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历史文献还是在现代影视剧中,“太上皇”和“太上皇帝”这两个词汇经常出现,但是由于仅一字之差而常被混淆或相互通用。那么,两者是否可以互换使用,存在哪些差异,又该如何界定?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太上皇”这一称谓,最早出现在二十四史之一的《史记》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了“皇帝”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并尊称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于是,庄襄王即嬴异人,成为首位获得“太上皇”尊号的人。在当时,“太上”这个称号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彰显了极高的尊贵。不过,那时的嬴异人已经逝世多年了。
纵观历史,刘邦之父刘煓是首位在世时被封为太上皇的人,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成为帝王,而被尊为太上皇的人,用现代的流行语形容,那就是“躺赢”。刘邦登基后,每次拜访其父刘太公(即刘煓)时,刘太公都以臣子之礼相待。他认为尽管皇帝是他儿子,但也是君主;而他虽为皇帝的父亲,却仍是臣子,以此强调君臣关系的重要性。刘邦觉得不妥,在他看来,既为龙的化身,其父也应有相应的尊称,因此下旨尊刘太公为太上皇,以彰显其尊贵地位。
秦汉时期“太上皇”是一种尊号,表示荣誉,但并不是真正的皇帝或政治决策者。东汉蔡邕和初唐颜师古都曾指出,“太上皇”不参与政事,非天子。可见,这个称号仅仅是当朝皇帝对父亲的尊称,并没有实际的决策权。
汉代以后,“太上皇帝”这一称号开始出现,指的是那些退位后仍保留一定权力的皇帝。例如,十六国时期后凉的吕光、北魏的拓跋弘、北齐的高湛和唐朝的李旦等在退位后都自称为“太上皇帝”,并继续处理国家大事。这表明“太上皇帝”在退位后仍具有高于当朝皇帝的权力。
在古代,“帝”的权力要远远大于“皇”。从二者比较来看,“皇”是虚幻缥缈的,而“帝”则拥有实权,所以皇帝也可以简称为“帝”。这样来看,“太上皇”中的“皇”字,也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名誉上的虚衔。
或许是“太上皇帝”源于“太上皇”的缘故,在历史记载中两者常有兼用、混用的现象,尤其在《宋史》中最为明显。例如,《高宗纪》中宋高宗赵构退位时自称为“太上皇帝”,而《孝宗纪》中则描述他曾以“太上皇”的身份前往德寿宫和天竺寺。同样,《光宗纪》中也提到过宋光宗赵惇退位后被称为“太上皇帝”,而《宁宗纪》中却又用“太上皇”指代他。这种不一致的用法在史料中造成了混淆。
在史料中,根据“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本意,前者仅指皇帝之父,不掌权;后者既是父亲也是皇帝,握有实权。例如,清朝乾隆帝对禅让后的尊号就极为重视,退位前曾下发谕旨:“朕於明年归政后,凡有缮奏事件,俱书太上皇帝。其奏对称太上皇。”意思是说,凡是正式文件应使用“太上皇帝”的称谓,口头交流则可简化为“太上皇”。可见,乾隆帝至死都未曾放弃权力。
南北朝时期,“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称谓出现了多样化,可谓五花八门。例如,北齐后主高纬被称为“无上皇”,北周宣帝宇文赟自封为“天元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先后被尊称为“上皇天帝”和“圣皇天帝”,唐顺宗李诵被称为“应乾圣寿太上皇”,宋徽宗赵佶被尊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西夏神宗李遵顼自号“上皇”。经研究后发现,仅含“皇”字的尊号通常不掌握实权,属于“太上皇”类别;而同时包含“皇”和“帝”二字的尊号,则会涉及权力,应视为“太上皇帝”。
在中国历史中,“太上皇”或“太上皇帝”共有20多位,其中西晋司马衷、宋朝赵构和清朝弘历三位最为特殊。
司马衷是历史上辈分最低的太上皇。太上皇通常指皇帝的父辈或祖辈,但司马衷却是被其叔祖封以太上皇。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即“八王之乱”期间,司马懿的第九子赵王司马伦篡位,迫使晋惠帝司马衷退位并被囚禁于金墉城。为了掩饰其篡权行为,司马伦给族孙司马衷封以“太上皇”称号,这一做法成为历史笑柄。不过,这种局面并未持续太久,司马衷后来复辟,而司马伦则被处决。
赵构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太上皇帝。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时年56岁的宋高宗,虽然正值壮年,但却以“老且病,久欲闲退”为由,传位给皇太子赵眘,并自称为“太上皇帝”。此后,他继续太上皇帝职务长达25年,直至81岁高龄去世。实际上,赵构之所以在盛年选择禅让,并不是因为年老多病,而是与对赵眘的施恩、个人的求生欲望以及对金国政策的转变等多重因素有关。
弘历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上皇帝。他在位60年后,内心矛盾重重,既想继续统治国家,又不愿超越祖父康熙皇帝的61年纪录,因此选择禅让给太子永琰。不过,乾隆退位后仍掌控军国大事,嘉庆皇帝永琰尊他为太上皇帝并接受其指导,直至乾隆去世,之后永琰才开始亲政。
在封建社会,皇位终身制下,中国古代的“太上皇”与“太上皇帝”禅位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对周边国家,特别是越南陈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为防止争夺皇位引发内乱,陈朝实行了太上皇与皇帝“二主共治”的制度,并成为该朝代的专属定制。
越南古代史家吴士连在《大越史记》中提到,陈氏家族的传承方式与中国的“太上皇帝”制度有相似之处。例如,当子嗣成年后,会继承皇位,而父亲则退居“圣慈官”,以“上皇”身份共同参与政事决策。这种传承方式确保了国家权力的平稳过渡,同时也体现了对前任君主的尊重和敬意。
但是,越南陈朝的皇帝在禅位后多数被尊称为“太上皇帝”,而不是“太上皇”。这一称呼的差异表明,“太上皇”与“太上皇帝”在越南的历史和文化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两者在字面意义上相似,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权力传承和尊称的不同理解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