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美国的制裁,中国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8月1日,这一禁令正式生效。中国这一招可谓是打蛇打七寸,让美日韩头疼不已,其中以韩国最为被动,韩媒称中国此举动摇了韩国半导体的根基。
镓和锗是生产半导体所需的关键材料,中国对这两种金属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其中镓占94%,锗占83%。
值得一提的是,镓和锗的应用无处不在,手机、汽车、电视、太阳能电池板等民用产品需要用到这两种金属,在军事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所以,当中国打出管制镓和锗这张牌后,美国军方和民间分别拿出应对方案。
美国的镓和锗储备比较少,为了武器装备的生产不受影响,美国五角大楼计划动用《国防生产法》,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私营企业优先生产和回收涉及镓和锗的产品。
而且,美国五角大楼还强调,直接从一些二手电子产品中回收镓和锗比开采加工更便捷。
坦白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应急之法,但不是长久之计。澳大利亚资源分析师大卫·伦诺克斯称,美国除了中国以外没有其他替代选项,拆卸大量武器装备和电子设备回收金属,这是美国军方获取金属镓和锗的主要渠道,能解燃眉之急,但治标不治本。
美国军方可以动用《国防生产法》回收金属,那么美国私营企业又当如何应对?
其实,它们有两手准备,一是向拜登政府施压,要求取消对华制裁;二是绕过美国的制裁令,继续同中国做生意。
早在7月17日,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便警告拜登政府,要求其不要进一步限制对中国的芯片出口,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商业市场,中国去年采购的半导体占全球总采购额的三分之一,一旦对中国实施单方面制裁,轻则损害美国半导体企业的利益,重则破坏供应链,引发市场动荡,削弱美国半导体行业竞争力。另外,美国三大芯片巨头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的高管们当天与布林肯、雷蒙多、沙利文等美国高官就此事进行讨论。
不过,拜登政府态度很坚决,并不会因此取消对中国的制裁。
无奈之下,这些芯片公司只能另寻出路。其中英特尔公司选择与中国加强商业联系,要在深圳建立新的芯片创新中心,并与当地6家本土科技公司合作,建立多个联合实验室。
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和英伟达不想失去中国市场,但也不敢违反美国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于是向中国市场推出“定制版芯片”,也就是旧版MI250芯片和MI300芯片,以及专供中国市场的H800芯片。
不得不说,美国人还是挺会变通的。相比之下,日本的反应则慢一些。
中国针对镓和锗的出口管制已经生效,日本产经大臣西村康捻还在强调对日本的影响不会立刻显现,但事实是日本的储量不多,回收利用的数量也很有限,如果不能从中国进口镓和锗,那么日本的库存只能维持数月,而且生产出来的相关产品价格会翻一番。而且,日本企业界人士还担忧中国会扩大出口管制,这样一来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将被严重掣肘。
而同日本相比,韩国的处境更糟糕,韩媒直呼“中国出口管制镓和锗动摇韩国半导体根据”。《韩国经济》报道称,虽然韩国可以从澳大利亚等国进口镓和锗,但这些国家对这两种金属的占有率太低,无法长期满足韩国企业的需求。而且,韩国还担忧中国的出口管制是长期的,并非为了应对美国制裁的临时措施。更要命的是,如果这种出口管制措施扩大到稀土等品目,对韩国的影响会更大。
中国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仅仅是为了对美国进行反制裁吗?若是这样想,那就小看了中方的格局了。韩国产业研究院认为,中国这样做绝非为了应对美国制裁那么简单,中国的终极目标可能是想发展以氮化镓为基础的新一代半导体产业,对美日韩实现弯道超车,最终赢得半导体竞争。
韩国产业研究院这样想也不算错。要知道,中国已将半导体发展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但在半导体领域,中国起步较晚,拥有庞大的市场,奈何高端芯片生产存在不足,非常依赖国外进口。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对稀有关键原材料非常高的占有率这一优势,对美日韩等先行者形成掣肘,并开辟新赛道,更换新打法,那么最终赢得半导体竞争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