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服和戏服、60后和00后……当这样的反差出现在茂腔舞台上,立马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57岁茂腔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张成冰和4位徒弟带来的创新茂腔节目《一脉相传》,凭借婉转的唱调、创新接地气的表演,让观众连连拍手叫好。
这是1月17日晚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演员们在西海岸新区工人文化宫,为观众带来的年度大戏“梨园迎春”中的一幕。
这场演出结束后,他们又继续投入到1月22日的下乡演出中。直到1月24日,张成冰才有时间坐下来和记者聊一聊茂腔剧团和茂腔传承的故事。
张成冰和徒弟们
座无虚席的演出1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西海岸新区工人文化宫,第一次见到剧团里的成员。为了第二天年度大戏“梨园迎春”达到最好效果,他们提前就开始彩排。
在连着后台的一个小房间里,茂腔的演出道具已经摆放好位置。一根长杆上挂着刺绣精美的戏服,桌子上的盔头也是各式各样,有当官的戴的官帽,有女子带的凤冠,还有的盔头上有两根长一米多的羽毛,这都是代表不同的角色。
台上的光芒万丈,是背后看不见的汗与泪。
演出前,陈晓帮着女演员绑盔头
22岁的陈晓是刚来剧团的实习生,演出的第一个节目就是他以武生扮相亮相的《百花齐放春满园》,他早早就来到剧场彩排。换上厚底靴走上台,陈晓立刻进入角色,眼神变得凌厉起来。他转着长柄刀从胸前耍到背后,随着锣和鼓的节奏变换着动作。
可从台上撤下来,他却心事重重。“这个地板太滑了,好几个动作都定不住,我怕到时候换上十几斤的行头会滑倒。有几个动作没卡上音乐,这样上台肯定是不行的。”
陈晓开始画武生妆
说罢,陈晓直接脱下了羽绒服,走到走廊的镜子前,拿着长柄刀又耍了起来。此时剧场的温度也就不到10摄氏度,记者看到他的手都冻得发紫,数拍子的口里呼出的都是白气。“一个动作不行就再重复,一组动作不行就重新练,艺无止境。”陈晓这么倔,其实是有一个原因的。“在学校毕业演出前,彩排一个翻跟斗的动作失误摔伤了腰,导致上台那天很多动作都没有做到完美。这场演出也成了我的一个遗憾,当时我就告诉自己,以后的舞台不要给自己留遗憾。”
与此同时,姜景皓和师父张成冰的节目《古韵今生》刚刚彩排完。一下台,姜景皓就“缠着”师父再指点一下自己的动作。
师徒节目《古韵今生》
“定住,别动。”张成冰他走到姜景皓面前,用手指着姜景皓动作不标准的地方,“右腿绷直,手抬起来,腕压下去。好,保持住,一会再来一遍。”
这天,他们一直彩排到晚上10点。
第二天演出前三个小时,演员们彩排完就开始化妆、换装。收拾完,大家就蹲在走廊的台阶上,或是站在窗台边,简单吃两口盒饭。“我一般演出前不会吃太多,因为头上的绑带会提得很紧,吃多了容易吐。”陈晓说。
17日晚上7点半,演出正式开始,近500人的观众席几乎座无虚席。茂腔婉转的唱调、接地气的表演让观众听得入迷,演到高潮时,时有观众高举双手,拍手叫好。
姜景皓
张成冰和姜景皓师徒二人的舞台剧《古韵今生》充满创意,讲述的是徒弟贪玩,不好好学戏曲反而痴迷说唱,当他有一次机会穿越回古代,认识到了茂腔以及其他非遗的魅力,他才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这场剧,14岁的小观众王昆皓都听得直起了腰板,眼里噙着泪。“这是我第一次来听茂腔,我觉得表演形式很创新,内容也很有深意,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说。
一个半小时的演出结束,还有一些观众坐在位置上回味,迟迟不肯离去。“我们从江苏到青岛来两年时间,平时89岁的老母亲就喜欢听戏曲,这是我第一次带她来听茂腔,我觉得每个节目都很震撼。”观众姚宇新说。
据了解,“梨园迎春”是西海岸新区茂腔重要文化活动品牌,也是全区戏曲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品牌活动之一,自2014年创建以来,已成为新区戏曲靓丽的文化名片。
张成冰教徒弟们唱茂腔
