的认识。先给你们看一个资料。

1891年进出口总额2.35亿海关两,其中,出口1.01亿海关两,进口1.34亿海关两,入超3300万海关两。

1901年:进出口总额4.38亿海关两,其中,出口1.70亿海关两,进口2.68亿海关两,入超9800万海关两。

1911年:进出口总额8.49亿海关两,其中,出口3.77亿海关两,进口4.72亿海关两,入超1.01亿海关两。

通过数据对比你发现,1901年到1911年,这十年间,清朝政府的进出口经济规模翻番。1911年比1891年,进出口增加了6.2亿两。

1911年出口额3.77亿两,这说明中国从国内卖掉了3.77亿两白银的商品给出去。而中国当时出口的都是丝绸,茶叶,瓷器,棉花这些农产品。这就意味这带动了清朝的大量人口就业,他们得来生产这些产品,商人,国家,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

进口4.72亿,中国进口的是啥呢,1911年,清代表团考察美国的造船厂,最终决定斥资2000万两白银,订购以特拉华号战列舰为基础的战列舰。同时清朝还进口了大量的枪支武器,

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鸦片、大米、煤油、棉纱、洋布和锡。1909至1911年间,进口大米猛增至373.2公担

由此可见清朝内部的商业活动是非常繁荣的,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商业活动当中,普通人有劳动收入。繁荣的商业活动,自然就有税收可以收。 对吧,如果是没有这些生意,你从那里收税呢?

清朝末年还有很多洋玩意进入到中国,比如说自行车,钟表,西洋镜,怀表等。能买这些洋玩意的可不都是清朝的有钱人么。

而且清朝当时还在热热闹闹的搞火车,修铁路。其实也带动了很多就业,增加了底层收入。

修铁路这事也是有很多看不懂,很多人骂清政府卖国,出卖了很多路权给帝国主义,让帝国主义掠夺中国。

但是如果你按照今天的思路看,好像很多事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

给你举一个例子,1906年通车的卢汉铁路,去掉借款利息、成本,每年还净赚三百多万两白银,这还不算各地火车站所带来的商税收入。

那这卢汉铁路是怎么建起来的呢?1896年10月,直隶总督王文韶、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设立铁路总公司,以大官僚买办、天津关道盛宣怀为督办大臣,统筹卢汉铁路的修建。借款筑路的消息一经传出,美、英、法、比等国的公司派代表蜂拥来华,竞相兜揽。张之洞认为其他国家胃口太大,而比利时是个小国,钢铁资源丰富,铁路技术成熟,最主要是他们“于中国无大志”,比较让人放心。

这是卢沟轿到汉口的铁路,可是朝廷没钱,当时也没办法只能借款修铁路。这条路铁路是1214公里,修下来是要很大一笔钱的经过谈判,清政府最终与比利时人达成了协议。1898年6月,《卢汉铁路比国借款续订详细合同》和《卢汉铁路行车合同》正式签订,清政府向比利时公司借款450万英镑(年息5厘,9折付款,期限30年)。该合同规定,筑路工程由比利时公司派人监造;所需材料除汉阳铁工厂可以供应外,都归比利时公司承办,并享受免税待遇。

当时1英镑等于7.43两白银,450万英镑折合3300多万两银子,是很大的一笔起。你想这么大一笔钱,光是贷款的利息,也够这些银行狠狠的赚一笔了。

这其实是一笔很好的生意,但是现在我们还看到很多人骂街,说列强用高利贷掠夺中国的财富。实话实说这么说毫无依据,今天很多人的房贷年利息还4.9%。这个利息只有5%,你能说这是高利贷么?450万英镑只给9成,405万英镑。真算起来,利息其实算合理。

如果你说这个都是高利贷真的没理由,说一个名臣左宗棠,就是西征收复新疆那位,但是他去打仗朝廷也没钱,没办法找国外银行借,好像借的汇丰银行,在他四次借款中,高的年利息达到18%,低的年利息低至9.75%。这才是货真价实的高利贷。

在借款期限30年间,一切行车管理权均归比利时公司掌握。这一条是非常坑的,只不过当时清朝也没运营过铁路,里面很多时期并不清楚,稀里糊涂的就同意了。

比利时人告诉他们,我们借钱给你,你的有东西抵押给我们啊。就拿行车管理权,以及20%的利润提成。清朝一听觉得挺合理,就这么干吧,先把铁路修起来再说。

结果修起来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我们的铁路我们说了不算,比如说运兵什么的还受限制。

