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2025年3月28日,在 JrNBA 吉林赛区总决赛中,15 岁的吉林东北虎青年队球员刘青吾(现效力于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因拼抢时右小腿撞击篮架,导致胫骨和腓骨开放性骨折。
现场画面显示其小腿严重变形...画面我真不敢看第二遍。这位小将的受伤,伤情引发广泛关注。能看到,包括保罗-乔治在内的多位篮球明星以及网络篮球达人,都在社交媒体上给了这位小球员祝福。泡椒:“刘青吾,我希望你能够尽快康复痊愈回到球场上打球。我在受伤期间学会了一个道理,伤病的磨难不会永远留下,但经历过伤病的人会成长,你会成长为一个更坚强的男人,身体和心理上都会更无坚不摧!在此,也愿他早日康复!因为画面容易引起不适,我就不回放了。在看到他受伤的视频(动图),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场地怎么可以这样?小将受伤经历与保罗-乔治当年“断腿”几乎如出一辙:场地内的篮球架与底线距离过近,没有缓冲空间供其落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吸取教训...
所有场馆完成篮架系统改造,干了很多实事,包括:采用可调节悬挂式篮筐结构,降低刚性碰撞风险。
增设红外线感应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球员与篮架距离。
季后赛场地额外增加底角防撞软垫厚度至10厘米。
篮架底座前沿至底线距离不得小于1.5米,较国际篮联(FIBA)标准增加 0.3米,为球员冲刺和落地预留更大缓冲空间。
每赛季开赛前需通过模拟人体高速碰撞测试,验证篮架抗冲击性能及底座固定稳定性。
但在我们这,好像人们还不愿意吸取教训。
看看CBA的广告牌位置,伤过几位球员了吧?多位教练、评论员都指出过了吧?
但真的改了么?
这可不是儿戏。
最后,写给爱打篮球的各位。
国家标准(GB):以《GB/T 19851.11-2005》规定,篮球架前沿(篮板靠近场地的边缘)距离底线(端线)为1.2米,底线后方建议留至少2米安全缓冲区,防止球员冲撞受伤。
篮球架需通过抗风载、抗冲击及抗震测试,立柱埋地深度不低于1.6米,底座配重不低于 800 公斤(移动式)或混凝土固定(固定式)。
平时不管你是去接波,还是去打比赛,自己心里得有概念,得有一双发现风险的眼睛。
球场是不是有足够的缓冲区域?球架是否包裹了防撞垫?球场周边是不是有危险品?
我平时去楼下接波,总会发现一些学生,会把没用上的篮球或者饮用水瓶子,直接放在底线就开干了,这时候我都会主动拿到后面...
不要以为你打的球局没强度就没事,太多的受伤,都是侥幸心理的结果。
哪怕是球场上有几片树叶,我希望你都能主动拿开。
我们这篮球落后,很多时候落后的不只是成绩,还有各方面的,比如规避伤病意识。
别总说篮球比赛受伤是难免的,那得看具体什么事...
愿悲剧不再重演,祝大家健健康康打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