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小巷人家》:失业的黄玲成5毛售票员

风禾娱乐 2025-01-07 10:28:35

黄玲在棉纺厂工作了大半辈子,原以为可以顺顺利利地在厂里待到退休,领上退休金。

眼看还有几年就可以退休了,没想到她却下了岗!

要知道,在那个公婆苛待、老公不爱且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黄玲最大的底气,除了一双品学兼优的儿女,便是工作了。

一下子没了工作的黄玲,内心该是多么的恐慌和焦虑?我们不得而知。

但联想到那一年,她为了让儿子图南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而坚决不让婆家的两个侄子住进来时,

斩钉截铁地说出那句“我宁可离婚一个人抚养两个孩子”,就能知道,这份工作对她有多么重要。

如今,虽然孩子们都长大成人,各有工作,不再需要她抚养,庄超英的饭碗还在,人也比以前靠谱了不少。

总的来说,他们家比那些两公婆都下岗待业的人家要好得多,但黄玲还是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无业的这些日子里,黄玲是坐也发愁,行也发愁,整个人怏怏不乐、茶饭不思。

为了哄她开心、让她安心,图南专程赶回家拿出她一整年的工资——3755元,说在妈妈还没能领退休金的这几年里,他来养她。

一瞬间,黄玲掩面而泣,她很欣慰儿子的懂事和孝顺,但是,她坚持不接受儿子的钱,包括筱婷的。

作为一个母亲,她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一直在努力托举儿女,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兜底。

即使是下了岗,她也不愿像阿爹阿婆那样,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血包。

工作是黄玲的底气,正因为有这份工作,她分到了房子,让自己的孩子有个舒适温暖的家。

也正因为有这份工作,她不靠丈夫养活,不用仰人鼻息,还可以供养女儿筱婷读书上进,不让筱婷因为家族的重男轻女而失去受教育机会,也让图南在庄超英的愚孝之下能吃饱。

不敢想象,如果她不是有一份工作,全职待在家里照顾孩子、伺候公婆的话,在那样偏心眼又刻薄的公婆手底下过日子,老公又是个妈宝男,需要多吃多少苦啊?

所以,突然有一天失去了工作这个靠山,黄玲特别慌乱无措。

妈,您月的工资,312.9,这里面3755块钱,不多不少,正好是您一整年的工资,在您拿到退休工资之前,我来负责您的生活费。我是您的儿子,我的钱,您用得起。您有儿女,您工作不工作呢,都随您的便,但是在您拿到退休工资之前,我来做你的底气,黄玲的儿子啊,终于长大了,也知道心疼母亲了,这一刻,真替黄玲开心。

然而,黄玲有她自己的原则,儿子愿意孝敬她,她很欣慰,却不肯接受图南的好意,并拒绝了他想让筱婷一起出钱的提议。

她说,她不想变成阿婆那样的人,攥着儿子的工资不撒手,被儿媳妇恨,和孙子孙女都离了心。

鹏飞知道黄玲的心结,为了让她有点事情做,不至于整天待在家里胡思乱想,就叫她去跟车当售票员。

原本黄玲还有些拉不下面子,毕竟她端了那么多年的铁饭碗,突然变成个靠天吃饭的个体户打工人,落差确实有点大。

最后还是宋莹开解了她,劝她就当打发时间、挣口饭吃。

就这样,黄玲跟着鹏飞每天出车,当起了5毛钱的售票员,每天早出晚归,虽然辛苦,但心里踏实。

“上车五毛!”

简简单单的吆喝,却替黄玲延续了自食其力的作风,她可以不指望丈夫,也不必坐等儿女的工资养活。

这样,她的孩子们,就不用重复她的老路。

所以,即使下了岗没有收入,黄玲一样不用图南的钱,因为她不想变成自己的婆婆;

更不用栋哲和筱婷的钱,因为她担心那样做会害筱婷在婆家抬不起头。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