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工作如同在刀尖上行走,稍不留神就会大祸临头。”这是这是11月24日即将上映的谍战剧《刀尖》中的预告内容。
国产谍战片一直是一个非常容易出精品的类目,早从50年代开始就有众多的反特片输出,几乎每出一部都是精品。
比如《保密局的枪声》《冰山上的来客》《羊城暗哨》两个世纪过去了它们依然被谍战迷们频频提起。
古早类型的反特片卷完,又轮到新时代的谍战剧蜂拥上场,《潜伏》《暗算》《风筝》《伪装者》又卷了半个世纪,终于国产谍战剧在狂轰滥炸下慢下了脚步,出现了后续作品乏力的尴尬现象。
但与这几年国产谍战剧频频翻车不同,国产谍战片虽然拍摄立项时非常谨慎,但只要是用心制作的,即便不成精品,也有相当高的话题度。
比如《风声》《悬崖之上》《罗曼蒂克消亡史》《听风者》评分口碑可能有高有低,但整体话题度却依然在电影市场的中高层,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电影类型。
即将上映的《刀尖》卖点很坚挺,原著麦家+导演高群书+男主张译,三个点就足够了。
故事性是谍战片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尤其这几年我们看到很多逻辑性、文艺性极差的谍战剧后,更加意识到谍战影视剧原始故事的重要性。
《刀尖》是根据“中国谍战文学之父”麦家同名小说改编的谍战,他的小说被影视化的非常多,《暗算》《风声》是他影视化最为成功的两部代表作,而《刀尖》是他第12部被改编的作品,同时也可能是这位“谍战文学之父”最后一部谍战作品。
因为在11月份《刀尖》北京首映发布会中麦家就表露过,自己很可能不再写谍战故事,希望大家支持《刀尖》电影。
《刀尖》故事非常复杂,以当时抗战的南京为背景,通过日伪国共四方特工互相渗透为线,来说一个充满诡计的核心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重庆政府安插在汪伪的高级特工金深水,他不仅明面上要对付日本的刺刀,同时还要与自己的同僚周旋。
这部剧没有执着于大场面,差不多是密室找鬼的故事氛围,金深水在军统特工中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刺杀落入汪伪手中的密码专家。
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有阴面和阳面,无论是性格还是身份,都无法用只言片语说清。
用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的话来说: “ 这 5 年 来,我从未担心《刀尖》这个故事被剧透,因为这个作品是无人超越的。 ”
还说自己在看到《刀尖》粗剪的时候就被征服了,是一部让人“战栗” 的作品。
除了原著麦家外,《刀尖》的导演高群书也是电影另一个票房保证。
他2009年执导的《风声》可以说是近年来谍战电影的天花板,尤其是故事延展和刑讯的部分特别出彩。
吴志国的电刑和针刑;李宁玉全身赤裸的精神凌辱;顾晓梦最残酷的绳刑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几年唯一可以和他们相比的应该就是《悬崖之上》中张译夹胸受电刑,生不如死的桥段。
而这次高导在《刀尖》中又有大尺度设计,预告片中有一个一瞬而逝的全裸镜头,其实当时看过预告片我就在想,《刀尖》这部电影被压了五年没有上映,是不是就是因为大尺度的原因被卡住了?
因为在国产大银幕作品中,虽然也有谍战剧裸戏部分,但大多都有遮掩,像这种毫无顾忌的全镜头裸体,还是相当破尺度的。
对于这样的破尺度《刀尖》导演高群书应该也很有压力,男主张译就曾经说过,高导五年都很紧张,每次有业内人士观影说喜欢,他才能放下紧绷的心情,对于这部作品的期待非常高。
至于男主张译的演技,我们基本上不用担心。《悬崖之上》有那么好的成绩,被剪在预告片中宣传的刑讯镜头功不可没。
而这一次张译又碰到了好本子和好角色,张译说自己在片中饰演的金深水至少有三重身份:“因为妻儿被杀,我加入了军统;后来为了 潜伏,我进入了汪伪;遇到林婴婴之后,我开始向抗日组织靠拢。”
整个故事并没有执着说角色的好坏归类,而是说唇舌机锋,人心险恶,一个人的成长以及改变觉醒。
至于《刀尖》被积压五年这个“隐患”,其实我感觉但凡想突破“红线”的作品,都有这样的困扰。
柳云龙的《胜算》被藏6年《风筝》被藏4年,今年张艺谋的《坚如磐石》被压4年,都是为了内容突破,至于《刀尖》能冲到什么程度,等24日公映就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