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姚晴杨
©稿件统筹:张喜斌
©程序编辑:朱向锋
2021年8月17日6时18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无机化学家与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郭景坤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郭景坤出生于1933年11月21日,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曾任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所长12年,他是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及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
郭景坤在教育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解,身患疾病的他仍坚持写书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帮助。2010年4月9日,郭景坤发表了《用我微弱的光为国家再做点什么》一文表示,只要自己还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据梳理,包括郭景坤在内,今年已有19位两院院士离世。
郭景坤逝世,享年87岁
据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官网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与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原所长、学术委员会原主任,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郭景坤同志,于2021年8月17日6时1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郭景坤逝世
(图片来源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
公开简历显示,郭景坤,1933年11月21日出生于上海市。1958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195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作;1983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1990年当选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郭景坤主要从事陶瓷材料方面的研究。早期从事陶瓷与金属封接研究,后从事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复相陶瓷、纳米陶瓷研究、陶瓷材料的晶界应力设计研究、陶瓷的低温烧结和多相材料的研究。
郭景坤(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郭景坤是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及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他研究成功适用于多种陶瓷与金属的封接方法,为我国陶瓷封接以及电真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带领团队研制出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解决了我国第一代战略武器关键部位防热难题,于1981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他主持陶瓷发动机材料及其零部件的研究获得成功,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继美、日之后无水冷陶瓷发动机行车试验成功的国家。他在国内率先主持和开展纳米陶瓷研究,指导开展的光学和光功能透明陶瓷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任上海硅酸盐所所长12年
从以上简历可知,郭景坤担任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所长一职长达12年。
郭景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官网介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简称上海硅酸盐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经过90多年的发展,上海硅酸盐所现已成为集材料前沿探索、高技术创新、应用发展研究为一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科研机构,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产业化研究”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
据悉,郭景坤在担任上海硅酸盐所所长12年间,大力推进改革、积极倡导合作、悉心关爱人才,提升了研究所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在讣告中称,郭景坤一生爱国爱党、献身科学,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严谨求实、诲人不倦,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无机材料领域科技教育人才。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郭景坤同志!
“用我微弱的光为国家再做点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郭景坤在教育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先后培养了博士生和招收博士后50余名。他认为,要实现科技创新,特别要重视基础研究,从源头抓起。他主张年轻人逆向思维,提倡标新立异,胡思乱想。
2010年4月9日,新民晚报曾刊发了郭景坤的署名文章《用我微弱的光为国家再做点什么》,文中提到,步入古稀之年的郭景坤,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挑战——患上喉部鳞癌。
据了解,2003年8月,郭景坤被确诊患上喉癌,当月下旬的一个上午,他为学生做了一次学术报告,讲了一些过去从未公开过的内容。“这是我最后一次用自己的嗓音做的报告,讲完后心里不知什么滋味,难道这就是我科研生命的终结了吗?面对这残酷现实我做不到泰然处之。”郭景坤回忆道。
2003年8月,郭景坤为学生作最后一次学术报告
(图片来源于新民晚报)
术后的郭景坤只能借助电子喉发音,疾病带来的痛苦并不能阻止他对科研的热情,“只要我还有一分热,我就要发一分光。现在我已经不再招收学生了,但尽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最近在写一本书,想总结一下我在高温结构陶瓷研究方面的思路形成及其发展,请两位学生帮助共同写作。不想作为教材使用,因为不拟作系统的学术上的讲述,也许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人员有些帮助。”
郭景坤表示,光不在强有热则明。“只要我的微弱的光能为国家再做点什么,能为家乡和祖先前的长明灯中添上一点油,吾愿足矣!”
今年已有19位两院院士离世
两院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统称,是国家分别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据梳理,今年已有19位两院院士离世。
1月28日,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因病辞世,享年98岁。王绶琯是中国天文学界的泰斗,我国射电天文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天文台台长。
2月5日,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沈忠厚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沈忠厚是我国著名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教育家,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人。
2月7日,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程镕时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3月2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周毓麟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周又元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3月22日,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3月26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在上海逝世,享年103岁。
3月27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毓元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3月31日,工程院院士、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李京文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4月28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在北京逝世。
5月6日,工程院院士、湿地生态学家刘兴土在长春逝世,享年85岁。
5月14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元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5月22日,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5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去世,享年99岁。
5月2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陈清如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
6月1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地基基础工程专家黄熙龄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6月27日,工程院院士、我国遥感技术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和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姜景山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6月29日,中科院院士、地下水动力学家、水文地质教育学家薛禹群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8月17日,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郭景坤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资料来源: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新闻网、新民晚报等】
文章来源:时代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