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玲和张裕忠结婚已有十几年,他们只有一个女儿。张裕忠只掌握了开车的技能,没有什么职业上的进展。而王美玲虽然年轻时进了工厂,但现在仍在那里工作,并没有太多的特长。两人生活条件十分普通,因此他们对女儿的期望较高,特别是今年女儿要上大学,而住在校园里,一个月也不会回家一次。为此,王美玲和张裕忠通过多年的打工积攒了一些钱,购买了一套三居室的小房子,在县城中居住。
王美玲的公婆曾在县城里上班,退休后回到农村和婆婆住在一起。王美玲带着孩子回去看望他们,公婆也会送些家里种的青菜和养的土鸡等,关系非常融洽。然而,新年刚过,公婆便邀请王美玲和张裕忠到客厅谈话。年迈的公婆表示需要人照顾,虽然有退休金,但需要有人在家里做饭等家务。他们希望能够去儿媳家养老。
张裕忠身为公婆唯一的儿子,当然义不容辞。加之公婆也有要求,于是他们只得将公婆接到县城居住。公婆之前习惯在农村生活,饮食特别规律且健康,每天早上必吃鸡蛋牛奶,偶尔还搭配水果。中午饭精心准备五道菜式,荤素搭配,再加以各式炖汤,营养丰富得有说不完的好处。
除了以上提到的要求,公婆还要求每周食用动物肝脏一次,以及每天至少摆放三种不同的水果在家中。王美玲看到这张单子时感到有些不安,尽管公婆以前是教师且每月有3000元的退休金,但这种要求可能仍然有些难以满足。尽管如此,王美玲无法直接拒绝公婆的要求,只能努力地尝试满足他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公婆真的很挑剔,因为他们以前大多数的相处时间都在过年,而过年的丰盛饭菜可能掩盖了公婆挑剔的一面。
王美玲一搬进公婆家,就被要求煮饭时用农村土鸡蛋,但鸡蛋不能太老。此外,做青菜时必须用猪油炒,每道菜的份量要求不多,但必须讲究制作。对平时只做家常菜的她来说,这些要求简直让人头疼。每天上班挣钱,没法花太多时间在烹饪上。从早上开始工作到晚上回家,她还要忙着煮饭,让她感到非常疲惫。
有时候,王美玲加班回家的时候会很晚,但她的公婆从来不会主动做饭,只会催促她赶紧做饭,因为他们非常饥饿。王美玲感到很气愤,但她不敢发声,毕竟是长辈,只能赶紧去厨房换衣服。当王美玲看到天色已经黑了,她决定做几个简单的菜来应付一下。她煮好了饭,炒了几个青菜,并且做了辣椒炒肉和西红柿炒蛋,这些都是简单的又能饱腹的饭菜。然而,当公婆看到桌上的菜后,他们马上发飙了。公公对着王美玲说:“美玲啊,今天这些菜太简单了。
王美玲回到道:“爸妈,你们饿了吧,先吃饭。这些菜味道不错,明天我再做给你们尝尝。快点吃完,让休息一下。”婆婆不满地哼了一声:“看你这懒样,炒个牛肉还这么慢。赶紧再做一遍,否则我就不吃了!”王美玲也生气了,她把饭菜全部带回自己房间,狠狠地说:“不爱吃就算了,随便你们!”
王美玲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吃饭时,心中十分压抑。其他家庭的婆婆公公都会在儿媳忙碌的时候给予帮助,而她的公婆则像两座金佛一样,要求不断。当她正享用晚餐时,公婆却来告状。张裕忠刚回家,便听妻子的父母抱怨:“你这个儿子娶了个什么样的媳妇啊,吃饭都不让动一下!怕是想饿死这两个老人家!”
张裕忠看着空荡荡的餐桌,走进卧室,发现王美玲一个人在欢享美食。他感到非常生气,认为王美玲是真的像她的母亲所说的,所以他责备道:“你怎么回事?我父母还没有吃饭,而你却一个人在这里吃独食。”王美玲已经听到婆婆的抱怨声,吃完饭后,缓慢地回答道:“即使他们想吃,我也必须要有食材才行。我所做的饭菜,他们不喜欢,他们只想吃肉,不关心现在是几点钟了。而且,在这个时间里,我哪有时间做这些呢?"
张裕忠今天回家很晚,他知道王美玲平时忙于加班,家里基本上没有晚餐可吃。只有因为他们家有两个老人需要照顾,美玲才匆忙回家做饭。知道了原因,张裕忠便对着父母劝说:“爸妈,您们不应挑剔食物。美玲辛苦上班回来还要给您们做饭,您们吃一顿忍耐一下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婆婆听完后怒不可遏,而王美玲看到张裕忠支持自己,也不再纵容公婆。她决定自己做饭,公婆要吃什么就吃什么,否则就回家去,别在她家晃荡。张裕忠也附和着,看到儿子儿媳的态度,公婆也变得收敛了不少,不敢再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