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制武器转向中械,闷声不响攒家底,塞尔维亚这是在卧薪尝胆?

科罗廖夫 2025-02-19 17:31:06

近期,塞尔维亚政府和军方承认,已经取消了一部分与俄罗斯的武器购买合同,至于原因,按照塞尔维亚总参谋长米兰·莫伊西洛维奇上将的说法,是“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国际社会对莫斯科的制裁”,致使俄罗斯难以保质保量地履行合同。

(2022年4月,运输FK-3的运-20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空)

塞尔维亚无力研发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那么必然有了新选择才敢放弃与俄罗斯的合同,不少外媒认为,塞尔维亚选择了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作为打造现代化军队的基础。考虑到该国面临严峻的国防压力,很难说这是不是塞尔维亚试图等待时机在北约的群狼环伺下最终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卧薪尝胆之举。

俄乌冲突爆发后,骤然变化的地缘格局,一度让长期奉行亲俄外交政策的塞尔维亚非常被动,特别是涉及到科索沃的主权问题上,甚至有传言表示北约可能借俄罗斯无暇照应的机会,对塞尔维亚进行闪电式军事行动,一举推翻亲俄的武契奇政府,将巴尔干诸国彻底变成北约的附庸。

2022年4月,情况有了新的变化,中国通过远程空运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向塞尔维亚交付了至少一套FK-3防空系统(即一个营),迅速增强了塞尔维亚的防空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巴尔干地区的紧张态势。

(塞尔维亚在上个月高调展示了FK-3,推测已形成完全战斗力)

实际上早在2019年,塞尔维亚就购买了长虹-92A无人机,这种由航天科技九院下属北京航天无人机系统工程研究院开发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作战半径250公里,最高速略低于200公里/小时,最大续航8小时,主要用于侦察、跟踪、定位坐标和炮兵火力修正和评估等等,也可以挂载小型精确制导武器如AR-1空地导弹,打击暴露的地面目标。

总体来说,这是一款性能均衡、价格适中的中小型无人机,对塞尔维亚这种国土面积不大的国家来说,其实比“翼龙”、“彩虹”系列大中型无人机更具性价比。

2022年交付的FK-3,实际上就是红旗-22防空系统的出口版,最大射程约100公里,属于中远程防空导弹,最大射高27公里,可以拦截速度不超过1200米/秒的固定翼飞机、无人机、巡航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

拦截弹重约0.9吨,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最高速超过5马赫,制导方式为半主动雷达制导+指令指导,以高爆破片方式毁伤目标,配套的HF-233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150公里,可同时跟踪100个以上目标,并引导12枚拦截弹拦截6个目标。

(FK-3配套的雷达)

和彩虹-92A差不多,FK-3这种处于中游偏上水平的防空系统,很符合塞尔维亚这种小国的实际需求,在不同方向部署2到3个营就基本可以覆盖全部国土。2024年6月,有照片显示塞尔维亚还购买了红旗-17AE野战防空系统,规模至少有2个连,与FK-3相配合,可以说塞军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国土防空体系。

从这些装备来看,塞尔维亚向中国军购的主要目标,还是尽可能提高防御能力,让可能的入侵者明白需要为此付出的代价,从而实现吓阻的目的。这种办法也不少见,不少没有战略纵深可言的小国比如新加坡、以色列,都采用了这套“刺猬战术”,只不过相较于那些发达国家,塞尔维亚攒这些家当的速度明显慢了不少,不过也好在算是初步有了点样子。

(塞尔维亚与法国达成12架阵风的协议,实质上可以视为“交保护费”)

军购转向中国折射到国家战略上,可以视为塞尔维亚在尽量扩大“下注”的范围,比如2024年9月以30亿欧元的价格向法国购买12架阵风战斗机,当时国内不少舆论都不解,认为塞尔维亚有这钱还不如向中国买歼-10CE,不但性能不弱于阵风,还能把数量翻一番,更有机会建成空战体系。

实际上这就是塞尔维亚“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法国作为北约和欧盟都说得上话的大国,适当交点保护费换来法国在安全问题上的支持或中立,在俄罗斯可能数年内都无法提供有效支持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更不可忽视的是,塞尔维亚可是跟北约有血仇的,科索沃也是北约制造出来,试图进一步分裂这个前南斯拉夫继承者的由头,按照武契奇近年来的表现,应该说只在等一个机会,洗刷北约施加给塞尔维亚的耻辱。

(俄罗斯的影响力衰退,塞尔维亚也只能靠自己)

更关键的是,这并非遥不可及,俄乌冲突已经让北约再次显露疲敝甚至“脑死亡”的状态,最严重的是北约也呈现出了内部分裂的苗头,如果美国真的兼并加拿大,抢夺丹麦的格陵兰岛,北约爆发内讧也不是不能期待的。那么对塞尔维亚来说,现在要做的就卧薪尝胆,一点一滴加强军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只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就可以完全消除国家分裂的危险了。

2 阅读:373
科罗廖夫

科罗廖夫

奉献原创分析和有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