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小国,说客家话,开中文课,如今尴尬

影像中国 2025-03-28 19:00:35

毛里求斯,为非洲东部的一个岛国,人口约为126万,是非洲少有的富国之一,被称为“非洲瑞士”。

虽然人少,但这里独具风情,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全国拥有108家持牌酒店,约有3万人为旅游业服务。数据显示,2023年,这里就接待了游客130万人,游客平均住宿时间为11.3晚。

很多中国游客来到这里,会惊喜的发现,无论是宾馆、酒店,还是路边小餐馆,有太多熟悉的面孔,服务员更是一口流利的客家话。

而在随后的行程中,我们也了解到,毛里求斯约有华人4万左右,主要聚居在首都路易港和附近城市,客家则为人数最多的华人,占毛国华人人数的 90% 。以客家话为代表的华语是当地语言之一。

16世纪以前,毛里求斯为荒岛,葡萄牙人最先来到这里,开启了移民模式,也开始了多语并存的情况。

客家人,是汉族民系的一支,从秦始皇南征百越开始,逐渐南迁,聚居在广东、福建、江西一带,至今,全球约有8000万人。

毛里求斯的客家人,从清朝乾隆末年开始迁徙而来。

最初的时候,以工匠和商人等身份来到这里,做小买卖,称为“华商”,逐渐发展后,建成“唐人街 ”。如今,商业经营依旧是主要的行当。

在路易港唐人街,我们还找到了一处陈氏祠堂,记载着陈氏一脉自得姓始祖陈胡公以来的谱系脉络。

我们了解到:来毛里求斯的华人,根据时间的先后,大体可以分为三批:

最早的是福建人莆田人;其次是广东南海县和顺德县,称作南顺人;最后才是来自广东梅州地区的客家人。人数也最多,客家话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传承至今的华语祖语。

客家人不忘乡愁,在几个中餐馆中,我们看到老板、员工和顾客都是客家人,他们用客家话交流,最喜欢了解的是老家的故事。

我们更是了解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

最初来毛里求斯的华人,基本都是男性,因为清王朝是不允许女性出国的。

到了20 世纪初,这项禁令解除,客家女性大量到来。这对不仅对岛上以华人为主的经济格局产生了决定性作用,更对传承客家话、客家文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朱志筠先生在她的自传中写到:这是因为“ 女孩子长大则要嫁人,传宗接代,她们会更容易把客家语言、客家文化传承下去。”

客家人、客家话在毛里求斯影响很大,一开始的时候,就将客家话作为与英语和法语并列的语言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学校开设客家话课程。

但是,如今这一语言文化课的课程逐渐减少,当地公立小学有 256 所,目前只有 18 所公立学校开设中文课。原因之一是老师和教学场地短缺。

另一方面,在旅游中我们也看到:客家话处于隔断状态。

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依旧说客家话;中年人,能听到客家话;年轻人,说英语或法语交流,可以听懂家人说的部分客家话。

1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