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马上12月份了,又是一年,很多公司的年度预算执行也到了收尾阶段。不知道从何时起,很多公司的资金预算,都要求“又好又省”,即完成既定目标,同时还要求员工节约预算,很多公司下足了功夫,大力提倡预算节约,节约之后,员工可以分成。这里面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什么是预算管理?当然围绕这个概念还有“全面预算管理”、“战略预算管理”、“财务预算”、“业务预算”…至于定义,其实是一锅粥!我至今没有见到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把这些区分开。
什么是预算管理呢?
我简单讲,
预算是一种管理工具,它的本质是预期行为与预期结果的量化,即将资源的消耗与目标联系起来,实现“事前算账”;预算是一种牵引,有助于统筹协调各部门的目标和活动,牵引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预算是一把标尺,为控制未来经营活动提供标准,为评价责任部门业绩提供依据。关于资金预算执行中的“又好又省”,开门见山,我先表达个人观点,“又好又省”仅仅是个美好的幻想!实际工作中,是很难兼顾“又好又省”!
非要员工兼顾,他只能“省”,代价是目标成为了牺牲品。
各部门能在预算限定的范围内完成目标已经非常不错了。更何况在此基础上给你增加难度,要求你既完成又省钱,大家想想这个难度有多大?
我问大家,既然做了预算管理,已经实现了“事前算账”,这个“算账”是为了“省钱”吗?还是为了“完成”(目标)?
当然,公司鼓励大家“节约成本”,以尽量小的代价来实现目标,从理念上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仅仅是从理念上!
到了预算层面,就不再是理念层面了!
而是已经做了“定额”。即规定了“花多少钱,办多大的事儿”。实际工作中,在确定预算数额的时候已经贯穿了“节约”和“够用”这个理念。
比如,公司做年度预算时,其实已经把目标实现,所对应的“资源消耗”压缩到很低了。
所以,你不能再次要求,实施的时候,既完成目标,还要省出来钱!
举个例子,某国企,我当年担任它的管理顾问,前后两任董事长对待业务招待费的态度,对应的结果,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前任董事长,在业务招待费的问题上,是强调节约,强调每个部门一年节省了多少业务招待费。
新任董事长,很年轻,一心干事业,看问题也很宏观。他有一次讲话说“一个公司,连业务招待费都花不出去,这公司能好吗?!”
他把业务招待费视作“晴雨表”。公司的业务开拓、外部合作、商务洽谈等,都会涉及业务招待费开支,这些活动是可能“创造增量”的“开源”活动。如果这里出了问题,公司的发展肯定要受很大影响!
前任董事长,一再强调“节约业务招待费”,导致的结果,是外部合作交流极少、商务洽谈活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业务开拓“抠抠搜搜“…
很多本能拿下的业务拿不下,“煮熟的鸭子”飞了一只又一只…
归结原因时,没有人考虑这一点,更多的强调客观原因。不管如何总结,公司业务毫无进展是不争的事实。
最后,做个简单小结,预算编制阶段,贯彻“节约”的理念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一旦确定后,在实施阶段,就不要把“节约预算”作为一项要求。
所以,我一直提倡一个观点,作为公司,预算一旦确定,公司要为各部门预算执行从思想上“减负”,不要再要求“节约”,不要省这个钱,大家能在预算内完成都是好样的!
一句话,预算,不是让你“省”的,是让你“花”的!
最后,不要“省”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