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之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那场战争,对此后的全球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卷入其中的各国而言有利有弊,那些亲历战火的国家更是如此。其中,牺牲了数十万“最可爱的人”的中国,就付出了至少三个方面损失不小的代价。
战争直接带来的巨大牺牲
当朝鲜半岛局势一步步紧张,中国出于地缘因素等等原因不得不直面它对新生国家产生的影响时,新中国才建立未久,正处于百废待举、急需建设的起步阶段。
然而出于保家卫国、获取稳定环境的切身立场,中共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仍然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以当时中国的国力,加入一场代表着当时最高现代化水平的局部战争,付出的巨大牺牲是可想而知的。
整个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先后有二百九十余万部队编为志愿军入朝参战,仅确认统计的牺牲人数就多达数十万人,直接消耗战费逾六十亿元,另外还欠下了高达三十亿元的对苏军火债。
对那场战争之后的每个中国人而言,这些巨大的牺牲都是铭刻在记忆深处、不容遗忘的历史印记。电影银幕上近乎无人不知的《上甘岭》、写进课本的“最可爱的人”、散布各个城市的烈士陵园,都倾诉着新中国人民永远怀念烈士的深厚情感。直到近年,接回烈士遗骨的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
生命的巨大牺牲之外,中国在经济领域付出的代价同样惊人。为了尽力缩小与美军为首“联合国军”的武器差距,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国全力争取、从苏联引进了许多军事设备,而这些装备仅有一部分来自苏联支援,很大一部分仍然是要掏钱买的。中国付出金钱的数额可想而知,高额的对苏债务大部分由此而来,这也必然影响了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中美关系走入僵局
在国际关系层面,由于在朝鲜半岛与当时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兵戎相见,中国的外交局面和国际环境一度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
中美关系长久陷入低谷,彼此尖锐对立,并无发展正常关系的动向,呈现出一种类似“冰冻”的状态。而由于美国在世界上拥有的无形强势影响力,中国与其他的国家交往也受到影响。许多国家出于明示立场、意识形态或者忌惮美国之类的原因,对新中国关闭交往大门或者横加限制,当时的中国,不要说想引进他国的先进技术困难重重,哪怕是普通的国际文化交流也并不平顺。
这本身是新中国在国际关系层面的一次重要抉择——选择抗美援朝,与世界一流强国美国在战场上形成相持态势,政治上极大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与美国关系紧张的另一面,则是靠拢苏联、稳固了自身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家地位,不同于东欧各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中国之于苏联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八国联军仅凭几万兵力就能长驱直入打进北京;到了新中国,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将近百万,却被志愿军硬生生推回到“三八线”附近。这个事实对于鸦片战争以来民族自尊和自信心的重树有着重要的意义,新加坡的李光耀甚至直接将“跨过鸭绿江的一刻”称为中国民族复兴的起点。
也正是经过了这一战的证明,中国才终于在国际舞台上争得了地位提升,美国自此才将新中国视为可以对话的对象。邻国日本的表现更加直接,原本其国内社会习惯蔑称中国为“支那”,直到半岛硝烟尘埃落定后,才终于服气、改以正式国名称呼中国。
另一重重要影响来自苏联——中国站在了抗美援朝的“第一线”,苏联得以站在“第二线”,某种程度上终于改变了苏联领导人过去那种对华支援大有保留和怀疑的态度。这些援华项目的设备以成本价提供,技术转让却都是无偿,这也推动中国以较低的成本打下了转型工业化的底子。
统一台岛因此延宕
在探讨朝鲜战火对中国的影响时,台岛问题常常被作为重要的一点摆上台面。这一论点主要是基于后来解密的一些资料得出,认为当时蒋介石的力量龟缩台岛,早已摇摇欲坠,而杜鲁门政府内部早有决定认为应当“放弃台湾”。只要能够排除诸如美国之类的大国干涉,以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完全可以一鼓作气、拿下台湾。
朝鲜半岛最初的战争发生在南北两方之间,属于朝鲜内战的范畴,但爆发不久便迅速升级,将更多国家卷入其中。这样的局势发展,实际上是由当时的全球战略格局决定的。
新中国建立、蒋介石跑到台岛,中国土地上的局势变幻令美国对远东局势提起了高度关注,时刻警惕着新中国向苏联靠拢,因为在它看来,这是必须加以警惕和遏制的所谓“共产主义势力”。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立场,早在1949年时美国政府高层便策划以武力干涉台岛局势,次年初签订的中苏同盟条约更令美国打定了武装干涉的主意。于是当朝鲜内战爆发仅仅两天后,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便同时出兵台湾、又对侵越的法军进行大力支援,从三个战略方向都对中国构成了威胁。
若以国际法作为规则,则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岛出兵的举动,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合乎法理。共和国代表伍修权曾在联合国安理会对美国的侵略行径加以控诉,但所有人都明白,真正有效的“控诉”只能建立在军事实力之上。
新中国在朝鲜、台湾、越南三个战略方向同时遭遇威胁,其中台海的美军压力直接阻碍了我国的统一大业,而来自朝鲜方向的战火又随时可能威胁到工业脊梁东北地区,这对于新中国来说是无法退步的核心利益。以武力进行反击几乎是必然选择,那么在三个方向中,中共中央又是出于何种想法选择了先打朝鲜地区、而暂时搁置台海呢?
