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浮萍防控,草鱼混养方案,珠江口,生态控藻法

晓景养殖 2025-02-23 10:55:46

青虾浮萍防控,草鱼混养方案,珠江口,生态控藻法

在珠江口的养殖环境里,有多种养殖方式值得探讨,尤其是青虾、浮萍和草鱼的混养方案。青虾在当地水域有不少养殖户涉足,它肉质鲜嫩,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虾体一般长到3 - 5厘米就可上市售卖,一亩池塘产量能有几百斤呢。然而,养殖中存在不少痛点,像青虾容易受水质变化影响,一旦水质不佳,就容易出现疾病,这可让不少养殖户头疼。

浮萍呢,在珠江口的水域里常常能见到它的影子。它繁殖速度特别快,要是不管它,很快就能长满一片水域,这样就会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空间和光照。而且浮萍要是太多,水质也会变差,氨氮等有害物质积累增多,不利于青虾等水生物的生存。

草鱼在这边也有养殖,它体型大,肉质厚实,营养价值高。但是在混养的时候也有麻烦事儿,比如说草鱼食量比较大,吃水草很快,要是水草控制不好,就会破坏池塘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到青虾。在这样的养殖环境和需求下,就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混养方案。

我在珠江口有位朋友是老养殖户,他就碰到了这些问题。以前光是注意青虾养殖,没太管浮萍,结果浮萍长泛滥了,青虾因为溶氧量下降死了不少。后来他又单纯养草鱼,没搭配好水生植物,水草被吃得光光的,水质很快就不行了,草鱼开始生病。

我就给他出主意,说可以试试青虾浮萍防控下的草鱼混养方案,用生态控藻法试试看。首先,咱得控制好浮萍。可以引入一些吃浮萍的水生植物,像凤眼莲,它对浮萍的抑制作用挺明显的。凤眼莲在南方生长非常旺盛,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一个月就能长得遍布一大片水域。它能把浮萍遮在下面,不让浮萍得到足够的光照,生长就会受限。

然后再说说青虾的养殖。珠江口水里有很多天然的饵料,像藻类、浮游生物啥的,很适合青虾生长。但是要注意调节水质,每15 - 20天就得检测一下水质,确保ph值在7.0 - 7.5之间。青虾很娇气,水温过高的时候很容易应激,珠江口水温在夏季能到30多度,这时候就得适当增氧,防止青虾大批死亡。

草鱼养殖也要讲究策略。在珠江口的池塘里,草鱼可以和少量的鳊鱼、鲢鱼混养在一起,比例大概是3:1:1。鳊鱼吃草鱼的残渣剩饵,鲢鱼可以吃多余的浮游生物,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小生态系统。草鱼苗投放的时候,要根据池塘面积和水深合理投放,一般每亩投放2000 - 3000尾左右就行。

我同事在珠江口的养殖场里就这么干了。他的养殖场面积有5亩,以前因为浮萍泛滥和水质不好,青虾产量低还死鱼,经济效益上不去。后来他按照这个混养方案,种植了一些浮萍的天敌水生植物,像菱形藻,菱形藻生长比较缓慢,但是对水质净化效果很好,一个月能让水质保持不错的状态。

还种了适量的菹草,菹草耐寒性比较强,在珠江口冬天的低温环境下也能生长,它可以吸收水里的营养物质,防止富营养化。同时,他对草鱼进行了合理饲养,每天定时定点投喂,每天的投喂量大概是草鱼总体重的3% - 5%。而且,在鱼塘周围种上了杨树,夏天树影投射在水面上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减少水体温度变化对鱼的应激。

在这几年的养殖过程中,他发现从冬天的休整期到春天养虾苗的时候,水质稳定,鱼虾生长顺利。经过了大概3年的时间,他的池塘养殖效益大幅提高。青虾产量能达到亩产800斤左右,草鱼的数量也稳定增长,体重也达到了上市规格。而且因为生态平衡,他不用经常用药来预防鱼病,节省了不少成本。