散了又重组的剧团在演出中,张成冰和自己的四个徒弟共同演绎了一段茂腔《一脉相传》。这出戏在服装选择上也充满细节,张成冰身穿西服,而徒弟们人人都穿着戏服。“这样穿,意思其实就是茂腔已经由我传给了我的徒弟们,他们要接过这个接力棒。”张成冰说。
这场演出结束后,他们又继续投入到22日的下乡演出中。直到24日,张成冰才有时间坐下来和记者聊一聊他的故事。
张成冰是茂腔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现在剧团里面年纪最大、资历最深的演员。
收徒仪式
徒弟们对师父的评价,就是一个字,“严”。
张成冰1968年生人,他从15岁就考入胶南县茂腔剧团,跟着学艺演出。“那时候很苦很苦”,他意味深长地说。
在轿车少见的上个世纪80年代,年轻的张成冰去演出就是坐着“老解放”。“那个年代没有大客,下乡都带铺盖卷,带着伙房,坐的是老解放。装上箱以后,我们带着铺盖卷就坐在大车上。”他说,这个年代已经算很好了,至少有汽车。在上个世纪70年代演京剧那会儿,前辈们都是骑自行车,拖着拖板车走很远的路。
过完年,有时候正月初二就得从家走,到日照、潍坊去演出卖票,演到麦收季节再回来,小半年不能着家。“老演员多数分到当地的剧场的宿舍,年轻人就铺开铺盖睡在后台。礼堂很冷很冷,那个年代哪里有现在的条件好。”
一个月25元的工资,张成冰要拿出14元买两双练功鞋,吃饭就得精打细算。“吃饭就花一毛五分钱,五分钱的馒头,一毛钱的咸菜,其实根本吃不饱。”那时候张成冰体重也只有120来斤。
张成冰在指导徒弟动作
当时考核很严格,每个月都有考核和淘汰。和张成冰一批考进来的男女共有30人,最后通过考核的只有4个,就剩他一个男的。
刚成立茂腔剧团的时候,也是茂腔的鼎盛时期。“一天演4场,场场爆满,你猜怎么着,走廊还得加座,走廊的座也得买票。”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撤县设市,成立胶南市艺术团。随着歌舞的盛行,茂腔衰落,茂腔演员全部被分流,那时是茂腔剧团最低谷的时候。
但张成冰不走,他说,“根和魂在这,不想走,怕以后唱不了了。”挺了几年,到最后工资都发不下来,为了生计,张成冰还是妥协去了化工厂。
直到1996年,歌舞也走了下坡路。为了重振这个市场,茂腔老艺术家王淑贤被派回到团里去干团长,也正因此,她把当初的4个人又召集了回来。“所以其实茂腔能走到今天,王淑贤老师功不可没。王淑贤也算是我的老师,她去年离世了。走之前我还带着我的4个徒弟去看望她,王老师说茂腔走到今天她也放心了。”
张成冰的4个徒弟中,有从小培养的,也有半路出家的。“我徒弟有两个是跨行过来学戏,但戏曲要求和声乐、舞蹈都不一样,戏曲要有个头,还要有形象,要有肢体,还要有嗓子,包括眼神、表情,要求得太全面了,所以培养个戏曲演员很难。”他用手比划了比划说,“至少五年。”
所以说他对这些年轻人,就是一招一式从基本功开始抓。教唱腔,每一个字的音调他都标好,一个字一个字地教。这也是为什么徒弟们说他“严”。
作为一名从业40多年的老茂腔人,为了传承,他深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退休我还带他们,我不可能不管了。只要徒弟有疑惑,只要我活在这个世上,我都得为他们服务。”还有3年退休的张成冰说。
节目彩排
那些跨行而来的“00后”徒弟们张成冰的徒弟里,耿涵和相心程都是1998年生人,姜景皓年纪最小,2000年生人。
耿涵从15岁就被选到潍坊学院去学戏曲,回忆起早些年,她幽默地说,“哎呀妈呀,吃得苦可老多了。”
真正讲起学茂腔的那些日子,爱笑的她神情也严肃了起来。打小起,耿涵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那时候剧团总是去他们村里唱茂腔,奶奶带着她场场不落。尽管爱听,没有过任何舞蹈基础的她学起来也很不容易。“15岁骨头都定型了,学起来也不好学。练劈叉,横叉、竖叉,腿上都是青。哭都是家常便饭,一天疼得掉眼泪都得掉20来次。一年左右,竖叉横叉下腰基本上能完成了。”
最严重的一次伤,是耿涵在倒立时掉下来把锁骨摔骨折了。“我们练功管靠墙倒立叫上顶,有节课说要大练,我心里也打怵,本来我上顶不是很好。当时脚没靠住墙,一下子掉下来就直接锁骨骨折上医院了。”
说起入这行的原因,也是受到奶奶的影响。“我奶奶是2012年去世的,对我来说打击很大,成绩也一落千丈,当时正好父母看到了有个统一培养的机会就给我报名了,没想到选上了。我是2013年学的戏,现在想想也是和这行有缘分。”
