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绚丽绽放,奋斗创造的艺术壮举!

田磊聊 2023-06-17 21:41:05

在我们的回忆中,新中国首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画面定格了梁山伯与祝英台那动人的身影。然而,这部影片背后的故事却是一段充满艰辛的创作历程。今天,让我们揭开这部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感受其中的辛酸与磨砺,一同领略彩色电影的绚丽光芒。

《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初名为《梁祝哀史》,是越剧舞台上的经典剧目。然而,原剧中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被认为是迷信和情色的大杂烩。为了将这个经典故事呈现给观众,该剧进行了改编,成为了新版的《梁祝哀史》。在新版本中,祝英台成了天真忠贞的少女,梁山伯则是个呆萌的书生,两人的爱情成为纯粹而永恒的悲剧。袁雪芬和范瑞娟在新版梁祝中塑造了自己独特的形象,为中国戏曲界贡献了一份璀璨。

1952年,接到上级通知的华东越剧团获得了拍摄新版梁祝彩色电影的任务。当时,中国电影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国内电影界也拍摄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然而,年轻导演桑弧接下这一挑战时,并没有经验可言。他将这个任务看作是人生的机遇和挑战,立志将布景、表演和唱腔完美结合。

为了确保拍摄成功,华东越剧团组建了强大的制作团队,袁雪芬和范瑞娟分别饰演祝英台和梁山伯。桑弧亲自牵头修改剧本,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尽管面临财政困难,但电影制作方努力筹措资金,保障拍摄的后勤需求。

影片开拍前,剧组面临着无法确定拍摄地点的困境,于是向苏联专家请教,却遭到了讥笑和嘲讽。被嘲笑之后,桑弧带领着剧组踏上了艰辛的摸索之旅。第一次拍摄完毕后,胶片洗出来的效果出人意料地好,这增强了整个剧组对拍摄首部彩色电影的信心。

然而,第二天,工作人员发现胶片竟变成了咖啡色,整个拍摄陷入困境。桑弧认为可能是胶片冲洗药水或方式不当,只能再次向苏联电影专家请教,却遭到了拒绝。于是,桑弧只能带领剧组从头摸索,演员们继续拍摄,工作人员则负责进行实验。

在拍摄过程中,每个镜头都要拍摄十几次,有时甚至因为灯光、手工印刷和色彩不稳定而不得不重新开始。演员们最担心的是拍摄完成后,胶片的效果能否符合要求。然而,数月以来的失败让演员们的积极性受到了摧残,信心开始动摇。

就在剧组陷入最困难的时刻,中国电影专家前来相助。他们发现剧组使用的药水质量有问题,并且光照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光照问题,剧组申请到了防空探照灯,但对演员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灯光功率巨大,整个舞台像火炉一样炙热,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演员们倍感痛苦。

即使使用了大风扇和冰块,演员们每天仍需要演出十几个小时,许多人的脸部肿了起来。范瑞娟因为灯光刺激导致眼睛肿成了葡萄大小,但她仍坚持点眼药水,咬紧牙关继续拍摄。袁雪芬因过度劳累,十二指肠溃疡发作,但她也一边服药,一边顽强地战斗。

经过11个月的不懈努力,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终于拍摄完成。当电影在1953年上映时,观众们被那绚丽多彩的画面所震撼。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艺术的突破和探索,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那个时代,拍摄一部彩色电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诞生是整个团队的辛勤努力的结晶,也是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的见证。这部电影不仅将经典的梁祝故事展现给观众,更是一个充满了困难、奋斗和坚持的故事,它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信念,那就是只要有梦想,只要有努力,就能创造奇迹。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