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一通“关税拳”,像极了疯狗一般,搅动着全球资本市场。尽管说,咱们的反击对农业板块构成利好,但说实话,并不是大家想要的结果。
事实上,即便没有这种利好,A股有些农业公司,依旧赚麻了。
比如说海大集团(002311.SZ)。
4月8日,海大集团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根据业绩预告显示,海大集团净利润12亿元-13亿元,同比增长39.42%-51.04%;如果看扣非净利润的话,同比增速上限是71.13%。
注意,海大集团的业绩,绝非是某个季度突然暴增。
2020年-2024年,海大集团净利润分别为25.23亿元、16.36亿元、29.57亿元、27.41亿元和45.16亿元;拉长周期看,过去十年,海大集团净利润从7.8亿元增长至45.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5%。
如果看营收的话,2007年到2023年,海大集团均保持增长,17年时间暴增了40多倍。
一句话,就基本面而言,海大集团的成长性比绝大多数明星公司要更加出色。
股价方面。2009年11月,海大集团登陆资本市场,发行价28元/股,截止到2021年年初,累计涨幅1900%;尽管受大盘影响,股价有所回落,但与此同时,公司的市盈率大幅下降,仅20倍,为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所以,考虑到公司的业绩增速,是不是意味着存在巨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可能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原材料成本占饲料总成本的比重超过了70%甚至80%,同时又严重依赖进口,这样会推高公司的成本,让原本不高的毛利率进一步承压。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过于悲观。
首先,对海大集团来说,低毛利尽管制约了盈利能力,但反过来,也是公司的护城河。
逻辑在于,饲料的原材料产品玉米、豆粕等价格十分透明,使得饲料企业在定价方面没有太多的溢价空间,但是,海大集团靠着规模优势以及采购优势,在成本上优势更大,市场份额不降反升。
事实上也是如此。2018年,国内前十家饲料企业的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不足30%,市场份额分散,但是到2024年,这个数字提高到了50%。
究其原因,就是越来越多中小饲料厂顶不住成本压力,被迫退出。
其次,对海大集团来说,可以通过供应链优化以及替代技术,实现原材料成本的控制。
事实上,我们早就提前做了准备。2018年前,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依赖度约为40%,但是,到2024年,这个数字降至了20%左右。
就拿海大集团来说,通过提前布局南美大豆采购,2025年南美大豆采购占比超过50%。
对此,公司也在公告中做出了说明:
“近年来,行业供应链条安全、可控,其中玉米近年来以国内自产为主,大豆以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进口为主,对单一国家依赖有限,进口渠道丰富、稳定。”
与此同时,行业技术持续优化,已积累了大量低蛋白配方技术、原材料替代技术等豆粕减量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
再有,对海大集团来说,始终扎根饲料行业不盲目多元化,是公司稳定盈利的最大保证。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时间,养猪行业一度遭遇巨大困境,但是,海大集团始终扎根饲料行业,在向下游渗透上持谨慎态度。
目前,尽管公司有布局生猪养殖及家禽屠宰,包括育苗、动保等业务,但占比均不高,核心饲料业务的占比仍在8成以上。
最后要说的是,海大集团增量依旧可观。
海大集团定下的目标是“2025年300万吨销量增量,2030年达到5150万吨销量总量,其中,2030年海外饲料销量达到720万吨”。
2024年,海大集团的饲料总量为2650万吨,也就是说,2025年销量增速预计是11.3%,也就是两位数增速。
关于海外市场,2024年的销量为240万吨,同比增长40%,按照2030年720万吨目标计算的话,年复合增长率大概在20%以上。
显然,值得更多期待。
系统正忙
饲料行业是薄利多销,是食品里最垃圾的什么脏原料都加里面。看看几个牌子的厂家哪个不是全国到处开几十个厂。
Robin
转基因
仙贝贝
加104%后看你还麻不麻
路过蜻蜓 回复 04-09 21:42
明年就亏麻了
369
曝雷找你算帐!报上名。
一畈
饲料界的可口可乐,就这么简单个玩意,敢来PK一下的都噶了,
鲍尔迪卢克
饲料公司赚钱国民不欢迎[得瑟]
用户10xxx49
发财都有份,今年轮到谁~
jdkbsbjwbv
但凡上过幼儿园,都觉得不可能。但就是有水军在洗
用户93xxx47
新希望
川蜀辉哥
希望
钱多多
财务专业的人,你认为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