那有人可能会问,在珠江口不同的区域是不是这个方案也有差异呢?珠江口有很多鱼塘,有的靠近海边,海水涨潮退潮会影响水质,在这种地方,要注意排水的顺畅,防止海水倒灌带来更多的污染。而且靠近海边的养殖塘,水中的盐分含量可能会有变化,这对鱼虾的生长也有影响。比如在高盐分时段,要适当提高水体的含氧量,因为这个时候鱼虾的新陈代谢可能会加快。

又有人说,浮萍的生长速度太快,在生长旺季很难控制啊。确实是这样,浮萍繁殖能力惊人,高温季节,3 - 5天就能繁殖满一个小池塘的部分区域。除了用前面说的那些水生植物控制,还能用机械打捞的方式。每天用专门的打捞船,清理池塘表面和深处的浮萍。不过这种人工成本比较高,在养殖成本核算的时候得考虑到。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珠江口的养殖池塘可以构建成一个小的生态群落。像莲藕这种水生植物就很不错,它能净化水质,还能为青虾提供遮蔽的地方。莲藕在南方生长迅速,从种植到能形成一定面积的荷叶,差不多要2 - 3个月。而且莲藕的根系可以吸收水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防止藻类过度繁殖。

另外,在珠江口混养鱼虾的时候,还有个季节性调整的问题。夏天水温高的时候,青虾和草鱼的摄食量和活动量都会增加。这个时候要加大投喂量,保证它们的营养需求。冬天水温低,鱼虾活动减少,就可以适当减少投喂,甚至可以停食一段时间,降低养殖成本。

还有养殖户朋友会问,这个生态控藻法是不是对所有的浮萍类植物都有用呢?其实也不是。像满江红这种浮萍,它的生长特性和普通浮萍有所不同。满江红更适合在有阳光直射而且水体较深的区域生长。在珠江口那种一些池塘中间的深水区,如果发现满江红生长,可以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放养一些食藻类的小鱼,像鲮鱼,鲮鱼在珠江口的自然水域也有,它比较适应南方的水质环境,对满江红的控制有一定的效果。而且鲮鱼本身的肉质也很好,可以在混养中作为一种经济鱼的补充。

再从珠江口养殖的时间跨度来看,从年初投放鱼虾苗,到年底收获,这中间要经历不同的生长阶段。刚投放鱼虾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水体的温度和水质。3 - 4月的珠江口,水温逐渐升高,这个时候要注意池塘底部的底质改良,可以投放一些有机肥,但是量不能太多,否则会加速浮萍的生长。大概过了1 - 2个月,鱼虾苗开始长大,对食物的需求增加,这时候就要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

珠江口还有北部的干冷环境,不过在珠江口内大部分区域还是以湿热的环境为主。但在一些河口附近的养殖区域,可能会受到干冷时期的影响。比如在冬春交替的时候,会有北风的冷空气入侵,水温会下降,这时候要注意做好防寒措施。可以在池塘北面种植一些防风林带,像竹子林就很好。竹子生长比较快,一般一年就能长到一定高度,能有效阻挡北风的冷风侵袭,让池塘水温下降得慢一些。

那有人又会好奇,这个混养方案的成本大概是多少呢?这就得根据不同养殖户的实际情况来说了。像种苗的成本,如果是自己育苗,成本会低一些,但是如果购买专业的鱼虾苗,成本就会高很多。以青虾苗为例,购买的话一亩大概要1000 - 2000元左右。加上饲料、人工、设备等成本,一年的总成本可能在每亩5000 - 10000元左右。不过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和规模效应的体现,这个成本也在逐年降低。

珠江口的养殖环境比较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混养方案和生态控藻方法,就能在鱼虾养殖中获得较好的收益。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探索新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珠江口这种养殖环境里,除了青虾、浮萍和草鱼的混养,你们觉得还可以加入哪些新的品种进行混养,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关系到珠江口水产养殖的未来发展方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