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985毕业生应聘胖东来未进面试"的消息引发热议。3月24日中国蓝新闻转发视频显示,某985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携3年食品零售从业经验,应聘胖东来中央厨房生产操作岗遭淘汰。该岗位151:1的报录比,堪比公务员考试竞争强度。
当事人25岁女生表示,其专业背景与工艺研发岗位高度契合,且具有同业工作经验,自认竞争优势明显。但最终止步初筛的结果,令其对招聘标准产生疑惑。事件折射出当前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现状,即便传统认知中的"双优"条件——名校学历与对口经验,也难以在头部企业招聘中形成绝对优势。
胖东来作为区域零售标杆企业,其"超市界海底捞"的服务口碑形成独特雇主品牌。近年来每逢招聘季均引发"万人投递"现象,2022年大学生招聘曾吸引3.7万份简历。此次事件再度凸显知名企业在人才选拔中的多维考量体系,除硬性资质外,或涉及性格特质、职业规划等软性指标的隐性筛选。
该案例引发公众对就业公平性与选拔透明度的讨论,也反映出高校毕业生亟需调整就业预期,在激烈竞争中建立差异化优势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