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四百四十八期:王氏,不够温柔,不懂诗词,可她却是一个有内秀的女人。
01
都说古代是盲婚哑嫁,造成了很多不幸福的婚姻。
所以,与林噙霜自由恋爱的盛紘,将她视为珍宝,宠爱妾室林噙霜的孩子胜过嫡出的孩子。
梁晗也是对春舸动了心,才会导致墨兰过门后,执着于斗趴春舸,痛失了两个孩子。
然而,事实上并不只是这样的。
原著中,王氏被亲姐姐康姨母撺掇给盛老太太下毒后,就去了宥阳。可是,王氏只离开几日,盛紘就觉得寂寞,还对长柏幽幽说了句:“你娘本性不坏,这么多年来,我也有对不住她的地方。”
所以说,王氏是有内秀的。而这个女人,想与王氏比肩,差点害了自己的亲女儿。
02
肱股之臣的嫡女PK商贾之家的庶女,让她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昨天,小仙儿想到一件趣事。
小仙儿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读书时没有学一门特长,比如舞蹈,比如美术。
甚至,在小仙儿的认知里,学习舞蹈和美术,都是不务正业。
小仙儿的一个同学,父母曾是老师,后来双双辞职,开起了摄影工作室。
她学习成绩不错,却在读高二的时候,选择学习画画。要知道,没有基础,她相当于从0开始。
两年的学习,她通过特长生的渠道,考入了重点美院,有了更好的发展,也接触了不一样的世界。
还有一个同学,父母都在体制内,她大学毕业后,考了编制。如今,夫妻两个人都在体制内。
再来看看,父母对小仙儿的路线规划:大学毕业——去商场卖鞋或卖衣服——结婚——辞掉工作,照顾孩子老公。
小仙儿知道,父母很爱我,他们尽了全力,给小仙儿最好的生活。可是,他们都是农民,没有什么认知。
他们不觉得当了村长,也是踏入了官场,在他们看来,老师、医生、公务员这些职务,是我们这个阶层无法攀越的顶峰。
所以,小仙儿对未来也很迷茫,换了很多工作后,最后用自己的爱好,来谋生。
我们三个人,从学习成绩上来讲,最开始是不分伯仲的。让我们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是父母的认知,最后,小仙儿输了。
说了这么多,咱们言归正传,来说说王氏和这个神秘的女人。
其一,出生时,她就输了。
王氏,不用小仙儿多做介绍了,父亲是历经三朝不倒的股肱之臣,母亲是诰命加身的贵妇,哥哥仕途平顺,姐姐是康家的大妇。
虽然,王氏是低嫁,可探花郎留给盛紘的产业,够他们三辈子衣食无忧;盛紘的官职不高,却因为他左右逢源,自己又上进,官位平稳上升。
换句话说,只要盛紘仕途顺遂,王氏讨个诰命也是有可能的。
处处要与王氏比肩的这个女人,是盛家大房盛维的妻子李氏。她出身在商贾之家,还是一个庶女。
古代对等级地位,划分的十分明确:士农工商。
所以,不管李家多么有钱,李氏的夫婿多么善于经商,李氏都处在排名最末尾的商贾之家。
其二,王氏是低嫁,李氏是高嫁。
盛紘求娶王氏的时候,王老太爷觉得盛家只有孤儿寡母,不想允亲的。是王老太太相中了盛紘,劝着哄着,将王氏嫁入了盛家。
李氏与盛维能成婚,是因为李老太公和盛老太公活着的时候,为子孙定下的婚事。
当年,盛维的爹宠妻灭妻,家产几乎败尽,好在李老太公为人厚道,还记着当初和盛老太公一起发财的情分,便做主把孙女嫁过去。
可是,李老太公的儿子儿媳不乐意,中途插手换了个庶女过去。这个庶女就是李氏。
若是盛维的爹没有把家产败尽,李氏是没有机会嫁入盛家的。
王氏和李氏的婚后生活也是不一样。李氏要服侍婆婆,伺候夫婿,操持家业,照顾孩子。
王氏对婆婆盛老太太不闻不问,只管家理事,照顾孩子,顺便和林噙霜Fighting。
其三,李氏和王氏的恩怨。
商贾之女与重臣之女,本来不在一个赛道上。奈何,王氏嫁给了盛紘,李氏嫁给了盛维。
盛紘和盛维虽然是堂兄弟,却因为盛老太太对盛维的娘盛大老太太有恩,又因为兄弟俩年少时都吃过各自父亲宠妾灭妻时的苦。所以,兄弟俩的感情非常好。
即使没有这层关系,堂兄弟之间,也是要走动的。
王氏出身高,性格憨直,不会隐藏情绪。所以,她瞧不上商贾出身还是庶出的堂嫂,回宥阳老家时,给李氏甩了几次脸色。
李氏嫁给盛维后,盛维的生意越做越大,婆婆省心,儿女成才。不管什么时候,金钱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被人捧着的李氏,对王氏的态度很不满。而且,盛维每年都给盛紘和王氏成车的送钱财。
