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轰炸布良斯克弹药库,无人机再大规模袭击莫斯科

日知新 2024-11-12 17:55:25

昨天晚上,乌军的行动再次震撼了全球军事观察家和国际社会。

这一次,乌克兰的勇士们将目标锁定在了距离边境150公里的布良斯克地区的俄军弹药库和军事中心。

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一场精心策划的袭击在夜幕的掩护下悄然展开。

这不仅仅是对俄军后勤补给能力的又一次沉重打击,更是乌克兰人保家卫国、捍卫世界和平决心的有力证明。

消息一出,全球舆论一片哗然。人们纷纷惊叹于乌军的勇气和战术智慧,也对这场冲突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布良斯克距离乌克兰边境并不算近,但乌军依然能够精准打击,这背后无疑有着周密的情报收集和精确的作战指挥。

而俄军方面,面对这样的袭击,显然有些措手不及,现场浓烟滚滚,损失惨重。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今天凌晨,乌军再次出手,这一次他们将无人机编队派往了莫斯科周边地区的机场。

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让俄罗斯军事人员措手不及,据俄罗斯方面称,这是战争开始以来乌军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

无人机呼啸而来,携带着未知的威胁,让莫斯科的夜空变得不再宁静。

这些无人机的到来,无疑是对俄罗斯军事力量的一次严峻考验。

面对乌军的无人机攻势,俄罗斯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多个机场被迫临时关闭,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失。

这一连串的袭击,让俄罗斯方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乌克兰在这场冲突中的坚韧和决心。

说到机场,最近乌克兰还召见了伊朗代表,正式解除了与伊朗自1993年签署的航空服务协议。

这一举动无疑是对伊朗的一种警告,也是对俄罗斯的一种间接施压。

乌克兰外交部警告伊朗,如果伊朗向俄罗斯提供弹道导弹的指控被证实,将对两国关系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这一声明,既表明了乌克兰的立场,也展示了其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尊重。

而除了伊朗之外,朝鲜也卷入了这场冲突。乌克兰第九十二旅的军官表示,情报显示,朝鲜军队不仅出现在了库尔斯克,还出现在了别尔哥罗德地区。

俄军计划将朝鲜士兵安排在第二道防线,以便腾出自己的部队去进攻乌克兰东部。

这一消息无疑让国际社会更加担忧这场冲突的走向,也让乌克兰方面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面对这样的困境,乌克兰并没有选择屈服。相反,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和决心。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欧盟峰会上再次抨击了那些要求乌克兰停火的声音,他质问那些人:“你们是谁?你们的孩子死了吗?你们的房子被毁了吗?”

这一连串的反问,既是对那些不负责任言论的强烈反驳,也是对乌克兰人民苦难的真实写照。

在这场冲突中,乌克兰人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毅力。他们不仅要面对俄军的强大火力,还要承受来自国际社会的种种压力和质疑。

但正是这样的困境,激发了他们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保卫家园的决心。他们知道,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赢得胜利;只有不放弃,才能看到希望。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乌克兰的立场和决心。特朗普团队的一个高级顾问布莱恩·兰扎就曾经表示,乌克兰必须放弃拿回克里米亚的诉求,专注于和平而不是土地。

这一观点立刻遭到了多方批评,被认为是对乌克兰主权的严重侵犯和对国际法的公然挑战。

特朗普团队最后也不得不出来澄清,表示兰扎的提议纯属他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特朗普团队的立场。

但特朗普的“傻儿子”却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继续在社交网络上发视频嘲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泽连斯基还有38天就没有零花钱了。

这种轻佻和不负责任的言论,不仅缺乏对乌克兰人民的尊重和理解,也暴露出了特朗普团队在这场冲突中的短视和无知。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似乎忘记了二战时丘吉尔、罗斯福等领导人面对危机时的坚定和果敢。

他们忘记了国际法和国际责任的重要性,忘记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不可侵犯。

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和短暂的胜负,却忽略了战争带来的长期痛苦和灾难。

而那些让乌克兰放弃土地的人,更应该感到羞耻。

他们不仅缺乏对乌克兰人民的同情和理解,也缺乏对历史和现实的尊重。

他们忘记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占领科威特时,国际社会并没有让科威特放弃土地的道理。

他们忘记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尊严和权利。

在这场冲突中,乌克兰人民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他们不仅要面对俄军的强大火力,还要承受来自国际社会的种种压力和质疑。

但正是这样的困境,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和决心。

他们知道,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只有不放弃,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而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也应该更加客观和理性地看待这场冲突。不能因为一方的强大而忽略另一方的合理诉求;不能因为一时的胜负而忘记国际法和国际责任的重要性。

只有坚持公正、和平、合作的原则,才能推动这场冲突的和平解决;只有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才能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0 阅读:11

日知新

简介:古事,今事,关注大事事势,时势,独立分析大势正理,悖理