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个省份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
其中,山东无疑是一个耀眼的存在。
这个位于华东沿海的省份,不仅是我国的人口第二大省、经济第三大省,更在工业、农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即便是如此繁华的山东,也有其“难言之隐”——水系的缺失。
一、黄河:辉煌的束缚说到山东的水系,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那条黄黄的大河,黄河。
作为中国的第二长河,黄河自西向东贯穿山东,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命与活力。
然而,黄河在山东段却是地上河,航运价值几乎为零。
这意味着,尽管黄河为山东带来了丰沛的水源,但它无法像长江那样,通过水运将沿线的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
黄河为何成为地上河?这自然与黄河自身的特性有关。
黄河中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到下游时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
这不仅使黄河在山东段失去了航运价值,而且在过去,黄河频繁改道,给山东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二、胶莱运河:失落的辉煌除了黄河,山东还有一条南北向的人工大运河,胶莱运河。
胶莱运河位于山东半岛,南接胶州湾,北通莱州湾,因此得名。
在历史上,胶莱运河曾是中国重要的水运通道之一,被称为“中国苏伊士”。
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南北海运的路程,为当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胶莱运河逐渐失去了其往日的辉煌。
由于多种原因,包括海禁、黄河改道等,胶莱运河在明清时期开始衰落,到民国时期已经基本废弃。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有多次试图恢复胶莱运河航运的尝试,但都未能成功。
如今,胶莱运河主要用作排洪和灌溉河道,航运功能已基本丧失。
三、京杭大运河:复苏的希望在山东的水系中,还有一条不能忽视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
这条古老的大运河在山东段全长643公里,途径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和德州五市。
在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曾是南北水运的主要通道,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自晚清时期开始,由于黄河改道等多种原因,京杭大运河北段断流荒废,山东段也一直未能实现通航。
这无疑是山东水系的一大遗憾。
不过,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运河文化保护的重视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京杭大运河的复航看到了希望。
2019年2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印发,标志着大运河全线通航被正式提上日程。
截至目前,大运河已实现全线水流贯通及黄河以南通航,预计不远的将来可以实现全线通航。
对于山东而言,京杭大运河的复航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这将不仅仅是一条经济的大动脉,更是一条文化的长廊,连接起历史与未来,为山东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尽管山东在水系方面存在一些短板,但这并没有阻止山东成为中国的经济大省。
而随着国家对大运河文化保护的重视和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山东的水系将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这片繁荣的土地书写新的篇章。
家住琅琊
胶莱运河像把刀,切掉了飞鸟的头,主导胶莱运河的人不是好鸟。
用户89xxx40 回复 02-12 22:14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用户73xxx13 回复 12-22 17:44
砍掉了鼠头[得瑟][笑着哭][笑着哭]
烟花嘚伤
干的土都冒烟还水系。
邪月之殇
真有运河我大临清又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