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萝光照适应性,北向房间60天对比试验,图书馆阶梯式摆放,叶绿素含量波动
绿萝那可是咱居家、办公、咖啡厅、阳台这些地儿常见又受欢迎的绿植。它枝叶繁茂,藤蔓柔软,给生活总能增添不少绿意。可在不少地方,尤其是北方,大家都会头疼绿萝光照适应这问题,像北向房间光照条件就很特别,北向房间阳光少,湿度还得注意把控。可绿萝在这到底能长咋样,咱就以60天的北向房间对比试验来说说,还有图书馆阶梯式摆放绿萝它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这都挺有意思。
先说这绿萝北向房间60天对比试验。我有个网友,家在华北,以前总觉得绿萝啥环境都能长,结果在北向卧室摆了一盆,一个月后就开始发黄,叶子也有点软趴趴的。他急了,找我帮忙,我就想着做个详细试验。选了五盆一样的绿萝,都养了一个月左右,长得差不多,然后都搬到北向房间。第一天基本上没变化,到3天的时候,这五盆绿萝都比在原来地方精神点,叶片微微展开,叶子颜色也更亮,在华北这样的干燥地区,绿萝好像对新的光照强度有点好奇,努力适应。7天的时候,有一盆绿萝新长出个小叶片,新叶子嫩绿嫩绿的,这盆在房间东南角,相对光照时间比其他几盆多一点,可见在北向房间,稍多点光照对绿萝生长是有效果的。15天的时候,情况有点小变化,有一盆绿萝叶子有点耷拉,经过观察发现是之前浇太多水了,在华北湿度不是很高的环境里,北向房间水分蒸发慢,绿萝对水分需求和之前环境不同了,得注意浇水频率。一个月的时候,五盆绿萝都能适应北向房间光照了,新叶也多出来不少,不过这五盆绿萝品种不同,对光照适应速度有差异。比如青叶绿萝叶斑病发生少,光照适应稍快些,黄叶绿萝可能因为品种特性,适应稍慢。在这60天里,北向房间光照弱,绿萝生长速度相对慢些,不像在南方光照足的地方。
聊完北向房间绿萝,说说图书馆阶梯式摆放绿萝叶绿素含量波动的事。我参观过当地图书馆,看他们在阶梯式书架摆绿萝,觉得挺有想法,就了解下这摆放对叶绿素含量影响。和书架管理员聊了很久,也查了不少资料。他们摆放有讲究,靠窗位置阳光没完全挡住,绿萝多些,里面暗些的少些。一个月观察下来,靠窗绿萝叶绿素含量有波动。刚开始的时候,绿萝叶绿素含量稳定,适应这新环境大概得7天左右,从第7天到15天,含量慢慢往上走,看来适应好了能更好生长,叶绿素负责光合作用,含量多了对绿萝生长好。到一个月的时候,靠窗绿萝叶绿素含量开始稳定,后面维持挺长时间。里面暗些位置的绿萝,前半个月叶绿素含量没什么变化,到后面慢慢有点起伏,可能和光照偶尔变化、通风等有关。
咱再说说不同品种绿萝对比。除了刚才提到青叶绿萝、黄叶绿萝,还有银皇后绿萝,这品种比较冷门,在南方一些潮湿地区,它长得可好了,对光照要求更低,北向房间能适应更久。银皇后绿萝因为叶片有独特纹路,在光线弱的时候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次在华南一个大学图书馆,看到他们摆放这种绿萝,环境比咱华北图书馆湿度大,它适应得更好,叶绿素含量在同样的阶梯式摆放环境下波动没那么大。花叶绿萝也挺特别,广东有个花友说,他家湿度大,温度也高,花叶绿萝在新环境下,光照从强到弱变化时,叶绿素含量波动比普通绿萝明显,叶片颜色变化丰富,说明它对光照和内部营养元素转化更敏感。
还有绿宝石绿萝,这品种比较耐旱,在华北地区一些办公室摆放,不需要浇水太勤。在北向房间对比试验时,它新叶长出来比其他品种慢点,可能和新叶生长需要较多水分有关,不过它对光照要求不高,在较弱光照下叶绿素含量下降比其他品种慢。这让我想到以前在西北出差,当地气候比较干燥,绿宝石绿萝在一些有弱光的室内地方,比其他绿萝存活好。
现在大家看看,我们在照顾绿萝的时候,是不是得根据这些品种特点、环境光照和水分条件来调整照顾方法呢?不同品种在不同光照湿度下,叶绿素含量不同,生长状况不一样,咱在养护时候是不是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地域不同场所更好地照顾这些绿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