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林可
消费、市场和技术风云变化,企业掌舵者们,伺机而动。
巨变中的汽车行业,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冲击,更是暗潮涌动,并带出了一批供应链新军。
有关研报显示,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4917.5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0856.14亿元。
预计到2028年,有望达到1.5万亿元。
整车厂商在选择零部件配套厂商时,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认证标准。
从广东惠州跑出的德赛西威,几乎出现在每一家主流车厂朋友圈,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
这家老牌Tier1,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获得源源不断的成长动能。
几经蜕变,德赛西威展示了以变制变的惯性坚持。
“公司高速发展,管理机制一直随着环境变化而改革。”
负责战略和人力资源的高级副总裁林广球说:战略发展牵引组织变阵,是贯穿德赛西威经营成长的核心脉络。
蓄力狂奔
从传统制造到研发导向的百强名企,靠的是脚踏实地,一砖一瓦盖起高楼。
过去三十年间,风口层出不穷,一些公司少有战略定力,轻易转换赛道,最终拖累主业。
保持螺旋型上升的企业有一条共性:不改变价值观,不赚投资快钱,坚定实业投入,厚积薄发。
德赛西威是这一类企业的代表。从国内汽车电子的蛮荒时期走来,这家老牌Tier1经历了两次关键转身:
一是成长阶段(1986-2009年),以传统制造的人力资源优势,抓住中外合资机遇,兼收并蓄了中西方管理制度,获得高速成长。
二是飞跃阶段(2010-2020),即“自主发展的十年”,完成外资收购,同时开启二次创业,大力投入研发,扩充产品布局。
两段历程,经营模式和管理体系发生了大转变。只是,公司从未脱离主赛道。
从一家代工厂向自主品牌转型,需要在技术、管理等各维度下苦功。
“在制造业还主打人力密集型时,德赛西威就引进了自动化线和精益管理模式。”林广球表示。
在一个方向上持续聚焦,很多优秀企业的成长路径莫不如此。
按照国内ICT龙头华为的说法,这是“在一个城墙口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持续冲锋”。
靠着专注和产业深耕,德赛西威取得了拾级而上的经营成效。
2023年,公司营收219.08亿元,同比增长46.71%;净利润15.47亿元,连续10个季度正增长。
核心业务中,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三大板块延续超高增长,已形成德赛西威成熟业务、成长业务、孵化业务三道增长曲线。
这反映在市场渗透率的不断突破——2023年,德赛西威获得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突破245亿元。
林广球觉得,公司向研发型组织蜕变,与长期倡导的奋斗文化分不开,“这需要管理层和员工都有干事业的热情,坚持长期主义。”
在汽车电子行业,长期主义也是做好长远生意的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当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开启转型时,德赛西威已经在技术更先进的座舱域控市场领先一个身位。
创变内核
纵观世界五百强企业,大都顺应市场变化,推动经营与组织变革紧密结合,方能立于潮头。
比如科技巨头华为,从通信起家到进军消费者业务,再到近些年发力云解决方案和汽车业务,快速成立军团组织,为公司赢得了渡过难关的时间窗口。
研发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内核,无论在学界还是业界,都高频提及创新体系、聚集人才、开放文化等关键词。
对于任何一家科技公司来说,创新是生命线。
过去多年,德赛西威在业务上坚持研发创新,历年投入的资金占营收比例大于10%,常年研发类员工超过公司总人数四成。
由此,公司打造了从软件到硬件,再到制造的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构筑了更高的护城河。
组织上,德赛西威以战略发展牵引公司架构创新。
近些年,行业变革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方向深入,德赛西威也顺势调整组织机构,成立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事业部,使业务更聚焦,服务更精准,同时强化了不同产业群之间的协同。
正如查尔斯·达尔文所说:
“在自然演化过程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物种,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物种, 而是那些最能适应变化的物种。”
在瞬息万变的行业格局中,德赛西威顺势而为,一步步变身为Tier1小巨人。
林广球近期透露,“当前公司进入2+1+1模式,即以产品和市场为导向、中台引导、后台支持的组织结构。”
持续创新贯穿了德赛西威的成长历程,创新的底色是其“倔匠”文化。
“倔,就是跌倒了不认输;匠,就是工匠精神。”林广球说,创新的坚持是长期主义的坚持,是用匠心打造产品的坚持。
某种意义上,它也传递了德赛西威一贯坚持的奋斗理念,强调创业心态。
纵观当下,很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都面临着机构层级过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等“大公司病”,德赛西威通过长期实践淬炼出的创变内核,有望形成长效竞争力。
员工通过努力奋斗创造效益,同时也分享到成果。
今年5月,一份行业研究报告,综合对比了国内五家头部汽车电子公司业绩、员工薪酬与人效数据。
其中,德赛西威人均营收255万元,人均利润18万元,人效位列五家之首。
林广球称,德赛西威员工薪酬来源于绩效,近些年绩效部分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0%,整体员工平均收入增长超过10%。
制胜未来
要实现基业长青,人才是战略资源。打造卓越的公司,必须先有卓越的管理团队和专业人才梯队。
2023年以来,德赛西威人事公告频繁,核心是促进人员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提拔年轻人才。
这些组织调整,源于其业务转型的迫切需要。
2021年,德赛西威发布了全新品牌主张“创领智行”,强调未来不仅聚焦汽车电子,将向移动出行企业转型。
这一战略转向,可能蕴含着公司的新动能。
在中国汽车加速出海的新征程中,德赛西威是抢占先机的种子选手。
10年前,德赛西威就在日本、新加坡等地建立分支机构,随着丰田、马自达等主流车企在海外市场展露头角。
近些年,其又重点部署欧洲市场,与大众、奔驰、宝马建立了合作机制,还通过收购当地企业,使国际化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林广球称,深耕国内市场多年,德赛西威有非常好的产品技术和研发经验积累,这是部分海外竞争对手不具备的先发优势。
在出海新阶段,德赛西威拥有一套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培育国际人才,包括开设训练班,以及外派工程师和优秀管理者。
二是引进国际领军人才,招聘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员工及管理者,担当重要岗位。
同时,对于东南亚、日本以及欧美等项目,引进当地人才。
在德赛西威欧洲公司的魏玛莱格菲尔德基地(简称魏玛基地),一座集成技术园区已竣工落地
效率优势已经形成。
目前,国内OEM一款新车型可以实现1-2年内交付,德赛西威与之匹配的项目技术支持周期最快能达到6个月左右。
相比之下,一些国际同行可能需要2-4年。
“德赛西威的出海策略,是在不同区域采取灵活的经营模式,同时在人才建设上提前布局,在不同市场秩序下获得竞争优势。”林广球分析。
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德赛西威的商业版图正加速扩张。
2023年,公司在欧洲获得了大众、奥迪、斯特兰蒂斯、西亚特、斯科达、沃尔沃等客户的新项目;
在印度获得MARUTI SUZUKI、TATA等客户的新项目订单。
在日本,公司首次获得核心客户的智能驾驶业务项目,在横滨市成立了新研发中心。
坚持长跑心态的德赛西威,正向国际一流企业迈进。
纵观近40年发展历程,从变轨进入发展快车道,德赛西威基于“以变制变”的组织系统能力,不断贴近客户,创造价值,用最短服务路径为客户提供最大程度的助力。
对于下一个十年,德赛西威给出了明确目标:打造智慧出行业务的国际影响力,跻身全球第一方阵,成为出行变革的首选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