1907年邮传部尚书陈璧以京汉路大权归比,动受牵制,1908年邮传部向大清银行、英国汇丰汇理银行、伦敦密德伦银行等借款,赎回京汉铁路。京汉铁路收回后我们自己经营的第一年,经营收入增加了800余万元,以后经济效益每年都在增长。

所以清政府从最开始的抵制修铁路,到后来全国动员修铁路。因为他们看到新的交通带动经济的发展,社会效率的提升,对国家有利。从1881年到1911年,30年间清朝一共修建了50条铁路,总长度达9100多公里,遍布全国18个省市。

1911年,清朝全国已建成有线电报线路6万多公里,设立电报局约700处,干完这些,清也亡了。

当看完这些内容之后,突然感觉现实中的清朝,和历史教科书中的清朝,印象完全不是一回事。

李鸿章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今天看当时的人好愚蠢,为什么那么固执,不接受新事物。 其实这是对古人的苛求,他们当时面对的是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从未遇上的事情。面对西方入侵,和这些现代工业文明,他们也是蒙圈的。他们需要时间去适应,而且是整个民族去适应。

比如说当时的洋务派,搞洋务运动,就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人,他们很快就发现我们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发展我们的经济。

可是朝廷当中还有很多人不这么看,当时有一个封疆大吏两江总督刘坤一,他开始就坚决反对修铁路。原因就是如果铁路由洋人修建,就会像“吸血鬼”吸吮着小民的鲜血,将中国变成被吸干血的躯干。

还有一些朝廷大臣,也反对,认为修铁路会破坏风水,震动陵寝,影响大清江山社稷。民间就更不用说了,义和团就是最好表现,只要是洋人的东西都要砸碎,统统抵制。有人就说过,如果义和团出现在今天,我们现在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死。你芯片进口的,你电脑洋人发明的,汽车洋人的,医院里西医,吃的汉堡可乐,用的化妆品,穿的衣服背的包。整个民族从上到下意识都停留在过去,你想让所有人都能一下子转换过来,难度可想而知。

还举一个火车的例子,中国第一条运营的铁路是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这要铁路在修建的第二年就被清政府花大价钱28.5万两银子买下来拆掉,20年后又花钱给它重新修好。

你说为什么要这么干呢!就是清朝当时根本搞不清他们面对的是什么,只是用自己原有的思考方式考虑问题。这条铁路其实英国人就是想,当时的贸易量已经非常大了,如果建一条铁路可以提升运输效率,缩短时间降低成本。因为当时清朝主要是人力搬运,效率很低。

当时清朝的官员,认为修筑铁路弊端有三:一为“资敌”,对洋人入侵国土长驱直入有利;二为“病民”,占用大量农田、拆迁民宅坟墓,破坏风水;三为“失业”,铁路修成后,沿线舟车挑夫、行栈铺房无以为生,必将聚为流寇。

这简直就是一个传统,我们对很多新事物,总是抱有一种恐惧,然后想到的就是把它毁灭掉,这个危机就不存在了。后来事实证明,这些清朝官员的顾虑其实多虑了。

第一洋人长驱直入,国家落后,军事落后,有没有火车都挡不住别人。甲午战争没有铁路,海上你挡不住。第二次鸦片战争,没有铁路,英法联军死5个人,清朝死了几万人。

现在拆迁一个道理,只要拆迁补偿钱给够,其他都好商量。

最后火车跑起来,经济发展效率提升,火车沿线经济都被带动起来,有钱赚谁做流寇。

你看随后十几年,清朝觉悟主动的大力发展修铁路。历史上著名的保路运动,川汉铁路有人说是清政府抢夺路权,其实你真去看看历史。其实是朝廷背了一个大黑锅,清朝开始没钱修铁路,希望各地集资修铁路。因为前面有例子证明,修铁路会带来经济发展,还能赚钱。

各地都修,全国收入不就增加了么,结果四川这边就集资,但是钱远远不够。当时就有商人想办法,不如拿着钱去投资,存银行钱生钱,赚了钱再修铁路。结果就有人拿着钱去炒股票,结果亏了个底掉。清政府一看你们进展太慢了,都四五年了没动静。我老爷子出手把,收归国有,官办,你们集资多少,我给你们多少股票,要现金也可以。

结果一去查账,发现已经亏了几百万两银子了。清朝说这个亏的钱我可不管,现在有多少钱,我付多少责任,剩下你们自己想办法。然后找国外银行借钱修铁路,因为已经这么玩很多次了,有成功的先例,路子已经很成熟了。

