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只有娱乐圈的明星才会被人记住?
一个央视的主持人,他的离开,一样能让人唏嘘不已。
寒窗苦读,终成名嘴你相信吗,一个从小被邻居叫做“小播音员”的少年,真的能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央视的舞台。
九十年代,当别的孩子还在疯玩的时候,顾国宁已经开始对着《新华字典》练习发音,模仿《正大综艺》的主持人。
别人用坏一台复读机,他用坏三台;别人写十本笔记,他写二十本。
就这样,他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拿到了进入央视的通行证。
在央视电影频道实习的时候,他第一次见识到了这个行业的残酷。
为了一个开场白,对着反光的地板练了47次。
前辈丢掉的提词卡,他捡回来反复研究。
2001年正式入职央视后,顾国宁就像一台精准的瑞士钟表。
为了准备三农专题节目,他连续三个月凌晨四点核对农业数据;主持《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前,他把《辞海》里的生僻字手抄了三遍。
那个时候,别的同辈主持人忙着经营自己的社交账号,他的微博还停留在2015年的工作照。
他的世界里,好像只有工作。
突遭变故,人生崩塌2017年,顾国宁的人生轨迹突然被改变。
他的父亲,那个曾经在钢琴边为他打拍子的严厉教授,被确诊为癌症。
顾国宁开始在北京的演播室和病房之间来回奔波。
西装口袋里,常年装着止痛药和排班表。
2018年除夕夜,他在《“据“说春节》直播结束后,狂奔向太平间。
雪地里,散落的台本被泪水晕染成团。
你可能想象不到,一个在台上光鲜亮丽的主持人,在背后却承受着这么多的痛苦。
生活并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
长期的高压让他的婚姻也出现了裂痕。
2022年离婚协议签署那天,他独自在演播室重播了二十遍《新闻联播》的片头曲。
或许,在那一刻,他想的不仅仅是婚姻的失败,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吧。
2023年夏天,央视官网主持人名录更新,那个曾被标红加粗的名字悄然消失。
顾国宁离开了央视,带着母亲搬进了通州小院。
他开始转战幕后,指导学生播音。
可命运并没有放过他,一次指导学生播音时,他突然咳血。
2024年秋天,顾国宁发了最后一条短视频。
视频里,他消瘦了许多,逗弄着一只金毛犬,背景音是字正腔圆的《新闻联播》重播。
没过多久,噩耗传来。
中传播音系的教室里,响起了学生们集体朗诵《岳阳楼记》的声音。
微博热搜上,#顾老师话筒没关#的话题持续沸腾,六百万人重温他主持的经典片段。
他的同行们说他“完美主义“,又“温柔较真“。
有编导晒出他批注的台本,每个标点符号都用三种颜色区分语气;清洁阿姨记得他总会弯腰扶起倒地的道具牌。
关于他的病因,人们猜测纷纷。
但更多的人,在他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截图里找到了答案——那张凌晨三点的直播间照片配文:“当光追上声音的时候,我们都在时间里奔跑。
“
这句话,或许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他一直在追逐着光,即使到了生命的他也没有放弃。
顾国宁的微博永远停更在了秋日暖阳里,那只金毛犬如今趴在新主人膝头打盹。
中国传媒大学的银杏大道上,总有学生驻足凝视优秀校友墙上的证件照。
某个平行时空里,或许有个少年正将《新闻联播》录成卡带,钢琴盖上摊着写满批注的《播音发声技巧》。
顾国宁走了,但他的故事,他的精神,会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
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即使命运交响曲不是单音轨行进,即使掌声与叹息声渐弱,真正回荡的永远是追逐微光的姿态。
他的一生,或许可以用《岳阳楼记》里的一句话来概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无论遇到什么,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只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走到生命的尽头呢?
难道真的是天妒英才吗?
或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这个社会给了那些努力追光的人们,足够的支持和关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