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青网报道,英国军方领导层介入俄乌冲突的程度,远比此前所知的更为广泛和隐秘。他们不仅制定乌克兰作战计划、提供情报,还秘密派遣部队进入乌克兰境内,为乌方培训作战人员并提供技术支持。报道援引英乌两国匿名官员的话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英国曾多次、少量派遣部队进入乌克兰,还为乌军装备“风暴之影”导弹,并培训乌军人员使用这些导弹。
英国导弹(资料图)
英国的介入全方位增强了乌军作战能力。“风暴之影”远程导弹及相关战机改造,扩大了乌军火力打击范围与精度,对俄军后方目标构成威胁,改变攻防态势,增加俄军防御压力。英军参与制定作战计划,特别是主导2023年乌对俄“大反攻”筹备,让乌军行动更具针对性与计划性,加剧双方军事博弈。实时情报支持则如“千里眼”,助力乌军高效作战,提升作战效率。
除英国外,其他欧洲国家也有军人在乌克兰战场作战,但是都不敢成建制、大规模的派兵,都是以雇佣军的名义参战,因为如果公开向乌克兰派作战部队,俄乌冲突性质必将发生重大转变。原本的俄乌冲突,尽管背后有多方势力在博弈,但都保持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可如果一旦欧洲多国作战部队直接参战的话,冲突将从两国纷争升级为地区性军事对抗,这不仅会使冲突规模急剧扩大,涉及更多地区和人口,还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乌克兰不是英国的“亲戚”,伦敦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持乌克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替美国的欧洲战略利益“服务”。之前曾有媒体分析认为,英国积极配合美国挑起俄乌冲突,通过阻止乌克兰与俄罗斯和谈,并输送大量资金和武器装备让冲突长期化,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冲突对欧盟造成直接影响的机会,与美国合伙削弱他们的实力。
英国首相(资料图)
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在伦敦主持召开乌克兰安全峰会,十余位欧盟及北约国家领导人出席。然而,在这场围绕乌克兰未来展开的高层对话之外,一场更隐秘的角力正在进行——围绕乌克兰丰富的矿产资源,美国、法国等西方正展开激烈争夺。相比之下,英国此番援助乌克兰,瞄准的并非具体矿产,而是一座更大的“战略矿产”。在俄乌冲突这一明面战场之外,资源争夺与地缘政治平衡正构成一条隐形战线,或将影响欧美跨大西洋未来格局。
分析指出,英国近期高调展示核威慑能力(如首相视察战略核潜艇),并牵头多国谋划“维和部队”计划,意在强化其欧洲军事领导地位。然而,这一策略被质疑可能加剧欧洲安全风险——既试图“隔岸拱火”俄乌冲突,又借机扩大北约内部影响力。尽管英国宣称“维和部队”旨在维护和平,但俄乌尚未达成停火协议,其合法性存疑。若西方部队与俄军直接交火,恐引爆北约与俄罗斯的正面军事对抗。
英国军队(资料图)
看看近现代历史,英国在太多的国家和地区设置了巨大的“陷阱”,埋下了“巨坑”。看看阿富汗地区,看看巴基斯坦和印度,看看中东地区巴以冲突,在看看中印领土纷争,再看看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就知道英国在当年殖民时代,在撤出的时候,何等阴险歹毒了,贻害无穷了,多少地区和国家到现在都无法解决英国当年人为留下的巨大隐患。想从英国那里谋取到利益,获得援助和帮助,想让英国帮忙,乌克兰如果不万分小心,是很可能要吃大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