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中,“等闲”是一个常用词,但是稍稍有点不容于理解。“等闲”难以理解的原因是它含义较多,在诗词中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分理解,这就带来了理解的难度。
一般而言,“等闲”有如下一些含义。第一是“平常”、“寻常”的意思。清代诗人郑板桥在《山中雪后》中写道,“一种清孤不等闲”,就是这种含义。第二是“轻易”、“随便”的意思。大诗人白居易有“等闲栽树木,随分占风烟”,就是随随便便栽种树木的意思。第三种是“无端”、“平白”的意思。唐代文豪刘禹锡有名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就像平地起波澜一样无缘无故就闹起了风波。
诗词很喜欢是“等闲”,而且使用“等闲”的诗句很容易出名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等闲”,有哪些名诗、名词和名句。
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描写春天的名诗很多,但宋代大儒朱熹的这首《春日》永远能占得一席之地。宋诗的特点是有哲理,但能写得非常美,又有一定的哲理,在宋诗中是不多见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风和日丽,我们游春在泗水之滨,顿时感觉到无边无际的风光,像是焕然一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里的“等闲”,就是轻松、轻易、随便的意思。在这里,我们很轻松就可以看到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一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人们往往喜欢“万紫千红总是春”,给人们带来的活泼美感;却忽视了前半句,“等闲识得东风面”,是谁让我们很轻松就能看到春天的面貌呢?当然是“春风”。所以,当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要感谢带给我们好美生活的人们,他们就像“春风”一样。
一个“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等闲”,告诉我们,当我们能够随随便便赚到大钱的时候,不要肤浅的认为这是自己的能力,不,这是时代的大潮,是党和国家的赋予。
2.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韦庄曾经年少轻狂的我们,视离家流浪为“自由”。就像黄家驹唱的,“满带理想的我曾经多冲动,屡怨与她相爱难有自由”,在少年的我们眼里,家就是羁绊,就是不自由。可笑的是,古诗词一再告诫我们,不是这样的,但我们还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这样的错误。不信,我们来看看唐代大才子韦庄的这首《含山店梦觉作》: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曾经为了理想,经常颠沛流离,习惯别家外出,把挥一挥衣袖,离家闯荡天涯视为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这里的“等闲”,就是平常、寻常的意思。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多少年以后,我在灯前眯了一会,就梦见了江南,梦见了家乡,原来在我内心深处,一直没有离开过家。于是我惆怅起身来,看到眼前山月已经斜了,这个月亮,哪有我家乡的月亮明呢!
当年是多么“等闲”,现在就有多么“惆怅”,这难道是人生的死结吗?与这首诗意境相思的还有宋代诗人万俟咏的《忆秦娥》:
天如洗。金波冷浸冰壶里。
冰壶里。一年得似,此宵能几。
等闲莫把阑干倚。马蹄去便三千里。
三千里。几重云岫,几重烟水。
等闲莫把阑干倚。马蹄去便三千里
“天如洗。金波冷浸冰壶里”,一看就是秋天的景色,这样的景色,容易让人思乡。“等闲莫把阑干倚。马蹄去便三千里”,这里的“等闲”,是轻易、随便的意思。不要随随便便就倚靠阑干,然后看这中秋月景,这让人想到团圆,想到家乡。但马蹄一动,我就离家三千里了,如何看得了这团圆的景色?
3. 叹我等闲白了、少年头,朱敦儒在诗词中,除了“乡思”,叹“似水流年”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年孔夫子就在水边说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宋代词人朱敦儒也是对此深有感触,这首《相见欢·其一》,是他有感而发:
泷州几番清秋。许多愁。
叹我等闲白了、少年头。
人间事。如何是。去来休。
自是不归归去、有谁留。
叹我等闲白了、少年头
“泷州几番清秋。许多愁”,到了清秋时节,除了“乡思”,还有更多的是对“流年易逝”的感慨。所以,词人会有“许多愁”。
“叹我等闲白了、少年头”,这里的“等闲”,就是轻易,白白的意思。我感叹我轻易就白了曾经的少年头,白白就让珍贵的青春时光流逝。
“人间事。如何是。去来休”,人世间的事,怎么都是,在来去之间,就结束了呢?“自是不归归去、有谁留”,却不应该归去的,都归去了,谁也留不住。而像我,该回家的却没有回去。
元初词人刘因在《太常引》中写道:
男儿勋业古来难。叹人世,几千般。
一梦觉邯郸。好看得、浮生等闲。
红尘尽处,白云堆里,高卧对青山。
风味似陈抟。休错比、当年谢安。
一梦觉邯郸。好看得、浮生等闲
“好看得、浮生等闲”,这里的“等闲”,是普通,平常的意思。人们都把浮生看作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却不知光阴易逝,时光一去不复返。“红尘尽处,白云堆里,高卧对青山”,他们大多把时间浪费在红尘中,蝇营狗苟,或者在白云堆里,故作清高,每天对着青山高卧在床。“风味似陈抟。休错比、当年谢安”,“陈抟”,道教修仙的代表。他们做的事情跟陈抟一样,却以为自己是谢安,做着“东山再起”的美梦。
4.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崔道融诗词中“咏鸡”的诗词很多,比较有名的是朱元璋的那首《咏鸡鸣》,“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虽然写得很大气,但诗意是相当不足的,这首诗的名气大,在于它是皇帝写的。而五代诗人崔道融的这首《鸡》,写得既大气,又充满了诗意: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这里的“等闲”,是普通、平常的意思。我买了一只打鸣鸡,希望它能和其他鸡一起鸣叫,但它平常一般不做普通的鸣叫,一般不出声。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在深山月黑风雨之夜,在晦明难辨之际,就那么高啼一声,人们就会知道,黑暗已经过去,黎明即将到来!
