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暨博物馆是沿着这条七拐八拐依山路而建。高低错落,气势恢宏,以汉风为基调以汉风为基调,采用高平台、方屋顶的仿汉建筑造型,内以九曲回廊相连,被誉为浙江省县级博物馆的样板工程。

诸暨市博物馆建于1997年,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3600余平方米。诸暨博物馆把严肃的历史题材和活泼的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是一处集休闲、观赏、娱乐、教育于一体的"馆中有园、园中有馆"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主要设文物史迹馆、珍珠馆、民俗馆,再现了诸暨六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浓缩了暨阳大地的民俗风情,展示了诸暨市传统与现代民间工艺中的瑰宝奇珍。


文物史迹馆基本陈列的主要内容,分"古越旧都"、"浙东望县"、"人杰地灵"三大部分,以出土文物为主,配以图片资料,向观众展示一个历史悠久、农耕发达、名产荟萃、文风昌盛、名人辈出的诸暨。整个展馆采取以史为线、史物结合的陈列形式。


文物史迹馆、珍珠馆、民俗馆,再现了诸暨六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浓缩了暨阳大地的民俗风情,展示了诸暨市传统与现代民间工艺中的瑰宝奇珍。

《珍珠馆》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展馆。诸暨是全国“珍珠之乡”,1996年被评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珍珠串缀艺术之乡,并成为全国最大的珍珠、


馆内展示诸暨籍两院士的有关资料,诸暨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这里也有在诸暨解放事业中,英勇献身的革命先驱以及他们的遗物。

如皋市博物馆,位于南通市如皋市宣化路2号,建筑面积9973平方米,布展总面积3893平方米,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1961年,如皋县建立文物管理委员会。1989年3月15日,如皋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如皋县博物馆。1991年6月1日,如皋县撤县建市,遂定为如皋市博物馆。2011年10月,如皋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全面对外开放。

如皋博市物馆包括展览区共设3个固定展厅,分别是:秀水流韵—历史文化陈列、秀水群英—名人陈列、古邑仙居—自然陈列。博物馆有藏品数量1841余件/套,珍贵文物67件/套。

王觌(dí) 王觌(1036-1103)字明叟,如皋县城人,北宋大理寺少卿王惟熙之长子,与堂兄王观同拜胡瑗为师,研读礼乐经典,养成一身正气。皇祐三年(1051)中进士。赴润州推官,时值两浙大旱,提请免除赋税,为此被推荐为司农。

沈岐(1773年—1862年),沈猷之次子。江苏省通州直隶州如皋县(今江苏省如皋市)人,清代帝师。清嘉庆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道光、咸丰年间,分授“荣禄大夫”“光禄大夫”。学识渊博,与著名学者阮元、文学家梁章钜在扬州并称“南河三老”。

范成(1884~1958),江苏如皋南郊人,清末民初僧人。光绪三十四年(1904),入南京僧师范学堂。曾与叶恭绰、蒋维乔等人发起影印宋版“碛砂藏经”,并编辑“宋藏遗珍”,于佛教资料之保存,颇有贡献。在对日抗战时,曾四处奔走,争取经费,以救济难民。1953年,他出席中国佛教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1957年范成继续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佛教协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