可是四川集资的商人,百姓不干了,我们出的钱朝廷都得给,亏掉的朝廷也得垫上。你说哪有这种道理的,很多百姓也是受了商人蒙蔽,最后就造反了。

你想朝廷怎么看啊,你们亏的钱还想赖我身上,我不当冤大头你们就要造反。得了呗,暴力镇压,派兵就去给老百姓干仗。后来把湖北的新军派到了四川镇压造反,武昌城防空虚,辛亥革命在武昌成功的干起来了。

然后全国造反,清政府一看这也不是,算了我宣布退位,清朝是这么完蛋的。

看完这段历史之后,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很多人习惯里面,对新事物有一种被迫害的潜意识。

比如说,火车刚出来,清朝人觉得这玩意危害巨大,我们得把它消灭,抵制这东西。

义和团觉得,洋人的都不是好玩意,我们要把他咂咂碎。

那些出国的人,都是不爱国的,或者是汉奸卖国贼。

老板今天叫我去办公室,肯定TM没好事。 学校要开家长会,肯定是又要收钱。

回头想想为什么会有这种潜意识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不是经受太多的磨难,欺骗,背叛和迫害,怎么会让一群人形成这种潜意识呢!

所以很多人看待很多问题不能理性看待,带着有色眼睛惯性思维评价事物。这时候,其实是自我屏蔽对一个事物的探索和正确的认知,这种行为对你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有钱人的钱都是迫害别人,坑蒙拐骗偷来的。路边一个小姐姐在跳舞,肯定就是不正经的狐狸精。 付摔倒的老人,不是你撞的,就是想去表现。 混的好的同事,肯定是拍老板马屁,送礼的。  亲戚开了个豪车,肯定为了给我显摆有钱。  朋友喊我一起吃饭,肯定是想让我买单。  当你脑子里形成这种固定认知模式,难以改变的时候,不管你多少岁,你已经是一个老去的人了。

昨天我还看了一个新闻,有一个所谓的专家建议,存款超过50万的人,都应该收重税,最好超过50万的部分统统充公。 说真的这种专家就应该判刑。

我看到下面一群人鼓掌,喝彩,点赞,就应该这么干。当时感觉真的很悲催,很无语。虽然我五万都没有。 你想想人家的五十万,可能是一家人积攒了好多年,准备买房钱,结婚的钱,彩礼钱,辛辛苦苦赚来的,都交了税的。

就因为你口袋没钱,就要没收别人辛苦赚来的合法财产? 人家可能银行贷款创业,失败了很多次,终于成功赚了几百万,难道这钱不应该是他的么?

现在大部分的城市房价都高于五千一平吧,随便一个100平的房子一卖,就是50万以上,一辈子一套房,你要没收人家财产?

收起那套总有人迫害迫害你得潜意识吧,多去观察多学习,理性全面的看待这个世界。

清朝用了二十年就从修铁路会迫害大清的潜意识,转变过来,理性看待问题,学习进步。最终接受铁路建造铁路,造福国家人民。

现在还有人嘲笑他们,或许你真的不够格。他们是一群接受几千年传统教育的老年人,只用了二十年就能彻底改变自己跟上时代。

而现在的很多人,使用这现代化的产品,接受着现代化的教育。但是他们一辈子都改变不了,执迷于被迫害的潜意识里。

36 阅读:4898
评论列表
  • 2023-04-10 10:39

    清朝是因权利分配不均被仕绅抛弃,就像当年仕绅抛弃明朝一样

    胖胖的胖哒 回复:
    满清是异族入侵政权!不是仕绅扶持的!
    用户10xxx63 回复:
    铁打士绅、流水的皇帝、农民能当皇帝、当不了士绅
  • May™ 23
    2023-04-15 21:44

    [呲牙笑]别洗了,但凡康麻子乾败家有点脑子都能开始工业革命了,百年屈辱始于乾隆

    玄天 回复:
    应为看到西方搞工业把王权搞翻了,所以不敢搞工业
  • 2023-06-04 16:31

    固化的思想很可怕

  • 2023-04-13 18:10

    看了前面,以为是正经文章。看到最后,出现了一些不正经的东西。阶级立场决定历史评价。《雪国列车》威尔福:“你以为头车就没有问题吗?这里太吵了。”

