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似乎成了内地“初代”偶像团体的回忆年。
先是悬疑剧《猎罪图鉴》让檀健次成功走红。
观众从欣赏他的表演,到惊喜于他的“宝藏男孩”属性。
原来他不仅演技颇有灵性,还擅长唱跳,是内地“初代”男团MIC的成员。
剧中内敛孤傲的画像师,征服剧粉,剧外来到属于檀健次的唱跳舞台,他又能火力全开,化身台风撩、燃得“檀王”。
网友越扒这位艺人,对他的喜爱便越多一分,《猎罪图鉴》完结之后,檀健次上热搜的频率仍旧居高不下,讨论度比不少一线明星还要热烈。
有了这个契机,檀健次所在的MIC男团,也再次进入观众视线。
对大多数人来说,MIC这个名字很陌生,但了解成员实力之后,却又忍不住感叹全员“宝藏”,他们不仅唱跳功底扎实,还颇具个人风格。
即使后来部分成员转型当演员,也没有新生代爱豆普遍受诟病的脸盲问题,另一个成员肖顺尧,便在《与君初相识》出演了颇为讨喜的男配林昊青。
他虽然不是传统古偶美男长相,却胜在辨识度高,气场OK,演配角观感很舒适。
网友们扒完MIC成员之后,经常忍不住感叹他们生不逢时,明明是全员“六边形战士”的实力强团,却没有碰上偶像团体爆发的好时间。
大家为“初代”男团扼腕时,“黑魔仙”刘美含也带动一波“初代”女团回忆潮。
因为《巴啦啦小魔仙》的国民度,刘美含成为大量90后观众的童年记忆,如今30+的她,凭借励志又自律的现状,引发全网赞赏与情怀回忆。
同时,也对这位童年回忆带了点怜惜。
因为演技不错、颜值有特色的刘美含,事业上似乎总是踩错时机。
她成年后曾一头扎进内娱刚刚起步的女团领域,成为天娱旗下女团I ME成员,按当下的女团平均水平来评判,10年前的I ME的实力仍能算是顶配。
C位刘美含是知名童星,几位中国籍成员的唱跳能力,都有当年竞争很激烈的《快乐女声》背书,外籍成员一个是SM十年练习生,一个是泰国人气女团成员。
她们的成名作《哎咿呀》在当年传唱度很高,一出道便揽入多个奖项,如果有专业系统的包装推广,完全有机会与韩国女团掰头几年。
但很可惜,I ME与MIC一样,都败给了生不逢时。
彼时韩团已经打响亚洲偶像团口号,内娱偶像团体概念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运营,他们既没有专业的打歌平台,也没有足够成熟的市场拖底。
拥有“六边形战士”的MIC面世后几乎没留下什么水花,I ME留下几首人气歌曲后,便在被质疑模仿韩团风格的争议中悄悄退场。
如今艺人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其他领域翻红,很值得欣慰,这足以证明他们的优秀没有被时间埋没,但同时也更让人为生不逢时的“初代”偶像团体惋惜。
实力强劲,却受限于市场条件不得不没落,很难不让人意难平,若当年这些专业能力扎实的“初代”偶团们得到好时机,如今偶团或是不同的格局。
不过,MIC与I ME虽然很优秀,他们却不是内地真正的“初代”偶像团体。
在韩国还没有把偶像团体做成自己的文化输出符号之前,在内地娱乐市场还没有男团、女团的概念之前,上世纪90年代,内娱便早就出现过大量“鼻祖”团体。
先聊一聊内地女团“鼻祖”。
真正的“神仙打架”,还要看20年前的姐姐们。
内娱初代偶像女团,有不少起步于魅力之都上海,按出道时间来算,“鼻祖”女团应该是沪上音乐人李敏打造的玫瑰秀组合。
团队名“玫瑰”便点出了她们的风格:成熟,每个成员的风格,都是找来音乐家朱逢博为她们量身定制,既有让当时观众眼前一亮的流行风格,又不失本土与个人特色呈现。
同时期的内地女团还有不少日娱的影子,上海劲舞娃娃、梦幻想,以及演员姚芊羽曾经的Y.E.S少女组合等,都是日本娱乐公司在国内的分公司推出的。
其中,上海劲舞娃娃、梦幻想最为受宠。
梦幻想历经三代成员,拥有四次登上春晚舞台的战绩,贯穿三代团的老成员苑冉是知名主持人,在影坛成绩也不错,出演过《以家人之名》中的贺梅。
