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品质

美日评过去 2024-05-06 01:58:46

节俭,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一种品质。和勤劳并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80后呢,就体验了从物质匮乏到现在高速发展这个阶段,但是一些刻在骨子里的节俭意识还是一直是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先从小时候的一些节俭的事情来说起,看能不能引起共鸣?

80后小时候呢,上厕所还不是卫生纸,最开始的时候都是这些书本,如何用纸,门道可就多了,草稿纸正面用完了,擦擦还可以接着用,然后实在用不了了,用反面,用了反面之后呢,如果确实已经擦不得了,然后就可以放入厕所。

当然了,这些都是一些比较零散的纸,像一些完整的书本,用途就更大了,大一点的孩子学的课本,可以让小几岁的人接着用,这样呢,就不用买新书了,所以当时经常流行借书用,如果这周边有一些岁数大的孩子,相当于是一路借过来,因为每次都差这么几年,每次都可以借借他的书接着用。

衣服和鞋子方面,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基本上老大的衣服都会留给小的穿,然后亲戚之间呢,如果穿着小了的衣服也会留给孩子小的亲戚,即便是一个人的衣服鞋子也是破了就补补,基本没有说扔掉好的衣服,就像现在这样说扔就扔了,即便是实在不能补了,然后呢,还可以把这个布条给剪碎了,不管是做成那种块块的书包,还是做成那鞋底的那个素材,都可以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学习用笔呢,当时是流行用钢笔。用钢笔呢,其实不是为了追求时尚,而是追求节俭,因为每个人都是钢笔加墨水,墨水可以重复的使用,不像现在,用水笔,甚至连笔芯都不换,用完了水笔直接换笔。

小时候的一些行为,现在长大了,很多80后都到了城市里边了,但是依然保留着很多节俭的行为,看看有没有类似的。

第一个就是垃圾袋,虽然现在垃圾袋一包也没多少钱,但是平时自己去超市啊,买的那种装菜的袋子,还有去这个快递送货的那些袋子,还有就是买衣服啊,鞋子啊,包装上那些袋子一般的都会留起来,然后当垃圾袋使用,装满了,然后就扔出去,达到一个物尽其用。

还有瓶装水,现在很多人呢,都是出去渴了就直接买瓶装水,但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呢,会自己带水,即便水杯不方便,也会把之前用过的矿泉水瓶,然后家里灌上水,带出去,实在不行了再扔,

家里的水也是循环利用,比如说洗脸的水可以存下来,然后不管是拖地还是冲马桶都是可以二次利用的。

还有就是吃剩下的饭菜,基本上如果当时吃不完就会留到下一顿热一热,再接着吃,就是习惯不好,但是很多情况都是这么做的。

还有就是一些包装盒,纸盒子,瓶子这些,特别是有老人的都会把它收起来,甚至还有人去垃圾桶去捡这些东西,捡完之后呢就可以定期送到废品站去卖些钱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原因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穷怕了,所有东西都想着能够充分挖掘它的价值,这和现在西方国家的浪费的行为是大相径庭的。

0 阅读:0

美日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