  • 2023-04-11 18:36

    李世民同志说过: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培根同志说过:读史是人聪慧….. 胡适博士说过:历史是一个被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学家说过:历史是一团面。 但是如果用一面哈哈镜照自己,岂能正衣冠。你看到的历史是一面残破的镜子又怎能了解历史的全貌。如果你看到的历史人物是一个被人为涂抹过的人物,又怎能以他明得失。 读这样的历史不但无法是人聪明,只能使人更加愚昧无知。 即便是站在月球看历史的历史学家也很难不对历史进行揉搓。或园,或扁,或切成条,或擀成饼。 读史要独立搜集历史资料。独立分析史料的真伪,去掉人为涂抹的痕迹。才能看到一个未接化妆涂抹历史小姑娘。不管她是丑是美。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最后形成对历史事件人物,历史人物的独立判断。

    吃啥胖这样 回复:
    我想知道你独立验证了几本史料的真伪?
    糊涂虫 回复:
    永远正确的人不会错,错不起,不能错。怎么吸取教训。只能等后人洒足饭饱之后,泡杯茶,点只烟去评说了。
  • 2023-05-04 20:45

    说真的。。清末普通百姓生活远比明末强。。只是时代变了,大清无法应付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一个三千年来的农业社会,面对工业化西方。。。段时间转型太难。。。

    夏夜微风 回复:
    任何一个成年人都会告诉你选择远比努力重要,只有连社会都没踏入的小孩才会满脑子天真觉得努力比选择重要!选择对了努力才会有回报,选择错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南辕北辙,所以自古以来都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夏夜微风 回复:
    还英美对日本跟对晚清态度是一样的,你这种想法何其幼稚,日本才多大体量?晚清又是多大体量?英国可以放任日本强大起来,因为日本强大可以抑制崛起的美国,可没有任何一个列强敢放任晚清强大,所以他们在这边抬你一手就必定在另一边拽你一下,你不仅不懂历史,你更不懂国际关系,甚至你连人性都不懂,沉迷于成功学之中,这个社会会让你很快清醒的
  • 2023-04-20 22:04

    英法联军死了5个人,清军死了几万人,,?真敢说

    扑棱扑棱亲王 回复:
    八里桥
  • 2023-05-09 21:42

    清末百十年来勤劳的中国百姓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都被各时代的政客以各种目的各种方式挥霍,而百姓依然生活艰辛。

  • 2023-04-19 12:59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2023-04-23 11:23

    如果从咸丰年间一开始就不怂,有对列国宣战的胆量,哪怕打烂完也不怂,而不是未战先怯,出逃北京,气势震都能震碎那些需坐船飘洋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列强,变与不变,怎么变,变多少何需被动?而不是到被宰割放血了几十年才硬盘起来,而且还硬盘不了几天,手下重臣更是离心离德,弄个什么东南互保……

    自由的灵 回复:
    现在常讲屁股决定脑子也可以解释,对于一个阶层固化的社会集体,上层的脑子只要保住屁股就可以了。文中所说经济增长也没改变权力制度结构,更没改变思想政治,所以钱多拳头不强骨头不硬思想不包融进步没个卵用。宋朝经济世界第一还挨揍呢,明朝也有八方来朝也经不住内斗
    驰骋大西洋 回复:
    道光、咸丰要能像光头一样,宁肯迁都西部地区也不求和,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或许是另一种局面吧。
  • 2023-05-05 17:34

    清朝的民生肯定是好过明朝的,还是客观理性的看待历史,以史为鉴吧

  • 2023-04-16 16:25

    海关增加的税收是因为海关税收权都赔出去了吧

  • 2023-05-10 19:37

    说明商业救不了国,只有把商业的收益转化为国防教育科技实业等等才能让国家强大,而这些只能由公有制来完成,一盘散沙的私有制企业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用户15xxx89 回复:
    其实这点在宋就已经体现了
  • Togo 2
    2023-06-03 08:30

    好文章,非常中肯

  • 2023-04-26 15:48

    当时白银剧烈贬值,出口大增

  • 2023-05-03 23:15

    割韭菜,割韭菜,割韭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用户11xxx24 回复:
    怎么割,清朝的老百姓穷的光屁股了除非去割士绅地主的韭菜[呲牙笑]
  • 2023-04-16 21:09

    有道理!

  • 2023-06-01 23:53

    说的不错

  • 2023-06-04 00:57

    清朝没有什么好说的

  • LD
    2023-06-04 21:05

    满洲三百年烧杀抢掠被洗得干干净净,按照这个标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杀人犯抢劫犯了,受害者连抗议都不允许,否则就是大逆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