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光梦说
编辑:光梦说
3月28日,缅甸中部突发7.9级强震,灾情惨重,我国云南地区也有强烈震感。
为了帮助受灾群体,我国迅速行动,派出救援队伍赶往缅甸,并调度了14颗在轨卫星紧急变轨,为灾区提供精准的卫星图像支持,提高救援效率。
参考信源:光明网2025-03-31《中国14颗卫星助力缅甸震后救援》
然而,这次纯粹的人道主义救援,却让远在大洋彼岸的五角大楼坐不住了,甚至传出“震惊”的反应。
那么,缅甸救灾过程中,我国做了哪些努力?又是哪些“绝活”让美国军方无奈破防?
中方驰援缅甸
3月28日,缅甸发生罕见的7.9级大地震,并且在地震发生后,又突发几十次余震,给当地民众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使得救援工作更加严峻。
地震发生后,缅甸呼吁全球对他们进行人道主义救援,随后众多国家纷纷响应,陆续派出相关人员赶赴缅甸灾区。
作为距离缅甸最近的大国,我国在第一时间对缅甸伸出援手,而与其他国家的“空头支票”援助不同,中国救援队用身体力行帮助缅甸受灾民众。
参考信源:荔枝新闻2025-03-31《中国救援队驰援缅甸,彰显大国温情与担当|荔枝时评》
灾情发生后,时间就是生命,想要尽可能多的挽救受灾民众,就必须和时间赛跑。
为此,我国派出救援团队和医疗团队的同时,还派出了“高科技团队”,他们携带高端设备前往灾区展开工作。
向蓝天救援队、中国红十字、深圳救援队、甚至香港特区也派出了救援队前往缅甸,诠释了什么叫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当我国救援队伍赶赴灾区之后,缅甸当地百姓终于看到了希望,而救援工作的高效开展,不仅让缅甸百姓非常感激,就连外界也被中国强大的救援能力所折服。
参考信源:环球网2025-03-31《中国政府援助缅甸首批紧急人道主义救灾物资运抵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救灾过程中,许多国家只是进行了口头声援,其中就有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而一些小国也想着借用人道主义救援刷一下存在感,但却因缅甸灾区地形复杂、救援难度太高退缩,生怕自己毫无作为导致丢脸。
救灾效率背后的“功臣”
缅甸灾区地形复杂,外加上强地震对周边道路的破坏,导致救援工作十分艰巨,可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救助更多灾民,就需要准确了解灾区的地形地貌以及灾民分布情况。
参考信源:动静新闻2025-03-30《中国救援队连夜赴缅甸灾区!救援最新进展→》
为此,我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度了高分四号、高分三号、环境减灾二号05卫星等14颗卫星。
它们在短时间内实现变轨,精准捕捉灾区影响,最终为救援队提供了实时数据。
截止3月29日下午,卫星已累计成像20次,获取有效数据16景,属于是帮救援队开了“天眼”。
在科技的加持下,我国救援队的效率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外界对此也是赞叹不已。
要知道,有卫星的国家并不是少,但能够实现卫星变轨的却少之又少。
因为卫星在轨运行过程中,轨道高度、角度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若是想要调整,那对技术储备以及调度能力都将是个严峻考验。
在此之前,除了美国为主导的卫星系统能够做到这一点,剩下的只有中国。
这一成就离不开我国多年来在航天领域的深厚积累,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2023年,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建成,覆盖全球。
以上成绩不只是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交出的答卷,更用实际行动表明,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早已从“追赶者”成功逆袭为“领跑者”。
五角大楼破防
中国卫星技术的进步,拉近了与美国之间的距离,而这一次中方通过对缅甸地震灾区的救援过程中展现出来,美国五角大楼坐不住也很正常。
美国的卫星技术并不差,他们的国家侦查办公室(NRO)以及SpaceX星链计划名声在外,虽然看到中国卫星的变轨能力后感到惊讶,但还不至于产生恐惧。
实际上,这份不安和恼怒的情绪更多的是来源于战略层面的不安。
参考信源:中华网2025-04-01《专家谈五角大楼视中国为头号威胁 美政策设计陷困境》
要知道,2025年,美国五角大楼计划重点投资15个关键技术领域,其中就包含航天器。
美军计划用卫星网络支持军事行动,重点便是“跟踪战场目标”。
反观现在的中国北斗卫星系统,却提前将这一技术应用到了“人道主义救援”上,两者的目地虽不同,可某种程度上,我国已经提前掌握了美国五角大楼梦寐以求的技术。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美国面对中方展现出的能力,难免会脑补出一堆“威胁场景”,心里不慌才怪。
毕竟,中国的高端技术一旦对外展示,就说明它已经成为了“落后技术”,要不然网友们总说“过于落后,可以展示”!
中国救灾
在这次救灾行动中,我国表面上是在“秀肌肉”,实则却体现了大国担当。
因为缅甸中部发生的强震还未结束,3月30日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左右,太平洋南部的汤加群岛也发生了7.3级大地震,虽说地震强度没有缅甸地震强度高,但两者却有着紧密的关联。
根据数据分析,近段时间的板块交界处,会处于地震多发期,而因为缅甸地震的影响,我国云南地区也遭受波及。
此次我国使用卫星变轨技术协助救援工作开展,也是在检验和熟练相关的技术运用,以便在国内突发灾情后发挥更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缅甸救援这件事,也体现了我国科技的温度,中国卫星不只是冷冰冰的机器,还是服务于人类福祉的工具。
中国通过这次救灾,检验了技术成果的同时,还刷了一波全球好感度,美国破大防实属正常。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