毕业后耿涵就进入剧团跑龙套,有时候忙一年就为演好一出戏。“我排《小姑贤》那阵,一整部戏下来用了一年时间,光听就得听了成千上万遍。当时刚到剧团来接触第一部戏挺痛苦的,因为每一个字它都有自己的调。”
让她心里耿耿于怀的一件事是有一年在出演《赵氏孤儿》时,家里的一通电话犹如晴天霹雳。“当时距离开场还有几分钟,家里突然给我来了个电话,说爷爷病危了。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感觉自己演不了了,但是戏大于天,你不能闪了这个戏。在台上我的嘴都是硬生生咧开的,演完就往回蹿,路上哭得不成样了,但还是没能看见爷爷最后一面。”现在爸妈常来看耿涵演出,感慨最多的就是,如果爷爷奶奶能看见,他们得多欣慰。
从十八九岁入团,到如今也已经七八年了,耿涵也能自己担起一些老生的角色了。
相比于耿涵,相心程和姜景皓都是团里新人,才入团不到一年。
相心程大学是学美声的,跨行到戏曲,基本要全部放弃之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发声位置就不一样”。“当时做出跨行这个决定的时候,我在床上躺着发呆了好久,因为我从高一开始学美声,那时候已经8年了。”
其实,新的领域也意味着新的机遇。
她跟着师父张成冰一个字一个字的练,百十来字的唱段加上动作学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我第一个学的唱段就是梨园迎春里面唱的《日落西山》,跟我大学的美声就完全是两回事儿,学美声可以摁着钢琴弹出调,戏曲就没有,只能跟着师父一个字一个字的唱。”
相心程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行当,每当换上小生的行头,“我就觉得自己贼帅”。
姜景皓大学学的是音乐表演,在4个徒弟中,师父对他要求最严格。
张成冰曾经跟他说,“要想学好得笨鸟先飞”。他记住了这句话,每天都提前一个半小时到练功房练功。
“梨园迎春”是他参与的最大型的一场戏,也是他第一次作为主演上台,对他来说,最难的就是《古韵今生》里一套戏曲的动作。“如果想把动作做得好看,那不是一日之功,我就一直担心动作做得不好看。所以演出之前我让师父再给我指点指点,可能平时大家下班了,我自己会在排练厅里稍微再练一练,起码要把那个动作做得圆滑、好看一些。”
第一次上台时,姜景皓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现在已经自如多了。“如果说能通过我自身的努力让更多年轻人去知道了解茂腔,把这个东西慢慢发扬壮大,我肯定是有一种文化传承的自豪感。”他说。
像这样的师徒在剧团里还有团长王旭和他的徒弟徐磊。徐磊也是“00后”,他现在已经从师父手中接过来乐队主弦京胡的担子。他和耿涵一样,是选出来去潍坊学院委培的一批人。“我原本是吹葫芦丝的,听他们说京胡是一把手,所以我心里就有点想挑战这门乐器。”
徐磊的左手大拇指上,有一块硬币大小的老茧,是拉京胡留下的。“练基本功一开始要拉空弦,一直拉两个音符,不仅枯燥还很困难。再就是接戏的过程也不简单,我也得把戏背熟了,才知道哪个地方起什么唱腔,演员什么情绪脑子也得记住了,才能拉出来情感。”
现在全剧团一共有60人,35岁以下的演员占了大半,光“00后”就有十几人。几百年来,茂腔从盛极一时,到无人问津,再到重新兴盛起来,是一辈辈茂腔“老人”永不言弃,更离不开一代代茂腔“新人”挑起大梁。
去年,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西海岸新区多家学校。“传承传统文化是动态传承。优秀传统就要保留,也要符合大众审美,融入现代元素,让孩子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从2025年开始,我们要把咱的古诗融入到茂腔当中去,用茂腔来唱古诗,还想用戏曲作为韵律操的音乐,做更多尝试。”剧团团长、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主任王旭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 实习生 史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