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俄之间的一些重要项目中,蒙古似乎正在经历一个转变。不到半年之前,蒙古宣布搁置了与中俄的天然气管道计划,但如今高层却开始悄然改弦更张。蒙古并未如预期那样从中俄蒙天然气管道中获得预期的过境费用,这使得蒙古当局产生了不甘情绪,急于重新争取项目。
近日,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表示,蒙古政府有意与中俄两国就“中俄蒙天然气管道”进行三方会谈。奥云额尔登透露,这一大规模天然气管道项目因价格谈判陷入僵局,如果价格达成一致,蒙古方面将积极推进该项目。这一表态表明,蒙古在短短几个月内改变了先前的立场,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
不到半年,蒙古高层的态度急剧变化。去年8月,蒙古曾通过媒体发布消息,表示对这一项目持观望态度,认为中俄之间的协议存在困难,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暂停。然而,2025年初,蒙古突然又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显示出在这一大项目面前,蒙古不愿轻易放弃。
回顾项目的背景,早在2020年,第一条中俄跨境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俄方称为“西伯利亚力量1号”)建设并投入运营后,双方就开始着手规划第二条管道。由于中俄东线已通过中国东北边境的管道与中国连接,而新的管道建设必须通过第三国,蒙古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候选路线。
然而,这一庞大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并非没有难度。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急于寻求扩大对中国的能源出口,以弥补失去西方市场带来的损失。普京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尽管价格谈判仍在进行,但管道的技术和设计方案已经确定,项目进度非常快。
但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天然气价格谈判。2022年,奥云额尔登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蒙古相信这一管道项目将在2024年启动。然而,直到2025年,项目的进展依然停滞不前,价格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考虑到该项目可能涉及数千亿美元的交易,俄罗斯和中国显然希望在价格上争取到最有利的条件。相比之下,蒙古似乎未能在这一过程中取得足够的进展。
去年8月,蒙古曾表示“项目搁置”,并表示可能要等到市场和时机更为成熟时再重新评估。然而,仅仅几个月后,蒙古便重新启动了谈判,这种急转直下的变化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俄罗斯在宣布可能开辟一条途经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后,蒙古的态度发生了变化。2024年11月,俄方宣布计划通过哈萨克斯坦开辟新管道,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引发了蒙古方面的强烈反应。蒙古政府可能意识到,若哈萨克斯坦顺利推进这一替代方案,蒙古将错失一个重要的经济机会——过境天然气的运输费用。
5. 哈萨克斯坦的介入与未来的不确定性随着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的谈判进展加快,蒙古的担忧也随之加剧。哈萨克斯坦向俄罗斯提出的合作条件是否比蒙古更有吸引力,已经成为蒙古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与哈萨克斯坦相比,蒙古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地理和经济因素,而这一替代方案的迅速推进可能使蒙古处于被动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蒙古重新表态积极争取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进展,意图在关键时刻把握住这个重要经济机会。尤其是,尽管普京在访问蒙古时已表态,蒙古不仅可以通过管道收取过境费,还能获得折扣价的天然气,但这一切都依赖于谈判的成功。
蒙古是否能够成功抢回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哈萨克斯坦的快速行动让蒙古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而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局面下,蒙古能否通过谈判获得足够的利益,可能会决定其在这一项目中的未来角色。
总体来看,蒙古并未放弃这一“金矿”,而是选择了在适当的时候重新出击。尽管目前形势复杂,蒙古能否成功参与这一重大战略项目,还需观察各方进一步的谈判与博弈。
在过去的半年中,蒙古经历了从暂时搁置到重新争取的转变。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对蒙古来说,不仅是能源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经济利益的关键来源。尽管面临来自哈萨克斯坦等其他国家的竞争,蒙古依然在努力争取自己的位置,试图重新赢回这一有利的项目。未来几个月,将决定这一“金矿”是否最终落入蒙古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