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写惟精,一意孤行
刘一意/文
写意人物画难,难在于“写”,以写造形、以写生韵、以写达意、以写传情,在“写”的过程中要有技巧、有性情、有气势又要严合于法度,更要求在淋漓畅快、节奏分明的感性书写过程之中,适机理性营造和处理画面虚实、浓淡、黑白、快慢、多少等矛盾关系,最终达成作品的和谐与统一,同时还要精准把握人物结构与形象,最大限度保证人物造形的合理性。大写意人物画尤其难,要求画家天生具备过人的胆魄与气质,融率真的性情与与高度的理性于一体,笔墨触之于纸的瞬间随性生发、随形而止,如狮子搏象一气呵成、用笔寥寥即可传神达意、神形兼备。自宋代梁楷开中国人物画大写意之风以来,历代主攻大写意人物的画家寥寥无几,成就斐然者更是少之又少。《山乡嬗变图》200x200cm创作时间:2024年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大写意人物画审美,绕不开笔墨的话题。中国文化历来强调以“技载道”,并要不断让“技进乎于道”,从而达到“技道合一”的境界,中国画的笔墨表达是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承载方式,由此形成它独立审美价值的文化本质与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气”是两个可感而不可知,抽象又玄奥的哲学概念。在中国古人的宇宙观里,世间万物皆生于“气”并遵循于“道”而运行。天地宇宙是阴阳五行之气的浩转流变、生生不息。中国画的笔墨审美与“气”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超越具象上升到人格精神层面的“气韵”,是评判中国写意画的最高标准。表达世间万物与人的心性想通,展现“生机勃勃”的生命之美,是中国文化艺境中最本质的审美取向。中国写意画正是通过笔墨的“书写性”产生线条的丰富质感与律动,形成画面的“气韵”之美来表达艺术家对万物生命关怀,呈现艺术家生命情感的当下状态,由此形成了中国画笔墨对“生”的推崇的独特审美功能。《人物速写之一》68x139cm创作时间:2024年我在这几年人物画创作实践中,尝试把这种理解与中国传统“阴阳五行”思想的感悟相融合。中国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生克的思想认知世界是一种智慧,比如中医的实践原理认为,“木火土金水”对应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脏与六腑由互为阴阳。五脏之间、五脏与六腑之间相生相克、互为表里。中医治病实质上是通过“补”和“泄”等手段,来调理身体的“阴阳”失衡过程,促使身体达成阴阳相对平衡的健康状态。写意画画的道理亦应如此,中国写意画既是关乎“心性”的学问,更是强调实践的功夫,应该可以把形而上的“笔墨审美”思想,与形而下的“笔墨实践”相结合,让“笔墨审美”变得可感可知易于把握,可以把“木火土金水”理解为笔墨的五种“气质”:“木”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理解为笔墨审美的“松动之气”;“火”为焰上,取火之势形成笔墨审美的“势气”;“土”的审美特质为厚实、包容、接纳,形成笔墨审美的“厚重之气”;“金”的审美特质为有力量的“金石气”,形成笔墨审美的“骨气”;“水”之审美特质为“润下滋养”,形成笔墨审美的“润气”。《人物速写之二》68x139cm创作时间:2024年如果一幅写意作品,五行之气俱全,一定是好作品,“五行之气”缺一、二尤可以观,“五行之气”如果缺三、四则不足以观。而遍览历代名家的优秀写意作品,往往都具备上述五个方面的审美气质。艺术家如果理解了笔墨审美的五种气质,可以对应“五行生克”的原理,帮助自己日常的艺术实践与创作。经过多年的孜孜探索,这一原理已然成为近年来我理解大写意人物画笔墨的主要审美取向,初步形成了从创作实践到理论建构的自洽性艺术创作思想,并自觉运用在近几年来的大写意人物画创作之中。《人物速写之三》68x139cm创作时间:2024年写意画离不开书法,“书写性”是写意画的魅力所在,我笃信唯有“书写性”才是中国写意画的康庄大道。我每天花在书法上的时间比绘画的时间多出许多,而行草书是主攻方向,最近的人物写生,尝试追求在书写中速写,应笔生发、随形起止的写生实践,尝试高度理性与极致性情的高度结合,在书写过程中摸索笔墨“五行之气”生克原理。以期望形成一种“道”与“技”可能的结合方式。作品欣赏《人物速写之四》68x139cm创作时间:2024年
《人物速写之五》68x139cm创作时间:2024年《人物速写之六》68x139cm创作时间:2024年《人物速写之十一》68x139cm创作时间:2024年《人物速写之十二》68x139cm创作时间:2024年《人物速写之十四》68x139cm创作时间:2024年《人物速写之十五》68x139cm创作时间:2024年《人物速写之十六》68x139cm创作时间:2024年《人物速写之十七》68x139cm创作时间:2024年《岜沙吹芦笙的汉子》138x68cm创作时间:2023年《高坡人》68x138cm
创作时间:2023年
刘一意,贵州长顺人,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贵州画院副院长,贵州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甲秀文化”人才,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