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林昭被判死刑,枪决前她高呼,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顾雍聊历史 2023-06-22 15:02:01

清华北大作为中国两所最高学府历年都是才子才女向往的“圣地”,能入清北的学子无疑都是最为优秀的,受国家重视!

可是却有位才女身为北大学子竟然遭受非人迫害!堂堂大学生不能在课堂学习而是在满目疮痍的阴冷监狱受着非人残害!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家和政府要如此对待一个优秀学子?她死前高呼历史将宣判我无罪的背后又有何种隐情呢?

卓越非凡,文学之星

1932年林昭出生在苏州一个县官家庭里,从小见证父亲从恶势力手中救下不少有为青年的她受到了一种爱国情怀的熏陶。

虽然他们不是什么地主家庭,也不是书香门第,林昭和她的亲人都拥有中国人应有的一颗炽热而真诚的爱国心。

受到父母年轻时期爱国情怀的影响,林昭也展现出一种非凡独特的爱国热情;父母亲也只好随她去了。

中学毕业后她考入当时最具有革命斗争性的专科院校—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在学习之余她有机会就跑到农村去观察当地百姓生活。

看见中国老百姓刚刚从战争中脱离出来却仍旧没有过上好日子,这样“悲惨”生活刺激着她一定要将其公之于众。

毕业后她随大流到土改运动中去劳动,后又进入常州日报工作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竟成为了她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害死”她的关键所在!

真理和性命谁更重要?

这是一个县城女孩一次亲眼见证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在土改运动中,林昭被眼前的一幕幕震撼住了!

农民就像资本家手中的工具,一辈子都在劳动却没有自己一个完整庇护所,更是食不果腹;像是被残余的封建主义压制命运的咽喉。

她从一个富家女孩完成到奔赴在新闻前线不顾疲惫的工作者的转变,只需要一个土地改革机会。

土改结束后林昭凭借犀利的语言和真实经历后的情感流露顺利进入了常州日报工作。在这她可以将文笔化作武器;像鲁迅先生一样。

在工作之余也没有落下学习,更是凭借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在北大她的能力和视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极为包容的学术氛围之下,林昭广读书籍,提笔为文,古今中外各种文化、新闻都被她尽收眼底。

但是她仍然没有忘记当初土改时所见广大农民之困苦处境,一心为底层民众发声。

但是一部电影的出现成为她走向“不归路”的起点,那就是--《武训传》。1950年上映初期它广受好评。

但仅仅过了两年其风评就开始下跌。它所号召自由、正义的思潮很快被当下封建压抑思想所埋没。

就连《人民日报》也下场批评了《武训传》,一时间社会和北大的自由思潮慢慢沉沦了,大家都不敢随意发言。

满腔热血的林昭不能理解这种现象发生,她决定要成为沉默中的“发言人”和“清醒者”,于是在报上发表公开评论。

不断在北大和社会宣传“自由进步”思想,很快北大将其打为右派分子,她的同门师兄妹前来“抓捕”她。

那一刻她彻底心碎了,昔日“战友”竟成为了迫害自己的第一人!在狱中不断遭受非人虐待!

初心不变,历史正名!

在1957年狱中环境恶劣导致其病情加重,被吴玉章救出后在家中养病,期间继续发表进步言论不顾自身安危。

1962年再次被捕入狱,不久后被判处死刑,枪决前说出那句: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当然历史也没有辜负她的付出,文革结束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判林昭无罪!历史终究还是没有忘记她。

回顾她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她一直都在为社会不公发声,一个女子在那样动荡年代里生存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是她凭借刻苦学习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考上北大,为自由为不公发声。哪怕这样做会将自己推入无尽深渊。

她依然无怨无悔,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那个“不清醒”的中国,用自己性命为代价歌颂时代乐章,书写了女性神话。

体现了中华民族绵延千百年的“君子风骨”。

我们欣赏她的智慧;赞扬她的勇气;更要学习她的思想。虽然出身富贵家庭,但没有失去本身忧民的品质。

这也是她身上最宝贵的财富!

0 阅读:1
顾雍聊历史

顾雍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