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年龄的爱情并不稀奇,可有时这样的爱情并不被世人祝福。梁实秋失去妻子后,爱上小自己二十八岁的韩菁清,彼时文人墨客皆辱骂韩菁清草率,却无人设身处地的为她着想。
此时的她,也只是一个柔弱女子,她在千夫所指的处境中尴尬生存。即使是这样,她仍旧没有放弃爱情。
韩菁清是民国明星,她的人生看似风光,实在充满苦楚。她自小与母亲分离,长大后又经历过一段不完美的婚姻,最后才跌跌撞撞遇到梁实秋。
韩菁清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韩四爷”,是个体体面面的生意人,曾经担任过湖北纱、布、丝、麻四局的总经理,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她的母亲姓杨,面容姣好,一看就是大家闺秀,她曾在汉口日租界开过诊所,两人便是在这个小诊所之中日久生情。
可此时的韩四爷早已有家室,为了和心上人在一起,他又与杨氏结婚,并将她安置在酒店之中。韩四爷此举像极了古代养外室,于当时而言,这是败坏家风之事。故韩四爷的二太太唐慧贞知道后,大闹一场,还对杨氏大打出手。
杨氏这才知道自己中了韩四爷的骗局,受此屈辱,她本想一走了之。可她又怀有身孕不便跋涉,所以只能安心在韩四爷的秘密别墅中住下。
1931年,杨氏生下韩德荣(艺名韩菁清),之后便销声匿迹,再也找不到踪影。
韩菁清自小与母亲分离,活在“宫斗”之中,幸运的是,韩四爷子嗣稀少,故他对韩菁清非常重视。
在他的培养下,1946年8月,15岁的韩菁清当选上海“歌星皇后”。
成年后,韩菁清认识了乐师罗密欧,没过多久,两人便结婚了。罗密欧长相清秀,是有名的“妇女之友”,与韩菁清结婚也不是因为喜欢,而是贪图她的钱财。
婚后两人生活并不和谐,因为没有爱,罗密欧对韩菁清处处十分敷衍。韩菁清便开始疑神疑鬼。怀疑是感情的终点,没过多久两人便闪离了。
韩菁清与梁实秋初次相遇时,梁实秋便对韩菁清的名字起了兴趣,韩菁清解释说这是取自《诗经——唐风·杕杜》一句“其叶菁菁里”。她完全把对方当作一个长辈,言谈举止把握有度,梁实秋从一个长辈层面夸奖她说“你这样喜欢文字的女孩子,当初如果长在我家里,那该多好”。不曾想,梁实秋一语成谶。
经过一番交流,梁实秋渐渐了解这个恣意的女生,并深深为她吸引,第二天他便写了一封书信说“我认为这是奇迹,天实为之!我们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希望我们能互相扶持。”
面对这炽热的感情,韩菁清无处可躲,没过多久便被攻陷了。
两人忽略了彼此的年纪,跨越了彼此的代沟,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爱恋。书信最能表达一个人的情绪,对于文人而来,文字更能与对方进行灵魂层面的交流。故两人初次见面后,便开始互通书信,短短一个月,便写了四十多封信。
两人在恋爱过程中,没有受到年龄上的隔阂,却遭到了外界的诋毁。梁实秋是教授,他代表的是文学家的脸面,除却这层身份,他最为人乐道的便是他与原配的感情。
他这样与小自己28岁的女子在一起,在外人看来,这便是离经叛道。且韩菁清的身份是歌星、演员,于当时而言,歌星不过是用来讨好大人物的陪衬,故这段感情是为人不齿的。
很多文学圈的激进分子写文章抨击韩菁清,抨击他们这段感情。就连梁实秋的朋友也看不上韩菁清,他们身上有一股清高劲,总觉得搞文学的,便高人一等。
在他们眼中,韩菁清与梁实秋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她完全配不上梁实秋。甚至有学生自发组成所谓的“护师团”,抵制两人在一起。
然而,外界的舆论并没有让两人放弃这段感情,两人在一起仿佛生出足以对抗世界的铠甲。韩菁清回忆说“我们是很自然的认识、交往、恋爱而结婚的。因众多指责批评,而使他分秒必争,加速了婚礼进行曲!”
1975年5月9日,44岁的她与梁实秋结婚,洞房在她家。两人虽有些许代沟,然而婚后生活却十分和谐。梁实秋虽也时常挂念亡妻,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情绪带到这段感情中来。
结婚当天,他表现得仿佛一个毛头小子,许是太过紧张,梁实秋一进房门,便撞在了墙上。
韩菁清嫣然一笑,大大方方地将他抱了起来,梁实秋取笑说她是“举人”。面对梁实秋的调笑,韩菁清丝毫不含糊她反驳说“如果我是举人,那你就是进士(近视)、状元(撞垣)。”
两人交往的每一天都充满趣事,很多人觉得这对白首夫妇在一起,是为了下半生有人陪着自己。其实不然,他们的感情比想象中更要纯粹得多。
老夫少妻最怕的便是生死相隔,对此,梁实秋宽慰她说“首先告诉你,启从个年前在华美一晤我就爱你,到如今进入第十个年头。我依然爱你,我故后,你不必悲伤,因为我先你而去是我们早就料到的事。”
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病逝,韩菁清便开始独自生活。直到1994年8月10日,韩菁清去世,守寡7年之久。
韩菁清虽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但她始终觉得爱情不是儿戏。俗话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可韩菁清只要与心上人在一起,便拥有对抗舆论的勇气。
而梁实秋第一任妻子去世不到半年,便萌发第二春,和韩菁清相恋。梁实秋去世时,韩菁清也才56岁左右,比梁实秋不仅年轻,还有钱。
不得不说,对待爱情,韩菁清确实比梁实秋要伟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