心里窝火的李氏思来想去,得出一个结论——自家也出个官老爷,就不用仰仗盛紘的鼻息,也不用看王氏的脸色了。
恰好,宥阳出一个十二岁就考上秀才的神童,名叫孙志高,还被算卦先生预言,孙志高有宰辅之命。
于是,李氏将嫡长女盛淑兰嫁给了孙志高。
03
从“十里红妆”嫁女的那一刻,李氏就输得彻底。
从原著的细节看,淑兰与华兰的年岁应该上下差不了2岁。但是,从李氏和王氏对女婿条件的要求,李氏就输得彻底。
其一,华兰虽然是高嫁,王氏希望的却是女儿幸福。
华兰及笄后,三个上门求娶的人家,都是非富即贵。盛紘和王氏斟酌再三,为华兰选择了袁文绍。
因为,袁家是伯爵府,有爵位护着,若是袁文绍仕途不顺,至少有个伯府可以依附,若是袁文绍争气,将来一样有荣华富贵等着华兰。
而且,在盛紘和王氏的眼里,只要华兰能嫁个有担当的男人,就能夫妻和睦琴瑟和鸣。
其二,淑兰低嫁,李氏却希望孙志高带着盛家出人头地。
孙家是靠着孙母一个人,给人浣洗赚钱度日的。孙志高考上秀才后,孙母就以“书香门第”自居。
所以,淑兰带着十里红妆嫁到孙家去,让孙家人住上大房子,过上呼奴唤婢的生活后,他们不仅不感恩淑兰和盛家人,反而将盛家和淑兰的脸面踩在地上狠狠摩擦。
其三,对比李氏输给王氏的原因,是眼界和地位的关系。
其实,输在起跑线上,并不是丢人的事情,怕就怕一心求胜的心里。
首先,华兰能轻松嫁入富贵人家,淑兰却难了。
盛紘虽然官,可古人看重嫡女。所以,华兰就是不入伯府,也会嫁到一个和盛家条件差不多的人家。
衣食自然是无忧的。
相比之下,同样是盛紘的女儿,只因为是庶出,墨兰能匹配的人家不多,所以,盛紘在众多候选人之中,为墨兰选择了耕读之家的文炎敬。
淑兰出身商贾之家,即使有钱,社会地位也有限。按照正常的逻辑,淑兰应该嫁到同样做生意的人家去。
可盛家不缺钱。所以,李氏将淑兰嫁去了孙家,却不想孙家母子虽然穷,却觉得迎娶商贾人家的女孩,自降了身份。
其次,在王氏看来,过舒心的日子比身份地位强。
当时求娶华兰的,还有令国公府。
王氏也想高门嫁女,自己的面子上有光,可她听到盛紘说令国公府内里侮遭不堪,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过日子,银钱才是硬货。忠勤伯府虽然被冷落过,却也有产业,袁文绍又上进,自然是不缺钱的。
所以,华兰嫁到袁家的起点,是坐在金钱堆上的。
孙家,穷。
淑兰嫁过去就是精准扶贫。
结婚过日子的人,会悟出很多实用的道理。如孙家这般,即使孙志高能步入仕途,也是需要大量银钱打点仕途的。
所以,盛家想要被孙志高带飞,从一开始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因为,那些真正的世家,是几代人从财富和人脉上的积累,才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
最后,王氏看似低嫁,实则高攀。
王氏与盛紘的婚姻,世人皆看到了王氏低嫁。却忽略了两个重要因素:
第一个因素:盛紘有钱。
盛家虽然家底单薄,可盛紘手里握着探花郎的大把产业,在京城中还有自己的豪宅。
第二因素:王氏的经历,不堪为世家大妇。
王氏小时候被寄养在做生意的叔父家。叔父婶婶虽然很宠王氏,可教她的本领也只是看账本。
待王氏回到自家的时候,王老太太觉得亏欠女儿,不对王氏做出约束,任由她野蛮生长。
于是,王氏不通文墨。
这样的女子,有些根基的世家大族都是不愿意求娶的。而王氏嫁给中了进士又一表人才的盛紘,怕是王老太爷也赢得了一波美名。
所以,王老太太对盛紘说,自己的女儿看似低嫁,实则高攀。
可这在李氏的眼中,怕只是王氏低嫁,随着盛紘从苦寒之地一路青云直上。
04
淑兰的悲剧,一是母亲李氏把一切都理想化,觉得孙志高定然能出人头地,淑兰是孙志高的糟糠之妻,定然能被孙家厚待。
二是,李氏没有调查孙家的背景,不知道孙家的品行。才导致淑兰在婆家受磋磨。
幸好,盛家人齐心协力帮助淑兰和离了。
待淑兰脱离虎口后,李氏大概也想明白了自己的错处,又将淑兰嫁去了庄户人家。
可是,李氏还有一点没有看明白。
当初,有了妒名的盛老太太守寡时,她的父母当即给盛老太太找好了婆家——时任闽浙巡抚的唐安年大人甫鳏,两榜进士,而且,唐家是松江世族。
很多人说这个世界很不公平,所以,投胎才是个技术活。可是,大千世界,每个人都犹如一粒尘埃。
与其争强好胜,倒不如安心呆在一隅,在自己能接触的圈子,做到优秀,开开心心的过日子!
关注我,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