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诸多的回忆录中,志愿军总部作战处长杨迪的《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鲜为人知的真情实况》,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客观、反响较好的一部纪实回忆录。耐人寻味的是,杨迪关于上甘岭战役的回忆,在开头和结尾部分用了两大段话,强调的是一个意思,主要就是评价上甘岭战役的指挥问题,并且他的观点相较人们传统的认知有点另类。让我们先看一下这两段话的原文:
开头部分这段是:“上甘岭之战,是在志司首长统一部署、组织、指挥下,由2个军以上的兵力,依靠志司炮兵指挥部集中大量的炮兵部队、高射炮兵等部队有力的支援,以及志愿军后勤司令部的大力的后勤供应保障下,才使上甘岭2个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小高地战斗,坚守43天,发展成战役规模的作战。如果说是某一个军组织指挥打的,这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从军事理论上来说,1个军的作战,是不能成为战役规模的作战。”
结尾部分这段是:“上甘岭之战,不是某一个军打的,也不是前线某一位指挥员指挥的,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真相的。上甘岭作战,从战斗发展到战役规模,从开始直到作战结束的全过程,都是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等志司首长及时定下决心、下达命令,部署指挥的。当然,前线指挥员也很好地执行了志司首长的意图、决心与命令。”
透过杨迪的这两段话,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三点:
第一,杨迪肯定是话里有话。
我们看,杨迪回忆上甘岭战役本来篇幅就不长,结果却用前后两大段占总共十分之一的篇幅,来重复说一件事。那就是上甘岭战役的指挥问题。指挥是战役的核心与龙头。我们在谈论某场战役时,首先想到的是谁指挥的。而关于上甘岭战役,给人的传统认知和思维定式是:提到上甘岭战役,参战部队首先想到的是15军,战役指挥员首先想到的是秦基伟,英雄首先想到的是黄继光。
透过杨迪的两段话不难看出,他是话里有话,是有所指的。这种话里有话和有所指显然针对的是,上甘岭战役关于指挥和保障的传统认知和思维定式。
第二,杨迪想说的是什么话。
帅克认为,杨迪这两段话想表达的是这样几个核心意思。
核心意思之一:战役是在邓华任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志司,统一组织指挥下打的上甘岭战役,并且这种统一组织指挥贯穿整个战役的全过程。包括“定下决心、下达命令、部署指挥”等等。
核心意思之二:战役的炮火组织准备与实施,是在志司炮兵指挥部的总协调调度下遂行的。整个战役的后勤供应保障,则是在以洪学智为司令的后勤司令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实施的。没有充分的炮火作战保障和后勤供应保障,43天的高强度战役是不可能坚持打下来的。
核心意思之三:上甘岭之所以称之为战役,最主要的是不仅是15军前期的独立参战,还有中后期12军的参战。一个军的作战至少从理论上来讲不能称之为战役。另外,参战的大量炮兵部队也都是志司统一抽调的。所以,上甘岭战役流传的是由某一个军打的,是由前线某一位指挥员指挥的,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第三,对杨迪观点的基本看法。
帅克觉得,尽管杨迪仅是个处长,但他这个处长与兵团和军的作战处长不同,他是志愿军总部的作战处长。这使他有其独特的站位和视角,能够参与并了解志愿军总部这一层面的战役筹划组织,能够了解很多战役组织指挥方面核心性内幕性情况。
我们再印证一下杨迪的观点看法,觉得他的话还是客观的,还是站得住脚的。
比如,上甘岭战役爆发后,邓华当即叫停15军重点准备的注字洞南山反击作战,这使得15军的45师很快全力投入到上甘岭战役上来。当发现战役规模越打越大时,邓华又赶紧叫停12军的休整,作为15军的预备队立即投入到上甘岭战役。当发现敌人赌气乱打,不讲战术成营成连冲锋时,邓华当即指示秦基伟要趁机大量消灭敌人,通过消耗敌有生力量使其无法长期支撑。邓华的这些决策指示,对上甘岭战役取得胜利,可以说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再比如,后人在谈及上甘岭战役的高强度时,总是免不了提及范弗里特弹药量,其在上甘岭的火力密度创造了美军战史之最。其实我军何尝不也是如此呢?整个战役期间我军共发射了40余万发大口径炮弹,平均每天将近1万发。如果没有志司炮兵指挥部的总协调与调度,这个天文数字的弹药保障量,仅靠15军亦或是3兵团肯定是不行的。
这样分析看来,杨迪的话中有话还是发人深思的。这不,央视黄金档热播的电视大剧《上甘岭》,邓华果然又被淡忘。淡忘到他这个战役的总指挥,在演职人员的排名中竟然排在了第60名,连敌方的将领、配角都排在了邓华的前面......
看来,摒弃人们的传统认知和思维定式并非易事,还需不时强力呼吁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