上海劲舞娃娃COPY了日本女团东京劲舞娃娃的模式。
内地观众对东京劲舞娃娃的熟悉度并不高,但喜欢日剧的观众应该很熟悉初始成员筱原凉子,以及研修生仲间由纪惠,皆是后来的日剧女王。
上海团成员的实力水平并不逊色成熟娱乐环境培养出来的东京团,出道后曾风靡一时,如今还有很多卡带时期的听众保留着她们的专辑。
这个女团4名成员都是从2000名少女中海选出来的,在当时已算条件极为严苛,她们的青春活力很有感染力,留下过一个在上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的橙汁广告。
但或许是女团概念太过超前,也或许是运营问题,几个有日娱背景的女团,反而都不如纯本土推行的玫瑰秀组合寿命更为长久。
当然,最长寿,知名度最高的初代女团,还是青春美少女。
她是旅日华人陈丽卿创办的,如今已经历时25年,成员前后有四代,年初还举办过25周年演唱会,经纪公司找来不少明星发声祝贺。
但新一代成员知名度已经很小众,从25周年留言便可以看出,最初的永远是最美好的,青春美少女的巅峰时代,也是蒋中一、胡晶等人组成的第一代。
1996年,五位初代青春美少女一亮相便惊艳观众,那个时代的青春腔调拿到当下来看仍旧让人心潮澎湃,少女们自然大方的表现力,很有超级偶像范儿。
当时的街拍拿到现在来看,仍旧是扑面而来的活力元气。
主力战将蒋中一又酷又甜的短发形象,也是青春美少女重要元素,这位姐姐出道时年仅12岁,台风却很稳,曾被选中与刘欢在97春晚演唱《手挽手-心连心》。
正是因为观众对蒋中一与青春美少女的印象太过深刻,《浪姐3》最初的网传名单中还出现过这位姐姐的身影,可惜后来被经纪公司否认了。
熟悉偶像团体风格的网友可以发现,这一代真正的女团“鼻祖”们,她们的形象风格,要比受韩团影响面世的“初代”偶团们更加经得起时光考验。
台风对成员个人表现力要求越高、外形对工业流水化妆容的依赖越小,给出的感染力越强,后劲也越大,这也是很多人对鼻祖女团们念念不忘的关键。
而且,那个年代观众对艺人的作品要求很高,能闯出名气的偶像团体,必须有传唱度高的代表作,在这方面,青春美少女战绩也很扎实。
《浪姐2》那英队曾表演的《快乐宝贝》,便是青春美少女的代表作,美少女版的《让我们荡起双浆》和《快乐恰恰恰》,都是90年代的大热门,一度进军日韩市场。
有趣的是当年那英和青春美少女都客串过大爆剧《家有仙妻2》,歌坛一姐与初代女团跨越20多年的缘分,也能间接证明这个团体曾经的影响力。
按第一代青春美少女当年的国民度与艺人表现力,她们完全可以拥有更深的时代烙印,但初代团在管理规划上似乎经验不足,刚火没多久便遭遇内部矛盾。
先是人气最高的蒋中一离队,再是几名初代成员与公司打官司,解约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今日说法》等节目一度制作专题介绍相关情况。
待风波平息,青春美少女以第二代团面貌回归时,已经没了什么水花。
到了如今的第四代团,虽然成员实力不错,但风格已经大变,元气少女演变为成熟女人风,但继任少女们也留下一首挺出圈的作品《I MISS YOU》。
美少女们如今的成熟风格,与曾经本土特色与摩登都市结合的御姐组合玫瑰秀有很大不同,没有特别强劲的竞争力,想在韩式女团包围中脱颖而出,真的挺难。
严格来说,早在2000年之前初代青春美少女退出时,属于内地鼻祖女团的独特魅力,已经慢慢在消失,属于真正初代女团的辉煌,无声无息中断层。
但老观众不会遗忘,新观众仍旧能被20年前的小姐姐们征服,期待内地鼻祖女团们的魅力,能得到更完美的延续,有魅力的女团,永远不被辜负。
下篇,七话再大家回顾一下男团鼻祖。
曾经大爆过的至上励合,因成员翻红受到热议的MIC、HIT-5们,还只能算年轻的,真正的内娱男团鼻祖时代,与《山河月明》太子何晟铭,关系更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