志愿军从朝鲜半岛撤军之前,周总理曾在一次干部大会上总结道,中国与美帝国主义的较量虽然不可避免,但选择较量的地点却十分重要。战场虽然由美国人选择,但同时也由我国来参与选择。最直接的原因便在于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因没有海空军而难于在沿海地区作战,如出兵越南又面临着后勤供应极为困难的阻碍,只有朝鲜战场才最便于发挥陆军的长项。
毛主席也曾将这一策略总结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总之,选择对自己而言最有优势、掣肘最小的战场来展开战斗。这就是抗美援朝最终付诸执行的根本原因,而新中国的军事实力并不足以同时支撑两处面向美军的开战,那么台岛的统一进程也就不得不向后延迟了。
中美之间
如果纯粹从军事角度衡量,中美之间最终可说是打成平局的。一旦考量中国为此付出的种种代价,这个结果似乎并不算“值得”。然而在考虑国家利益时,往往不能仅仅只从单一维度来考虑衡量,抗美援朝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政治和战略的层面。
志愿军在后勤、装备尤其是武器方面都处于绝对下风的前提下,硬生生将猖狂进攻的美军从鸭绿江畔一直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并迫使对方停战议和。这一结果在美国高层尤其是军方高层中激起了不少沮丧的情绪,美军司令克拉克将自己称为“第一个在非战胜情况下签订停战协定的美军司令官”,国防部长马歇尔也不禁叹息神话的破灭,“原来美国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一个强国”。
背靠着强大国力作为倚仗、一直都将自己视为全球霸主的美国人会发出这样的言论,其实也不足为奇。战场上获取情报并非难事,美军很容易就能掌握对手的装备情况,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便曾经这样描述他们面对的对手:没有钢盔、没有防弹背心,连手榴弹都是粗制滥造,只能靠杂粮和大米磨成的粉充作口粮。
两边的国力、军力悬殊至此,最后却打成了一个不输不赢的局面,身为强国一方的美国人,自然会为己方的未能获胜而心有不甘。
经过这至关重要的一战,原本岌岌可危的朝鲜政权得以保存下来。即使此后半岛局势仍有变化,但整体局势仍然确保了我国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的安全,同时将美军阻挡在“三八线”以南,客观上也更有利于我国的地理环境安全。
由于在朝鲜半岛受到的沉重打击,美国此后再要推动中国周边地区的相关行动,便不得不将中国可能的反应和行为列入考虑。总而言之,朝鲜一战之后,中美双方都极力避免正面冲突,甚至在台海问题上也是如此。这些变化,对于维持亚太地区的局面稳定产生了深远微妙的影响。
后世在总结抗美援朝的意义时,往往都不会绕过两大成果:一是打出了几百公里的安全纵深,二是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建设环境。
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美国吸取了朝鲜战争的“经验”,认为再追求地面局部战争的胜率意义不大,于是转而将大笔军费投入到核武器和空军的研发中去。有数据显示,这场战争前美国的年军费约为150亿美元,此后却飙升到400亿美元以上,又受到与苏联之间军备竞赛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反而给西欧和日本的恢复发展留下了空间。
至于苏联,它显然是这场战争的受益者之一。虽然对朝鲜和中国的援助花费了一些资源,但相对其整个国民经济总量而言远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中朝对美军的牵制还确保了苏联的安全,自身社会主义国家的阵营也进一步获得巩固。不过后世也有苏联和俄罗斯学者认为,这样的“暂时优势”助长了苏联的争霸心态,加剧了苏美之间的冷战气氛,因此长远看来也有消极影响。
另一批受到较大影响者,则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相关组织及其领导人。既然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能够敢于同强大的美军作战,为什么其他国家就不可以?古巴、越南、阿尔及利亚等国都在那几年掀起了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对西方列强打造的殖民体系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整个世界的面貌也因此发生了新一轮变化。
参考资源:
《志愿军五次战役的回顾与得失》;2010年09月17日;三联生活周刊
《抗美援朝是错误的?荒谬!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意义》;政务:共青团中央;2020-08-27
《朝鲜战争:中国的得与失》;《南方都市报》 ;2003-08-03
抗美援朝是正确的
小便胡说八道,是第七舰队先住进台湾,后才有中国的抗美援朝
中国最大的收获,就是打出了尊严,打出了和平!
妖言惑众,二鬼子。
不值得应该先拿下台湾
已举报,小编胡说八道,你哪来的数据“仅确认统计的牺牲人数就多达数十万人”这是妖言惑众
毛子和所有西方白人一个毛病,高傲!自私!弃强大的中国盟友于不顾,自毁国运,
国运之战!还计算得失?能赢就是好!你想想看要是它们那个时候在鸭绿江变架起大炮,五六十年代东北工业区怎么发展?
文山聊武器懂个屁!!!
你懂个锤子🔨
这是中国的立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