一句,“常时不用等闲鸣”,写活了这只雄鸡桀骜不驯的性格,睥睨天下的气概,只有这样,才能做不寻常的伟业!
千年以后,一个伟人,也喜欢打鸣鸡,大笔一挥,写道,“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以更加浅显、更为大气的语言,赞扬了雄鸡的气概!
5. 等闲一笑间,风度乃如此,方蒙仲在诗词中,“等闲”最多还是被用作“平常、寻常”的含义。但是,生活中,往往在自己看来再平凡、再普通、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在别人眼里,就未必平常了。南宋诗人方蒙仲在《此君室·其十六》中写道:
千载兰亭人,所乐在山水。
等闲一笑间,风度乃如此。
等闲一笑间,风度乃如此
所谓“此君”,指的是修竹。典出东晋王微之,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 王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
“千载兰亭人,所乐在山水”,这就是传承千年以来的兰亭人,他们的欢乐都在山水之间。
“等闲一笑间,风度乃如此”,他们在平常的一颦一笑之间,展现的风度却是如此翩翩,如此高雅!
一句,“等闲一笑间,风度乃如此”,这是千年以来兰亭人的传承,修竹的熏陶,使得他们在普普通通的笑谈间,是如此风度翩翩。
无独有偶,这首宋代诗人龙昌期的《福州》,中的“等闲”,也是如此用法:
等闲田地多栽竹,是处人家爱读书。
饮宴直尝千户酒,盘餐唯候两潮鱼。
等闲田地多栽竹,是处人家爱读书
“等闲田地多栽竹,是处人家爱读书”,在福州,非常普普通通的农田,四周都栽种慢了修竹;只要有一处人家,这家人必定是喜爱读书的人家!
这里的“等闲”,这里的“是处”,处处让福州显得与众不同!
6. 莫等閒、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要说“等闲”用得最好的诗词,莫过于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伟人的《七律·长征》。下面,我们先来说一说,岳飞的这首《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莫等閒、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首词,可说的地方太多太多,今天我们只说这句,“莫等閒、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句的直译意思是,朋友们,不要轻易、不要白白浪费了这宝贵的青少年时光,等到我们白了少年头的时候,就只剩下毫无意义的悲伤了。
每次我读到这句,“莫等閒、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眼前就浮现出一位敦厚的长者,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珍惜时间吧,不要像我这样,等到头发都白了,才知道自己还有很大事情没有做。
这是一种急切的语气,一种盼望的眼神,一颗真诚的心,我们又什么理由不听呢?
对比同样是劝人珍惜“似水流年”,南宋词人王炎是这样写的,“思忆故园花又发,等闲过了流年”,我们感觉到的是哀叹,没有“莫等閒、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急切、期盼,我们感觉到这位长者,像一个希望大家都成才的老师的期盼。
宋代词人朱敦儒也写过相同的意境,“叹我等闲白了、少年头”,也只是哀叹,是在哀叹自己。而“莫等閒、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在铮铮教诲后来人,让我们感受到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的那种爱!
7.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最后,我们要说一说毛主席的这首《七律·长征》,读了这么多有关“等闲”的诗词,再也没有能超越岳飞《满江红》和毛主席《七律·长征》的诗词。《满江红》中的“莫等閒、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真诚和期盼;而这首《七律·长征》,却是大气,举重若轻,只有毛主席能做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首诗,我们也只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这里的“等闲”,是很平常、很普通的意思。
整句诗的意思是,我们工农红军不怕像长征这样的远征有多么困难,长征走过万水千山,遇到无数的困难,但对于我们来说,只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如果万里长征都是“等闲”,哪还有什么能难倒红军?正因为毛主席和红军有了这种不畏千辛万苦的气概,最后才能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
毛主席的诗词,经常会出现这种举重若轻的气势,他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在长江里游泳,被大风大浪吹打,毛主席却认为只是在闲庭信步,其豪迈,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