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三军事工业开发的“虎”式和“豹”式坦克无可争议的拥有强大的作战实力,但不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种坦克在东线/“苏德战场的战斗生涯并不顺利,从出场伊始到战争结束,大量的“虎”、式和“豹”式坦克被苏联军队成功降伏,并成了苏联军队的战利品,
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军队究竟是怎样处理缴获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呢?
下面就让我来简单的谈谈这个问题。
坦率的说,在战争当中一种武器落到对方手中的事情并不新鲜,而具体到“虎”式和“豹式”坦克,这两种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落到苏联军队手里的情况也算是司空见惯,虽然我们暂时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军队究竟缴获了多少辆这两种坦克,但不妨大胆猜测一下,几百辆的规模还是有的。
而在当时苏联军队缴获的“虎”式、“豹”式坦克当中,既有被苏联军队反坦克炮打的不成样子的残骸,也有品相相对完好能够正常使用的准新车。
而在苏联军队缴获的“虎”式、“豹式”坦克当中,后者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前者,这很可能和后者的产量更大有关。
而且和人们通常熟知的苏联军队在库尔斯克战役俘获“豹”式坦克稍有不同,苏联军队俘获更多这种坦克其实是在其他地方,例如苏联军队成批收获这种坦克是在战争结束之前的巴拉顿湖交战当中。
需要说明的是,苏联军队手中的“豹”式坦克具体的型号数量也不一致,一般来说苏联军队缴获的“豹式”坦克按照其出场顺序排列,“豹D"要多于“豹A"。
至于说那些“虎”、“豹”式坦克的残骸,苏联军队的处理方式就很简单了,他们往往被用于苏联反坦克炮和坦克炮的火力测试,而当它们在火力测试上的剩余价值一旦被利用完毕,钢铁厂就是它们的归宿,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够修复后进入苏联的博物馆和科研机构颐养天年并有幸被保留至今。
而那些外形虽然比较完整,但不能正常使用的“虎”、“豹”式坦克则被苏联有关部门拿去进行举行战利品展览鼓舞士气!
二那些品相比较好、还能够正常使用的这两种坦克,苏联军队一般拿来做行驶测试和装备苏联军队的坦克部队继续使用并用来反击其前主人。
总的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军队使用“虎”、豹”式坦克的部队规模大体为维持在营、连级规模,算不上很大。而在苏联军队使用这两种坦克的过程当中,虽然苏联坦克兵对这两种坦克的机械装置和传动中装置抱怨颇多,但是他们对其88毫米和75毫米坦克炮却赞不绝口,因为这两种火炮不但能够轻易对付苏联坦克,打德三自己的坦克也很容易。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使用这两种坦克的苏联坦克兵并不是总能够搞到足够多的88毫米和75毫米坦克炮炮弹,很多时候,苏联坦克兵只是凑合着使用同口径的反坦克炮炮弹。
需要说明的是,在苏联坦克兵搞到的少量少量88毫米、75毫米坦克炮炮弹当中,,他们通常被限制射击目标的种类,由于这两种炮弹都是擅长对付装甲目标,而对混凝土工事的效果一般,所以苏联坦克兵手中数量有限的这两种炮弹一般都被用来留着射击对方重型坦克等高价值目标!
用户10xxx34
1943年中期,德国人开始尝试在“黑豹”坦克的测距仪和望远镜上安装红外线夜视装置,“食雀鹰”方案原计划在1944年12月之前为“黑豹”坦克部队装备300具,但是由于生产的延误和车辆本身的改动,使得最终能够安装此设备的只有很少数。因此,11月份之后开始生产的“黑豹”坦克G型又取消了夜视仪。 该方案是在车长指挥塔座圈上安装一部AEG公司生产的直径30厘米的红外线探照仪和1221型五倍单筒式望远镜和FG-1250成像系统,此装置直接由车长操控。在车长观察台内部有一个固定的小型平台,安装在车长的正前方,这张小平台就是30厘米红外线探照灯和图像转换器的工作平台。 此外,坦克内部还有一些附加设备,例如为变压器提供电源的12伏蓄电池,该变压器可以把电压升高到17000伏。但蓄电池的持续供电时间并不长,只能维持大约四个小时。 因此,又额外为它在此设计安装了一个小型发电机,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及时为其充电。通过指挥塔内的该夜视装置,车长可以在夜间良好的条件下对600米范围内的环境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